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积玩(積玩)
亦作“ 积翫 ”。 积久玩忽。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五》:“天下惟积玩之后,循之难为功;亦惟积玩之后,反振之易为力。” 清 刘大櫆 《送孙黟县改官凤阳序》:“每岁终而税粮埽籍无纤留,承积玩之餘,而釐正有条,靡不尽善。” 清 薛福成 《请豁除旧禁招徕华民疏》:“如是,则不事纷更,不滋烦扰,可以收将涣之人心,可以振积玩之大局。” 清 曾国藩 《复贺耦庚中丞书》:“今日而言学术,则莫若取篤实践履之士,物穷则变,救浮华者莫如质,积翫之后,振之以猛,意在斯乎!”
分類:积久玩忽
《漢語大詞典》:积湿(積濕)
指寒湿积久之疾。 清 恽敬 《答赵青州书》:“得手书,知左手足枯重,急切未愈……然 关 右风高,可愈积湿,何遽至如此?”
《漢語大詞典》:积害(積害)
积久的灾殃。墨子·尚同中:“上有隐事遗利,下得而利之;下有蓄怨积害,上得而除之。”
分類:积久灾殃
《漢語大詞典》:宿忧(宿憂)
积久难除的忧患。战国策·齐策五:“鋭兵来则拒之,患至则趋之,使诸侯无成谋,则其国无宿忧矣。”汉书·徐乐传:“金石丝竹之声不絶於耳,帷幄之私俳优朱儒之笑不乏於前,而天下无宿忧。” 颜师古 注:“宿,久也。”
分類:积久忧患
《漢語大詞典》:积迷(積迷)
积久昏暗。 明 袁宏道 《第一问策》:“而或者以为积迷之阴,未可以一旦扫,则世岂有百年之暗,而不可以一炬销者乎?”
分類:积久昏暗
《漢語大詞典》:宿懵
积久的蒙昧。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故前詔有司,博延羣彦,佇启宿懵,冀臻时雍。”
分類:积久蒙昧
《漢語大詞典》:积痞(積痞)
(1).中医指腹中痞积成块之症。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四》:“譬如有人病积痞者,无不剂而救之之理。”
(2).比喻积久的弊端。 清 朱琦 《感事》诗:“哀哀老尚书,遗奏何嘘唏。上言海氛恶,下言抱积痞。”
《漢語大詞典》:沈渍(沈漬)
亦作“沉渍”。
(1).浸渍,浸泡在水里。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 帝尧 之时,遭洪水滔滔,天下沉渍,九州閼塞,四瀆壅闭。”
(2).引申为积久而发生作用。 唐 司空图 《与王驾评诗》:“ 河 汾 蟠鬱之气,宜继有人。今 王生 者寓居其间,沉渍益久,五言所得,长於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
(3).指使沉湎于某种嗜好。墨子·非攻下:“ 武王 践功,梦见三神曰:‘予既沉渍 殷紂 于酒德矣,往攻之,予必使汝大堪之。’”
《漢語大詞典》:陈疴
积久不愈的疾病。
分類:积久疾病
《漢語大詞典》:癖痼
积久难治之病。 唐 李华 《云母泉》诗序:“自 墨山 西北,至 石门 东南……井泉溪涧,色皆纯白,乡人多寿考,无癖痼疥搔之疾。”
分類:积久难治
《漢語大詞典》:症痼(癥痼)
腹中积久未消的痞块。《医宗金鉴·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妊娠〉》:“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集注引 程林 曰:“此有癥病而怀胎者,虽有漏血不止,皆癥痼之为害,非胎动胎漏之証,下其癥痼,妊娠自安。”
《漢語大詞典》:陈痾(陳痾)
积久不愈的疾病。南齐书·王晏传:“既内愧于心,外惧宪牘,掩迹陈痾,多歷年载。”
分類:积久疾病
《漢語大詞典》:积惯(積慣)
积久惯熟。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五·遴捕役》:“宜于久充多年积惯老成之中,择其精健有智识者另拔为一班。”
分類:积久
《漢語大詞典》:积佑(積祐)
积久保祐。 晋 陆云 《祖考颂》:“ 云 之世族……繁衍固於 三代 ,饗祀存乎百世,岂非皇庆之积祐,神明之殷祥者哉。” 前蜀 杜光庭 《赵郜助下元黄箓斋词》:“臣以宿因,获承积祐,早参职务,族忝官荣。”
分類:积久
《漢語大詞典》:宿狱(宿獄)
积久未决的讼案。 清 曾国藩 《户部员外郎彭君墓表》:“五侯神者,不知所起,淫祀也。土民与 江西 客商争祀,搆讼数十年。君以黷祭宿狱终无已时,令舁神像至县庭,取笔判八字曰:‘尔像不灭,讼端不絶。’立飭吏卒捽而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