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召租
用招贴或告白招人租赁。 叶圣陶 《四三集·逃难》:“店铺大多变了空屋,有几条街上,竟接连有十几个店面贴着召租。”
《漢語大詞典》:占租
自报应纳的租税。汉书·昭帝纪:“罢榷酤官,令民得以律占租。” 颜师古 注:“占,谓自隐度其实定其辞也。” 汉 桓宽 盐铁论·水旱:“故民得占租、鼓铸、煮盐之时,盐与五穀同贾,器和利而中用。”
分類:报应租税
《漢語大詞典》:海租
海产物的赋税。汉书·食货志上:“时大司农中丞 耿寿昌 以善为算能商功利得幸於上……又白增海租三倍,天子皆从其计。”《汉书·食货志上》:“故御史属 徐宫 家在 东莱 ,言往年加海租,鱼不出。”
《漢語大詞典》:无名租(無名租)
指 五代 王审知 据 闽 时滥收的租税。 宋 欧阳修 《资政殿学士简肃薛公墓志铭》:“﹝ 薛公 ﹞丁太夫人忧,服除,用荐者拜大理寺丞知 兴化军 莆田县 ,悉除故时 王氏 无名租, 莆田 人至今以为德。” 清 何焯 义门读书记·欧阳文忠公文下:“‘悉除故时 王氏 无名租’, 王审知 据 闽 时无名租也。”
分類:租税
《漢語大詞典》:租折(租摺)
犹租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八回:“立了租摺,付了押租,方纔回栈。”
《漢語大詞典》:租债
租金和债款。例如:逼还租债。
《分类字锦》:租菱
方回 过长安市诗 算橘租菱小市哗,堰头桥尾约千家。
分类:菱芡
《國語辭典》:租金  拼音:zū jīn
房地、器物出租给他人时,约定按期所收取的价钱。如:「这房子的租金很贵。」也称为「租钱」。
《國語辭典》:租价(租價)  拼音:zū jià
房地、器物租给他人时,约定按期所收取的代价。宋。范成大 乐神曲:「去年解衣折租价,今年有衣著祭社。」
分類:出租价格
《漢語大詞典》:租籍
租税。管子·轻重乙:“故租籍,君之所宜得也。” 郭沫若 等集校引 丁士涵 曰:“租籍,即租税也。”
分類:租税
《漢語大詞典》:租稻
犹租米。儒林外史第三一回:“只是收来的租稻利息,遇着舍下困穷的亲戚朋友, 娄老伯 便极力相助。”参见“ 租米 ”。
分類:租米
《國語辭典》:租米  拼音:zū mǐ
佃户依规定从收成作物中付给地主的米。也称为「租子」。
《漢語大詞典》:租刍(租芻)
犹田赋。 汉 王充 论衡·谢短:“古人井田,民为公家耕;今量租芻,何意?”
分類:田赋
《韵府拾遗 陌韵》:租帛
齐书州郡志庐江属南豫滨带长江与南谯接境民黎租帛从流送州实为利便
《漢語大詞典》:庸租
指 唐 代赋役制度中的力庸和田租。新唐书·宋浑传:“﹝ 浑 ﹞在 平原 暴敛求进,至重取民一年庸租。”参见“ 租庸调 ”。
《國語辭典》:租庸调(租庸調)  拼音:zū yōng diào
一种唐代赋税徭役的制度。以均田制为基础,丁男、中男授田一顷,每年纳粟二石,称为「租」;每年服劳役二十日,或若不服役,每日交绢三尺,称为「庸」;每户每年缴纳定额的丝、麻等物产,称为「调」。安史之乱后,均田制被破坏,此法遂为两税制所取代。
《国语辞典》:分租  拼音:fēn zū
1.房东将一幢房子的几个房间或一个房间中的几个床位分别租给不同的住户。
2.为地主与佃农依一定的比率分配生产物的制度,其分配率各地不同,有对分、业六佃四、业七佃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