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陈果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陈果(1557年—?),字稚硕,号一阳,广东广州府新安县人,灶籍。丙子乡试三十七名,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会试八名,登二甲第六十一名进士。都察院观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晋江人,字稚孝,号匪莪。万历十四年进士。除刑部主事,历礼部仪制司郎中。以论石星和倭事,谪官,后因事归里。家居二十余年。光宗立,召为太仆少卿。升左通政。邹元标以建首善书院讲学被劾,乔远谓“书院上梁文出臣手,义当并罢”。后以户部侍郎致仕。崇祯二年起为南京工部侍郎,旋即去官。尝辑明十三朝遗事为《名山藏》,又纂有《闽书》,另有《镜山全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稚孝,晋江人。万历丙戌进士,除刑部主事历官通政使升户部侍郎有镜山何氏前后集
维基
何乔远(1558年—1632年),字稚孝,号匪莪,隐居镜山,人称镜山先生,福建泉州府晋江县衮绣铺东街菜巷(今日泉州市鲤城区)人。曾任主事、郎中、经历、光禄寺少卿、光禄卿、通政使、南京工部侍郎等官。年七十四。赠工部尚书。著有《闽书》、《名山藏》等。其父何炯是著名学者。何乔远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出生于江西安福县学,少时从父习文,稍长,读书过目成诵。万历四年(1576年)与兄何乔迁同举丙子科乡试,万历十年(1582年)父殁于家。万历十四年(1586年)中丙戌科进士,因母林氏去世,乃归家守孝。万历十六年四月,孝满后选授刑部云南司主事,每折大狱,人服明允。历官礼部仪制郎中。国本之争,神宗欲封皇长子常洛为亲王,而非太子,乔远力争其不可。万历二十二年(1596年),因属吏校对奏章失误,以“奏牍不恭罪”,谪贬添注广西省布政司经历。万历二十三年(1597年),其妻病亡,遂隐居镜山(清源山五台峰西南麓),博览群书,于经、史、子、集,无不赅通,居乡二十馀年,学者称之“镜山先生”,室名自誓斋、天听阁。居乡期间开始撰写《名山记》,后改名《名山藏》,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其子何九转病故,媳妇王承静自尽殉节,开始撰述《闽书》。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闽书》150卷成书。泰昌元年(1620年),任光禄寺少卿。天启二年(1622年),进左通政。天启三年(1623年),擢升通政使,不久辞官。崇祯二年(1629年),任南京工部右侍郎。崇祯三年以病辞归,晚年居家将《明实录》删为《名山编年》。崇祯四年十二月二十日(公历1632年2月10日),去世。赠工部尚书,赐祭葬。

人物简介

维基
包应登(1559年—?),字稚升,号涵所,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籍。己卯乡试十七名,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会试二百九十七名,登二甲第二十二名进士。兵部观政,二十七年正月任福建按察司副使,二十九年正月考察以不谨闲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3—1638 【介绍】: 明高阳人,字稚绳,号恺阳。为诸生时,教读边郡,喜从老兵究问险要阨塞。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编修,进中允。历谕德、洗马。熹宗即位,充讲官。朝臣推为兵部侍郎,主辽事。帝不欲承宗离讲筵,不许。天启二年广宁失守,乃拜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承宗自请督师,既至,汰逃将,遣疲兵,用马世龙等为将;又从袁崇焕请,筑宁远等城,令崇焕守之。在关四年,凡修复城堡数十,练兵十一万,开屯五千顷,遣将戍锦州、松山、大小凌河,拓地四百里。三年,为魏忠贤党所谗,乞归。崇祯二年,后金兵陷畿辅州县多处,思宗命承宗守通州。次年,收复遵化等四城。后以大凌河等地失守,廷臣归咎承宗筑城之计,引疾归。家居七年,十一年,清兵攻高阳,率家人拒守,城破,投环死。子孙多人皆战死。福王时谥文忠。有《高阳集》。
词学图录
孙承宗(1563-1638) 字稚绳,号恺阳。保定高阳人。明末名将,中极殿大学士,为魏忠贤所谗,罢归。清军陷高阳,自经死。南明弘光时谥文正,清乾隆时谥忠定。作文属笔,如蛟龙屈蟠,江流竞注。为诗卓荦沉塞,元气郁盘。词粗犷豪迈,为烈士之壮歌。有《高阳集》,词在集中。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稚绳,高阳人,万历甲辰赐进士第二,授翰林编修,累官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寻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再加少师兼太子太师。赠太傅。有南阳集。
维基
孙承宗(1563年—1638年),字稚绳,号恺阳,直隶保定府安州高阳县西庄村人。明朝政治、军事人物,榜眼及第,官至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致仕后与清军战斗殉国。谥文忠,清朝改谥忠定。孙承宗少时相貌奇伟,“铁面剑眉,须髯戟张”。明万历六年(1578年),中秀才,年仅16岁。而后,孙承宗曾先后在大理寺右丞姜璧和兵备道房守士等朝廷官员的家中,做家庭教师,并逐渐接触官场。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孙承宗到北京,入国子监读书;次年中甲午科顺天乡试第五名举人(经魁)。万历二十六年,因房守士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兼巡抚大同地方赞理军务,孙承宗前往大同教授其子弟。大同是当时明朝的边城重镇,孙承宗喜欢跟老将及退役兵卒究问险要边情,史称“伏剑游塞下,历亭障,穷厄塞”,因而“晓畅边事”。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入翰林十年。万历四十二年任詹事府右春坊左中允,万历四十七年任詹事府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读。万历四十八年,矫旨遗诏废矿税、发内帑。任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读,期间与高攀龙、赵南星等东林党人相交甚善。不料明光宗继位仅一个月即驾崩,年仅16岁的皇长子来不急册为太子即仓促继位,即明熹宗,孙承宗继而做了熹宗的老师。这样,年近花甲的孙承宗,依借帝师的地位,逐渐地进入了明朝后期政治权力的中心。天启二年(1622年),孙承宗升任为礼部右侍郎。经东林党人推荐后,熹宗以孙承宗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至辽东勘查。据说与经略王在晋争执,熹宗将王在晋改任南京兵部尚书,以孙承宗为辽东经略,以为“迩年兵多不练,饷多不核。以将用兵,而以文官招练;以将监阵,而以文官拨发;以武略备边,而日增置文官于幕;以边任经抚,而日问战守于朝。此极弊也。今天下当重将权。择一沉雄有气略者,授之节钺,得自辟置偏裨以下,勿使文吏用小见沾沾陵其上。边疆小胜小败,皆不足问,要使守关无阑入,而徐为恢复计。”期间大胆起用袁崇焕、孙元化、鹿善继、茅元仪等人,修复宁远等大城九座、堡四十五座、练兵十一万,拓地四百里、屯田五千顷,“自承宗出镇,关门息警,中朝宴然,不复以边事为虑矣。”后金当时与察哈尔部交战,并未进攻明朝。天启五年(1625年),魏忠贤派太监刘应坤到山海关,以帑金十万两犒军,为孙承宗所鄙视,同年八月,发生柳河之役,马世龙因冒进兵败,魏忠贤以孙承宗不附己,借口马世龙损失马匹六百七十匹、甲胄等军用物资,参劾孙承宗。十五日,熹宗批准孙承宗回籍养病,后以高第代为经略。崇祯二年(1629年),清兵第一次入长城,进大安口、遵化,明思宗复用孙承宗。袁崇焕被执下狱后,孙承宗力保祖大寿,复用孙承宗为督师,移镇山海关,修建入海长城之「老龙头」,且于建后由内阁大学士杨嗣昌题字「宁海城」于「老龙头」城楼上,辽左得以粗安。崇祯三年(1630年),祖大寿、马世龙等诸将克复永平、遵化、迁安、滦州四城,明人史称“遵永大捷”。崇祯四年(1631年)八月,清军攻大凌河,祖大寿坚守城池,命宋伟、吴襄救援,二将阵前不和,张春的援军也被击溃,祖大寿被逼杀何可纲而降清。明思宗因此罢孙承宗官。家居七年。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兵第四次入长城,犯保定,攻高阳。孙承宗年已75岁,率领全家子孙拒守,高阳城墙低矮,城破,一家四十余口皆壮烈战死。孙承宗被俘,望阙叩头,投缳而死。明思宗闻讯,追复其故官,给予祭葬。南明弘光帝时,予谥文忠。清朝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予专谥忠定。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七二
卢应徵(?— 一六二五),字稚名。增城人。纶孙。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举人。会试以后场誊录者漏幅不第,病于公车。归里次日,赍志以殁。清康熙《增城县志》卷九有传。

人物简介

维基
殷之辂(?—?),字稚坚,直隶宁国府宣城县人。金华府知府殷登瀛之子。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应天乡试举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除知福宁州,州滨海,画防倭策,得无警。改建学址,人文蔚兴。分闱得士,冠八闽。擢刑部主事,大司空邹南皋(邹元标)独加推重。疑狱必咨,时孝廉钱千秋以诖误系,力释之于狱。出知泉州府,数月卒。
张季彦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季彦,字稚鲁,号沧西,山东东昌府濮州千户所军籍湖广汉阳府汉阳县人。万历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山东乡试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登甲辰科进士,礼部观政,初授南阳府推官,三十八年升兵部主事,四十四年升员外,升郎中,四十五年京察。
屠玄极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屠玄极(1570年—?),字稚真,号太凡,南直隶宁国府宁国县人。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应天府乡试第五名举人,三十五年丁未科进士,吏部观政,三十九年授大理寺评事,四十年升左寺副,四十一年升南左寺正,四十四年升南安知府,四十七年考察。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十七
中台,字稚文,崇德人。万历壬子举人,官邑令。有《淡寄斋集》。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稚则,海宁人。万历丁未进士,官至淮安知府有灵泉蠃史集
维基
许令典(1573年—?),字稚则,号同生,浙江杭州府海宁县人。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浙江乡试第六十三名举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进士。知江西上饶县,调无锡县,左迁南锦衣卫知事。升青州府推官,改淮安府教授。万历四十年(1612年),为四川乡试同考官。历南国子监助教,升刑部广西司主事。官至淮安府知府。挂冠归。有《灵泉嬴史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晋江人,字稚实。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官至江西提学副使。有《岭南文献补遗》等。
维基
杨瞿崃(1573年—?),原名杨载萼,字雅实,号商澹,福建晋江县人。万历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福建乡试第十九名举人,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临清,升户部郎中。以广东按察司佥事督学粤东。转江西参议,擢江西按察司副使,提督江西学政。著有《疑蒙易说》、《四书疑说》等书。

人物简介

维基
项鼎铉(1574年—1619年),字孟璜,初字稚玉,号扈虚。秀水县(今浙江嘉兴)人。项鼎铉生于书香世家,“诗文雄奇,时人无与抗手”,娶沈德符之妹沈瑶华为妻。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选庶吉士,因“中飞语”去官,于是不再出仕。与李日华好友,二人交往频繁,项鼎铉在李氏生前就曾拜读过《味水轩日记》。曾购得《苏轼书庐山宝书》,惜毁于大火。万历四十七年(1619)项鼎铉卒。著有《呼桓日记》。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七○
陈正蒙,字稚开,别号洞生。归善人。明神宗万历四十年(一六一二)经魁,四十四年(一六一六)进士。知福建归化县。清雍正《归善县志》卷一七有传。
维基
陈正蒙,字稚开,广东惠州府归善县民籍。年十二,聪慧绝人,登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四十五年授归化县知县,下车礼高年,表有德,问其利病而兴革之,政务宜民,绝无少年刚锐之弊。未几卒于官,贫不能殓,父廷谔司铎澄海,遣人扶榇归,父老皆垂泣送之,祀乡贤名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云南姚安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曾增辑陶宗仪《说郛》,又增入明人说郛五百二十七种,为《续说郛》。
维基
陶珽(1575年6月19日—?),字稚圭,号不退,又号紫阗,自称天台居士。云南姚安府官籍浙江省黄岩县人,诗人。早年读书于白井庵大觉寺,拜可全和尚为师。辛卯云南乡试第六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中庚戌科会试二百七十九名,廷试二甲四十八名进士,大理寺观政,初授刑部四川司主事,升福建司员外郎、山西司郎中,四十三年出为直隶大名府知府,丁忧归。服阕,起补永平府知府,天启元年(1621年)四月升按察司副使,管山石二路,改陕西陇右道副使,转山东辽东兵备道,与经略袁崇焕筹粮运饷。官至武昌兵备道。有诗名,与邢侗齐名,与袁宏道、董其昌、陈继儒等友好。曾重刻陶宗仪《书史会要》、《说郛》等书。陶珽顺治3年重辑陶宗仪编之《谢氏诗源》。
曹震阳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曹震阳(1576年—1613年),字稚春,号太初,浙江杭州府海宁县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举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工部员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