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无尽(無盡)  拼音:wú jìn
没有穷尽、止境。如:「伟人已逝,但国人仍对他有无尽的怀念。」
《國語辭典》:何极(何極)  拼音:hé jí
那里有穷尽的时候。反问语气,表示无穷无尽。《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士感知己,怀此何极。」南朝齐。谢朓 玉阶怨诗:「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國語辭典》:有穷(有窮)  拼音:yǒu qióng
国名。在今山东省德县北。《尚书。五子之歌》:「有穷、后羿,固民弗忍距于何。」
《漢語大詞典》:穷源(窮源)
(1).河流的发源处。 唐 薛能 《黄河》诗:“人间无 博望 ,谁復到穷源?”
(2).穷尽水流的源头。 宋 梅尧臣 《入泽王河口》诗:“远水路已别,古汊未穷源。”
(3).亦作“ 穷原 ”。探寻事物的本原。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读 横渠 诗,最爱其一篇云:‘学穷源未到时,便将虚寂眇心思。’” 清 魏源 《筹鹾篇》:“夫推其本以齐其末,君子穷原之学也。” 孙中山 《民族主义》第五讲:“像这样宗族中穷源极流的旧习惯,在 中国 有几千年,牢不可破。”
《漢語大詞典》:纪极(紀極)
(1).终极;限度。左传·文公十八年:“聚敛积实,不知纪极。”后汉书·循吏传·孟尝:“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採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於 交阯郡 界。”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元年:“且 董卓 贪淫骄陵,志无纪极。”
(2).引申为穷尽。北史·李先传:“国家政化长远,不可纪极。” 宋 姜夔 《白石诗说》:“如兵家之阵,方以为正,又復是奇;方以为奇,忽復是正。出入变化,不可纪极,而法度不可乱。”
《漢語大詞典》:索莫
亦作“ 索漠 ”。亦作“ 索寞 ”。
(1).荒凉萧索貌。 唐 元稹 《醉行》诗:“秋风方索漠,霜貌足睽携。” 宋 陈亮 《朝中措》词:“索莫败荷翠减,萧疏晚蓼红添。” 元 耶律楚材 《和冲霄韵》之三:“天涯索寞正穷秋,衰草寒烟无尽头。”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昔日之繁华,真耶幻耶?今日之索寞,幻耶真耶?”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六章二:“除在山脚下有一些风景区之外,山上都显得非常索寞,既没有什么‘松柏一径’的大树,也没有什么‘粉墙丹柱’的灵宫。”
(2).寂寞无聊;失意消沉。 唐 贾岛 《即事》诗:“索漠对孤灯,阴云积几层。” 南唐 冯延巳 《鹊踏枝》词:“休向尊前情索莫,手举金罍,凭仗深深酌。”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白居易:“﹝ 白居易 ﹞既復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序》:“骨肉凋零,老怀索漠,宿疴时作,精力益衰。” 鲁迅 《三闲集·在钟楼上》:“我抱着梦幻而来,一遇实际,便被梦境放逐了,不过剩下些索漠。”
(3).冷落淡漠貌。 南朝 宋 鲍照 《行路难》之九:“今朝见我颜色衰,意中索寞与先异。” 唐 刘禹锡 《百舌吟》:“南方朱鸟一朝见,索漠无言蒿下飞。” 宋 欧阳修 《与韩献肃公书》:“ 仲仪 顽健如故,惟不能屡相见,交游索漠。”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一日,有贫叟来访,僕辈不为通。自候於门,乃得见。神意索漠,一茶后,别无寒温。”
(4).空乏穷尽貌。 宋 杨万里 《和王司法雨中惠诗》:“斋厨索寞如悬罄,慙媿酸寒遣一尊。”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周繇:“﹝ 周繇 ﹞家贫,生理索寞,只苦篇韵,俯有思,仰有咏,深造閫域,时号为‘诗禪’。” 清 唐孙华 《秣陵太守行》:“官厨索寞賸韲盐,妓馆萧条斥歌舞。”
《漢語大詞典》:尽物(盡物)
(1).穷尽其物。礼记·祭统:“凡天之所生,地之所长,苟可荐者,莫不咸在,示尽物也。” 汉 班固 《东都赋》:“乐不极盘,杀不尽物。”
(2).所有之物。 南朝 梁 沈约 《朝丹徒故宫颂》:“尽物称瑞,穷灵委和。”
分類:穷尽
《國語辭典》:边际(邊際)  拼音:biān jì
1.地区或空间的界限、尽头。如:「汪洋大海,漫无边际。」唐。孟浩然 洛中送奚三还扬州诗:「水国无边际,舟行共使风。」
2.头绪、端倪。如:「他说话不著边际,让人听不懂。」
《漢語大詞典》:穷微(窮微)
(1).探究精微的道理。 清 戴名世 《方舟传》:“年十四五,尽通六经诸史及百家之书,贯穿融会,发挥为义理之文,穷微阐幽,务明其所以然之故。”
(2).穷尽细微琐事。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人谓家常日用之事,已被前人做尽,穷微极隐,纤芥无遗,非好奇也。”
《漢語大詞典》:亡穷(亡窮)
没有穷尽。汉书·董仲舒传:“朕获承至尊休德,传之亡穷,而施之罔极。” 宋 司马光 《谢检讨启》:“访逸事於名山,求绪言於故老。使圣哲丕绩,蔽天壤而亡穷;俊乂隆名,炳丹青而不朽。”
《漢語大詞典》:周尽(周盡)
(1).谓周知万物,穷尽其理。庄子·则阳:“圣人达绸繆,周尽一体矣。” 成玄英 疏:“夫智周万物,穷理尽性,物我不二,混同一体也。”
(2).周详。 唐 薛调 《无双传》:“花牋五幅,皆 无双 真迹,词理哀切,叙述周尽。” 宋 曾巩 《史馆申请三道》:“所贵祖宗功德,传布方册,得以周尽。”
《漢語大詞典》:极数(極數)
(1).穷尽其技艺。易·繫辞上:“极数知来之谓占。” 孔颖达 疏:“谓穷极蓍策之数,豫知来事,占问吉凶,故云谓之占也。”后汉书·方术传序:“极数知变而不诡俗,斯深於数术者也。”
(2).穷尽其道理。 明 何景明 《龙湾草堂记》:“精思则通,穷理而极数则神。”
(3).最大的数目。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算歷极数,见路乃明。《九章》积微,故以为术。” 章炳麟 《文学说例》:“夫世无衡量筹算,则人之计数,固以指尔;以五指为极数,而不能以左右相代以定位,则五以上宜不能知也。”
《漢語大詞典》:极丽(極麗)
(1).穷尽美好之景物。 汉 扬雄 《羽猎赋》:“游观侈靡,穷妙极丽。”
(2).非常美丽。 汉 傅毅 《舞赋》:“姣服极丽,姁媮致态。”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崔书生》:“至期,女及姊皆利,其姊亦仪质极丽。”
《漢語大詞典》:无竟(無竟)
没有穷尽;没有边际。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不死国》:“稟此遐龄,悠悠无竟。” 明 夏完淳 《秋郊赋》:“天肃气清,碧晴无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忠义之气,上耀三光,下垂无竟。”
《漢語大詞典》:诈穷(詐窮)
(1).谓诈术穷尽。后汉书·杜林传论:“夫威彊以自御,力损则身危;饰诈以图己,诈穷则道屈。” 唐 韩愈 《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 师古 诈穷变索,迁延旋军。”
(2).装穷。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初时,还是诈穷,以后坐吃山崩,不上十年,弄做真穷了。”
分類:诈术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