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地秘
张世南高盖山记自仙翁化莫有诣者数百年下浙僧携小师来主寺有轻身术偕至徐君坛得二石室乃凿山通道飞灯自石门中出始尽发地秘四方游者于是翕集
《漢語大詞典》:秘策(祕策)
奇秘的策略。《三国志·蜀志·郤正传》:“敷 张 陈 之祕策。”晋书·景帝纪:“ 宣帝 之将诛 曹爽 ,深谋祕策,独与帝潜画。”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 德彝 以祕策干上,上悦,寻拜内史舍人,俄迁侍郎。”
分類:奇秘策略
《國語辭典》:秘法(祕法)  拼音:mì fǎ
神秘莫名的法子。《红楼梦》第二回:「遂得了秘法,每疼痛之极,便连叫姐妹起来。」
分類:秘术秘密
《漢語大詞典》:秘旨
深奥的含义;隐秘的意旨。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清字经馆:“上以《大藏经》有 天竺 番字、汉文、 蒙古 诸繙译。然其禪悟深邃,故 汉 经中咒偈,惟代以翻切,并未译得其秘旨。” 郑观应 《盛世危言·道器》:“昔 轩辕 访道於 广成 , 孔子 问礼於 老氏 , 虞 廷十六字之心传,圣门一贯之秘旨。”
《漢語大詞典》:玄秘(玄祕)
亦作“ 玄秘 ”。
(1).神祕,令人难以测知。 晋 葛洪 抱朴子·黄白:“近易之草,或有不知;玄祕之方,孰能悉解?” 清 黄景仁 《杂咏》:“苦为玄秘言,惜此名山躯。” 叶圣陶 《两封回信》:“这声音清脆美妙,合着自然的呼吸,又表出玄秘的恋爱。”
(2).玄妙的义理;诀窍。五灯会元·法眼宗·五云志逢禅师:“ 天福 中,游方抵 天台 云居 ,参国师,賔主缘契,顿发玄祕。”《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我也没甚玄祕可传,也不必后人晓得。”
见“ 玄祕 ”。
《國語辭典》:中秘书(中祕書)  拼音:zhōng mì shū
古代称宫中所藏的书。《汉书。卷一○。成帝纪》:「光禄大夫刘向校中秘书。」
《漢語大詞典》:秘邃(祕邃)
隐秘幽邃。 宋 杨亿 《受诏修书述怀感事》诗:“纷纶开四部,祕邃接千卢。”
分類:隐秘
《國語辭典》:神秘(神祕)  拼音:shén mì
高深莫测,超乎寻常理性认识之外。如:「考古学家想揭开金字塔神秘的面纱。」
《漢語大詞典》:秘图(祕圖)
神秘的图谶。南齐书·祥瑞志序:“天符瑞命,遐哉邈矣。灵篇祕图,因以藴金匱而充石室。”
分類:神秘图谶
《漢語大詞典》:秘略(祕略)
深藏的谋略。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 孙臏 思骋其祕略而 司马 刖之, 韩非 愿建治绩而 李斯 杀之。”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词:“家传《鸿寳》祕略,小试不言功。”
分類:深藏谋略
《漢語大詞典》:秘检(祕檢)
神秘而稀罕的书籍。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竹简韦编,既非易致,灵文祕检,又率难窥。” 明 屠隆 《綵毫记·游翫月宫》:“玄文祕检弢深奥,何处参求道妙?”
《漢語大詞典》:秘丘(祕丘)
山林之所,隐居之处。晋书·束晳传:“学既积而身困,夫何为乎祕丘。” 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有道之世而臻此者,犹不得復厕高洁之条贯,为祕丘之俊民,而修兹在於危乱之运,奚足多哉。”参见“ 泌丘 ”。
分類:山林隐居
《國語辭典》:泌丘  拼音:mì qiū
隐居的地方。《文选。蔡邕。郭有道碑》:「懿乎其纯,确乎其操,洋洋搢绅,言观其高,栖迟泌丘,善诱能教。」
分類:隐居
《漢語大詞典》:深秘(深祕)
亦作“ 深秘 ”。
(1).深邃隐秘。 汉 王充 论衡·实知:“ 太史公 之见 张良 ,观 宣室 之画也,阴见默识,用思深祕。”宋史·蹇序辰传:“然踪跡深秘,包藏祸心。”
(2).奥秘。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彼二主徒有好仙之名,而无修道之实。所知浅事,不能悉行;要妙深祕,又不得闻。”
见“ 深祕 ”。
《漢語大詞典》:秘记(祕記)
占验术数、预言未来的书籍。如谶纬之类。汉书·艺文志“天文家”有“图书祕记十七篇”。后汉书·杨厚传:“祖父 春卿 ,善图讖学,为 公孙述 将。 汉 兵本 蜀 , 春卿 自杀,临命,戒子 统 曰:‘吾綈袠中,有先祖所传祕记,为 汉 家用,尔其修之。’”
《漢語大詞典》:宝秘(寶祕)
(1).珍藏的宝物。海内十洲记·昆仑:“陛下好道思微,甄心内向。天尊下降,并传授宝祕。臣 朔 区区,亦何嫌惜,而不上所有哉!” 唐 李峤 《为百寮贺日抱戴庆云见表》:“迁宝祕於东序,视衣缨於北闕。”
(2).珍藏。隋书·经籍志四:“然以 天尊 经歷年载,始一开劫,受法之人,得而宝祕,亦有年限,方始传授。”新唐书·叛臣传·高骈:“ 胜 献铜匕首, 用之 曰:‘此 北帝 所佩也,得之者兵不敢犯。’ 駢 宝祕之。”云笈七籤卷九:“传 太极真人 、 清虚真人 、南岳 赤松子 、 刘子先 等,宝祕尤严,得者勿泄。”
分類:珍藏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