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全部 7分类词汇 7
《國語辭典》:疏疏  拼音:shū shū
1.盛装的样子。《韩诗外传》卷三:「子路盛服以见孔子,孔子曰:『由疏疏者何也,……子路趋出,改服而入。』」
2.稀疏。唐。郑谷 江际诗:「杳杳渔舟破暝烟,疏疏芦苇旧江天。」宋。陆游 渔翁诗:「江烟淡淡雨疏疏,老翁破浪行捕鱼。」
《漢語大詞典》:楼楼(樓樓)
稀疏貌。急就篇卷三“簁箄箕帚筐筴篓” 唐 颜师古 注:“篓者,疏目之笼,亦言其孔楼楼然也。”
《漢語大詞典》:历剌(歷剌)
稀疏貌。 宋 林逋 《平居遣兴》诗:“卑孜晚鸟沉幽语,歷剌烟篁露病梢。”
《漢語大詞典》:落驿(落驛)
稀疏貌。书·洪范“乃命卜筮:曰雨……曰驛” 孔 传:“气落驛不连属。” 孔颖达 疏:“落驛,希疎之意也。”
《漢語大詞典》:躧躧
稀疏貌。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于是赐小史爵关内侯,食邑 遗乡 六百户,不觉快跃而起,籜冠堕地,老髮躧躧,弗暇手握也。”
《漢語大詞典》:稀稀落落
稀疏貌;稀疏冷落貌。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二章:“夜,虽然是年夜,拂晓之前,街上也已经行人稀少,只有昏暗的街灯,稀稀落落地照着马路上偶尔走过的行人。”
《漢語大詞典》:稀剌剌
稀疏貌。 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我将这稀剌剌斑竹帘儿下,俺这里人静悄不喧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