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豺虎窟
比喻恶人聚集的处所。 宋 刘子翚 《悼李奉》诗:“伤心豺虎窟,冒险尔何轻。” 清 方拱乾 《译使至高丽》诗:“豺虎窟多中土客,凤凰城是旧朝臣。” 金松岑 《读秘密使者》诗之三:“东行豺虎窟中来,姊妹花枝邂逅开。”
《骈字类编》:雪窟
崔湜 野燎赋 经雪窟而歊霭,突冰凌而沸液。
《漢語大詞典》:佛窟
佛寺的一种。即石窟寺。就山壁开凿而成,窟内雕有佛像及宣扬佛教教义和佛教故事的壁画等。我国著名的佛窟有 敦煌 、 龙门 、 云岗 等。法苑珠林卷十四:“昔佛灭后三百年中, 北天竺 大阿罗汉 优婆质那 ,以神力加工匠,三百年中凿大石山安置佛窟。” 郑振铎 《西行书简·云岗》:“东部的大佛窟,全在眼前。”
《骈字类编》:泉窟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 复归泉窟下,化作龙蜿蜒。
《漢語大詞典》:兔三窟
“狡兔三窟”之省。比喻藏身的地方多,易于避祸。 宋 苏轼 《过岭》诗之一:“平生不作兔三窟,今古何殊貉一丘。”
《骈字类编》:幽窟
唐 柳宗元 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 高岩瞰清江,幽窟潜神蛟。
《漢語大詞典》:饮马窟(飲馬窟)
古乐府有《饮马长城窟行》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 宋 郭茂倩 题解:“ 长城 , 秦 所筑以备 胡 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饮马。”后世文人常拟作,诗中大都描述边境寒冷荒凉、征戍之苦。因以“饮马窟”比喻边境地区或北方寒冷荒凉及战火频仍之处。 唐 杜甫 《北征》诗:“前登寒山重,屡得饮马窟。” 明谢谠《四喜记·他乡遇故》:“从此潢池无窃警,力胜何如谋胜。饮马窟寒,射雕风劲,滕六施严令,瑶花琼树,幻成无限佳景。”
《漢語大詞典》:地窟
(1).在地下挖掘的洞穴。晋书·皇甫重传:“ 乂 ( 长沙王 司马乂 )既败, 重 犹坚守……所在为地窟以防外攻。”南史·宋南郡王义宣传:“ 义宣 反问至, 愷 ( 刘愷 )於尚书寺内著妇人衣,乘问讯车投 临汝公 孟詡 , 詡 於妻室内为地窟藏之。”
(2).谓大地的低洼之处。 宋 汪莘 《月赋》:“或颠倒於山光水影,或披豁於地窟天根。”
《漢語大詞典》:冰窟
河流、湖泊冰面上的洞。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拖床》:“至立春以后则不可乘,乘则甚危,有陷入冰窟者。” 罗正纬 《滦州革命纪实初稿·北关之役滦州大捕人》:“杀 振甲 於 偏凉汀 车站,尸塞 滦河 冰窟。”
分類:河流湖泊
《漢語大詞典》:窟郎
败家子。 宋 陆游 《贫甚卖常用酒杯作诗自戏》:“银杯羽化不须叹,多钱使人生窟郎。”
分類:败家子
《漢語大詞典》:香窟
弥布香气的洞室。 宋 陶谷 清异录·五窟:“同舍生 刘垂 ……曰:有钱当作五窟室, 吴 香窟尽种梅株, 秦 香窟周悬麝脐, 越 香窟植巖桂, 蜀 香窟栽椒, 楚 香窟畦兰。四木草各占一时,餘日入麝窟,便足了一年,死且为香鬼,况於生乎!”
分類:香气
《骈字类编》:花窟
梁简文帝大爱敬寺刹下铭花窟炎聚石影光轻 徐积诗黄河两岸伊川北姚家宅里真花窟
《國語辭典》:洞窟  拼音:dòng kū
洞穴。唐。柳宗元 复吴子松说:「风出洞窟,流离百物,经清触浊,呼召窍穴。」
分類:洞窟洞穴
《漢語大詞典》:日窟
日所居之处。艺文类聚卷七八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水仙赋》:“东卷长桑日窟,西斡龙筑月阿。” 唐 顾况 《独游青龙寺》诗:“凤城腾日窟,龙首横天堰。” 元 陈樵 《月庭赋》:“被羣阴之宗光,揽餘暉於日窟。” 明 梅鼎祚 《玉合记·醳负》:“俺也曾脚蹬将日窟平,俺也曾手撼得天关应。”
分類:所居
《漢語大詞典》:云水窟(雲水窟)
指隐者或出家人的居处。 唐 韩湘 《言志》诗:“青山云水窟,此地是吾家。” 金 李俊民 《宿海会寺》诗:“青山云水窟,杖锡几时来。”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四折:“我恰离了这云水窟,早来到是非场。你与我弃了长竿,抛了短棹,我又怕惹起风波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