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窥瞷(窺瞷)
谓窥探揣摩别人心意。明史·方震孺传:“宫妾近侍,嚬笑易假,窥瞷可虑。”明史·黄绍杰传:“次辅 温体仁 者……秉政既久,窥瞷益工,中外趋承益巧。”
《漢語大詞典》:窥究(窺究)
谓深究察觉。 宋 陈善 扪虱新话·道在六经不在浮屠:“吾书中颇有赘讹处,便是禪家公案,但今人未尝窥究耳。”
分類:深究察觉
《漢語大詞典》:窥玩
察看探究。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六:“自有 伏牺 八卦,可以闚玩,惠迪则吉,违之则咎,何必更求休咎于皇极之书也。”
分類:察看探究
《漢語大詞典》:窥瞻(窺瞻)
偷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瞳人语:“忽闻女郎呼婢近车侧,曰:‘为我垂帘下。何处风狂儿郎。频来窥瞻!’”
分類:偷看
《漢語大詞典》:窥算(窺算)
犹暗算。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六:“先是 枣强 城中遣来令诈降,本意欲窥算 梁 军招讨使 杨师厚 。斯人不能辨,误中 周彝 。”
分類:暗算
《漢語大詞典》:窥取(窺取)
伺机夺取。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 端拱 中,或言 威虏军 粮运不续,虏乘其虚,将欲窥取。”
分類:伺机夺取
《漢語大詞典》:窥阚(窺闞)
见“ 窥瞰 ”。
《漢語大詞典》:窥瞰(窺瞰)
亦作“ 窥闞 ”。亦作“ 窥矙 ”。
(1).俯视。 唐 韩愈 《寄卢仝》:“每骑屋山下窥闞,浑舍惊怕走折趾。” 宋 黄庭坚 《和邢惇夫秘怀》之三:“梦临秋江水,鱼虾避窥瞰。”
(2).张望;偷看。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娘子耐心度日,地方轻薄子弟不少,你又生得美貌,莫在门前窥矙,招风揽火。” 明 陆采 《明珠记·授计》:“管教伊愁上添欢,悄低低怕有人窥瞰。”
《漢語大詞典》:遐窥(遐窺)
远望。 唐 阎伯璵 《盐池赋》:“入泽遐窥,喜晴天之速曙;隔林斜望,讶琼树之惊春。”
分類:远望
《骈字类编》:凤窥(凤窥)
颜延之 赠王太常诗 聆龙䏅九渊,闻凤窥丹穴。
《漢語大詞典》:窥知(窺知)
探知;侦悉。汉书·韩信传:“ 信 使间人窥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 萧军 《八月的乡村》十四:“ 小红脸 窥知人们还是这样不能自决,还有依赖着 萧明 来领导的倾向,他们还是系念着 萧明 来规划来负责。”
分類:探知
《漢語大詞典》:窥听(窺聽)
偷看偷听。《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 房德 夫妻在房説话时……全不隄防有人窥听。”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渔父夫妇在林中时隐时现,男者间或出头窥听,俄复隐去。”
分類:偷看偷听
《國語辭典》:窥涉(窺涉)  拼音:kuī shè
关涉。南朝梁。沈约 神不灭论:「人品以上,愚贤殊性,不相窥涉,不相晓解。」
《漢語大詞典》:窥睹(窺覩)
观看;观察。 陈去病 《论戏剧之有益》:“苟一窥覩乎其情状,接触乎其笑啼哀乐,离合悲欢,则尠不情为之动,心为之移。”
分類:观看观察
《国语辞典》:窥基(窥基)  拼音:kuī jī
人名。(西元632~682)唐代高僧,京兆长安人。为中国法相宗的创始人之一。十七岁出家,奉敕为玄奘弟子,二十五岁参加玄奘译场。他主要的贡献除了协助玄奘翻译外,对新译经典作了详细的注疏,有「百部疏主」之称。并著有《大乘法苑义林章》。弟子有慧沼等,因常住大慈恩寺,世称为「慈恩大师」。
《漢語大詞典》:识窥(識窺)
窥见并识别。 明 归有光 《清泉铭》:“动溶无形,敦能识窥?”
分類:窥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