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5
词典
1
分类词汇
24
共24,分2页显示
1
2
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空迫
窘悴
阑珊
弹铗
难住
泥淖
窘匮
紧著
穷乌
劳拙
滞涸
贫狭
穷恚
阑散
下台阶
《漢語大詞典》:
空迫
贫穷;窘困。 北齐
颜之推
《
颜氏家训·终制
》
:“先夫人弃背之时,属世荒饉,家涂空迫,兄弟幼弱,棺器率薄。”
分類:
贫穷
窘困
《漢語大詞典》:
窘悴
犹窘困。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
:“保奬矇混,鬻爵充塞,朝为市侩,夕登显秩,官途壅滞,候补窘悴,非钻营奔竞,不能疗饥。”
分類:
窘困
《國語辭典》:
阑珊(闌珊)
拼音:
lán shān
衰落、萧瑟的样子。南唐。
李煜
〈
浪陶沙。帘外雨潺潺
〉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宋。
辛弃疾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作「阑残」。
分類:
零乱
暗淡
衰减
窘困
艰难
零落
歪斜
消沉
《國語辭典》:
弹铗(彈鋏)
拼音:
tán jiá
铗,剑把。战国时代齐国人冯谖,因家贫而要求在孟尝君门下当食客,起先不受孟尝君重视,而以粗食待之,冯谖乃倚柱弹剑,高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尝君乃依其要求而给予较好的待遇。事见《战国策。齐策四》。后因用以比喻因处境困苦而有求于人。宋。苏轼〈浣溪沙。门外东风〉词:「山头回首三吴,不应弹铗为无鱼。」清。
朱彝尊
青玉案。清秋满目
词:「青州从事须沉醉,稷下雄谈且休矣!回首吴关二千里,分明记得,先生弹铗,也说归来是。」
分類:
弹铗
或谓
弹击
寄食
击剑
思归
权门
处境
窘困
干求
《漢語大詞典》:
难住
不能确定并往往因之而感到困惑。例如:被许多事难住了。
使困惑,使为难,使窘困。例如:他们提的第一个问题就把他难住了。
分類:
困惑
确定
为难
往往
之而
窘困
《國語辭典》:
泥淖
拼音:
ní nào
1.烂泥浆区。如:「大雨过后,乡村的道路一片泥淖。」宋。王安石〈次前韵寄杨德逢〉诗:「翻然陂路长,泥淖困臧获。」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旋风暴作,三马皆惊逸不可止。不趋其家而趋县城,飞渡泥淖,如履康庄。」
2.比喻困境、麻烦。如:「他目前正陷身泥淖,业务无法推展。」明。陈宗之〈汉道〉诗:「如何盛明世,栖栖泥淖中。」
分類:
泥淖
泥泞
烂泥
泥烂
卑下
淤泥
洼地
地位
窘困
困境
境地
《漢語大詞典》:
窘匮(窘匱)
贫困;窘困匮乏。 宋
苏舜钦
《王公行状》
:“公謫官 灵仙 ,至窘匱,乃举族蔬食,数年未尝食肉。” 宋 庄季裕
《
鸡肋编
》
卷中:“ 建炎 之后,以国用窘匱,凡故例羣锡予,多从废省。”
《
宋史·食货志下四
》
:“ 元丰 年额卖盐钱以緡计之,诸路不下数十万,自行钞盐,漕计窘匱。”
分類:
贫困
窘困
匮乏
《国语辞典》:
紧著(紧著)
拼音:
jǐn zhe
1.一直、经常。《
红楼梦
》第一○九回:「夜深了,二爷睡罢!别紧著坐著,看凉著。」也作「紧自」、「紧仔」。
2.经济窘困、不宽裕。《金瓶梅》第七回:「紧著起来,朝还爷一时没钱使,还问大仆寺借马价银子。」
3.加紧、赶快。如:「比赛日期一天天接近了,大家可得紧著练习。」
分类:
经济
加紧
窘困
经常
赶快
宽裕
《漢語大詞典》:
穷乌(窮烏)
窘困的乌鸦。比喻穷困窘迫的人。 南朝 梁
何逊
《穷乌赋》
:“嗟穷乌之小鸟,意局促而驯扰。”
分類:
窘困
乌鸦
穷困
困窘
窘迫
《漢語大詞典》:
劳拙(勞拙)
《
书·周官
》
:“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谓人做坏事,费尽心机,而越来越显得窘困。后以“劳拙”谓徒费心力。 清
梅曾亮
《书〈后汉书〉后》
:“圣人忧之,於是有饮射之典,有儺蜡之礼,有月吉读法之令。奔走之,驰骤之,而不惮其劳拙。”
分類:
坏事
费尽心机
显得
窘困
《漢語大詞典》:
滞涸(滯涸)
(1).谓如涸辙之鱼,不能动弹。喻窘困。
《
后汉书·李固传
》
:“左右党进者,日有迁拜,守死善道者,滞涸穷路,而未有改敝立德之方。” 李贤 注:“滞涸穷路,以鱼为喻也。”
(2).指窘困之境。 宋
曾巩
《乞登对状》
:“赫然独断,察臣之本末;超然远御,收臣于滞涸。”
分類:
谓如
窘困
涸辙之鱼
能动
动弹
《漢語大詞典》:
贫狭(貧狹)
(1).贫瘠迫窄。
《
周书·裴宽传
》
:“ 关中 贫狭,何足可依,勿怀异图也。”
(2).贫穷窘困。
《佛说过去世佛分卫经》
:“子年七岁,家復贫狭。”
《
新唐书·李勉传
》
:“ 勉 少贫狭,客 梁 宋 ,与诸生共逆旅。”
(3).迫促惶遽。与从容自如相对。 清
黄宗羲
《翰林院庶吉士子一魏先生墓志铭》
:“甲戌,葬 忠节 ,迎 蕺山夫子 题主,会葬者千人, 子一 布置闲通,不露贫狭。”
分類:
贫穷
贫瘠
迫促
窘困
惶遽
从容自如
《漢語大詞典》:
穷恚(窮恚)
窘困怨愤。
《
后汉书·西羌传·滇良
》
:“﹝ 羌胡 ﹞数为小吏黠人所见侵夺,穷恚无聊,故致反叛。”
分類:
窘困
怨愤
《漢語大詞典》:
阑散(闌散)
(1).消沉;衰减。 唐
元稹
《春游》
诗:“酒户年年减,山行渐渐难。欲终心懒慢,转恐兴阑散。”
(2).冷落。 元 马彦良
《一枝花·春雨》
套曲:“凄凉也古墓上催春子规,阑散了緑阴中巧舌黄鸝。”
(3).窘困,艰难。 元
关汉卿
《金线池》
第二折:“这廝阑散了虽离我眼底,忔憎着又在心头。”
分類:
冷落
消沉
窘困
艰难
衰减
《国语辞典》:
下台阶(下台阶)
拼音:
xià tái jiē
比喻脱离窘困处境的途径或方法。如:「你帮他找个下台阶,给他留点面子。」
分类:
脱离
窘困
处境
途径
方法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