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陵窘
窘迫。文选·枚乘〈七发〉:“汗流沫坠,寃伏陵窘。” 李善 注:“陵,犹促也。説文曰:‘窘,迫也。’”
分類:窘迫
《漢語大詞典》:窄卡
方言。窘迫;艰难。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三章:“ 小嘎儿 ,你可别拿老眼光看你大伯,咱家里生活可不像以前那末窄卡了。”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三章:“大妈,你日子过得窄卡,我借了你的,你又没吃的了。”
《漢語大詞典》:殚蹙(殫蹙)
窘迫。 明 唐顺之 《赠宜兴尹林君序》:“后为吏者,见民之饶给,又蠢蠢易笼也,则多张网侵渔之,故民生日以殫蹙,而奸伪萌起。”
分類:窘迫
《國語辭典》:狼藉  拼音:láng jí
1.传说狼群常在草地上卧息,离去时常将草地弄得一片凌乱以灭迹。后用此语形容凌乱不堪。《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淳于髡传》:「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三国演义》第四五回:「瑜和衣卧倒,呕吐狼藉。」也作「狼籍」。
2.比喻行为放纵,不守法纪。如:「声名狼藉」。《后汉书。卷四五。张酺传》:「郑据小人,为所侵冤。闻其儿为吏,放纵狼藉。」也作「狼籍」。
《國語辭典》:困穷(困窮)  拼音:kùn qióng
1.困苦贫穷。《儒林外史》第三一回:「遇著舍下困穷的亲戚朋友,娄老伯便极力相助。」
2.困难艰危。《吕氏春秋。仲春纪。情欲》:「德义之缓,邪利之急。身以困穷,虽后悔之,尚将奚及?」
《國語辭典》:局促  拼音:jú cù
1.器量狭小。《文选。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也作「局促」、「跼促」。
2.空间狭小。三国。魏。阮籍〈元父赋〉:「故其城郭,卑小局促。」也作「局促」、「跼促」。
3.不安适的样子。《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那假公子在席上自觉局促,本是能饮的,只推量窄,夫人也不强他。」也作「局促」、「跼促」。
4.短促。《北史。卷四五。夏侯道迁传》:「人生局促,何殊朝露,坐上相看,先后间耳。」
《國語辭典》:局促(侷促)  拼音:jú cù
1.形容器量狭小。如:「你这样心胸局促的人,是无法成大器的。」也作「局促」、「跼促」。
2.形容空间狭小。如:「这房间太局促,能不能换一间大一点的?」也作「局促」、「跼促」。
3.形容不安适的样子。如:「他鲜少上台说话,难免感到局促。」也作「局促」、「跼促」。
《國語辭典》:跼促  拼音:jú cù
1.器量狭小。也作「局促」、「局促」。
2.空间狭小。也作「局促」、「局促」。
3.不安适的样子。也作「局促」、「局促」。
《國語辭典》:狼狈(狼狽)  拼音:láng bèi
1.二种兽名。狈是一种似狼的动物,它的前二足短,后二足长;而狼则前二足长,后二足短,狼与狈常相互搭驾走路或偷袭牲畜。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六。毛篇》。比喻彼此勾结,相倚为恶。如:「狼狈为奸」。《幼学琼林。卷四。鸟兽类》:「犹豫多疑,喻人之不决;狼狈相倚,比人之颠连。」
2.一说狈为「跋」的讹字。狼跋指老狼前进则踩到自己下巴垂下的肉,后退则绊到自己的尾巴而跌倒。见《诗经。豳风。狼跋》。比喻情势窘迫,进退两难。晋。李密〈陈情表〉:「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比喻身心困顿疲乏。如:「狼狈逃走」。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二三出:「奴家自从婆婆死后,万千狼狈,谁知公公病又将危。」《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朝廷大典,李大人耑要借光,不想先生病得狼狈至此。不知几时可以勉强就道?」
《國語辭典》:支吾  拼音:zhī wú
1.抵抗、抗拒。《旧五代史。卷一三六。周书僭伪传三。孟知祥传》:「与遂、阆兵合,则势不可支吾。」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逼得他忍饥受冷,并不敢半句支吾。」也作「枝梧」。
2.应付、对付。元。白朴《梧桐雨》第二折:「端详了你上马娇,怎支吾蜀道难!」《水浒传》第九回:「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你一路患病,未曾痊可。我自来与你支吾。」
《國語辭典》:支吾  拼音:zhī wu
用含混牵强的言语,应付搪塞他人。《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胡说!世间不信有这等巧事,他家失去了十五贯钱,你却卖的丝恰好也是十五贯钱,这分明是支吾的说话了。」《红楼梦》第七三回:「你们查的不严,怕得不是,还拿这话来支吾。」
《國語辭典》:楚囚  拼音:chǔ qiú
泛指囚犯、战俘。参见「南冠楚囚」条。《晋书。卷六五。王导传》:「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耶?」宋。文天祥正气歌〉:「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國語辭典》:倥偬(倥傯)  拼音:kǒng zǒng
1.事情纷繁迫促的样子。《后汉书。卷二五。卓茂传。论曰》:「婴城者相望,斯固倥偬不暇给之日。」《文选。孔稚圭。北山移文》:「敲扑諠嚣犯其虑,牒诉倥偬装其怀。」
2.穷困窘迫。《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将隆大位,必先倥偬之也。」《楚辞。刘向。九叹。思古》:「悲余生之无欢兮,愁倥偬于山陆。」也作「悾憁」。
《國語辭典》:穷困(窮困)  拼音:qióng kùn
生计窘迫或境遇艰难。《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优孟传》:「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
《國語辭典》:拮据  拼音:jié jū
1.辛劳操持。《诗经。豳风。鸱鸮》:「予手拮据,予所捋荼。」
2.境况窘迫,尤指经济困难而言。《红楼梦》第一一四回:「手头不济,诸事拮据。」
《國語辭典》:困顿(困頓)  拼音:kùn dùn
1.疲困劳累。如:「旅途困顿」。
2.困苦窘迫。如:「生活困顿」。
《國語辭典》:困踬(困躓)  拼音:kùn zhì
境遇艰难不顺利。《旧唐书。卷一九○。文苑传下。萧颖士传》:「是时外夷亦知颖士之名,……其名动华夷若此。终以诞傲褊忿,困踬而卒。」唐。白行简《李娃传》:「当昔驱高车,持金装,至某之室,不逾期而荡尽。……使其情绝,杀而弃之。又困踬若此,天下之人尽知为某也。」
《國語辭典》:迁次(遷次)  拼音:qiān cì
1.简陋、狼狈的样子。唐。杜甫 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兼遗营茅堂赀诗:「客里何迁次,江边正寂寥。」
2.仓卒、造次。唐。白居易 感秋咏意诗:「炎凉迁次速如飞,又脱生衣著熟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