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松树(松树)  拼音:sōng shù
泛指裸子植物松科松属之树种。常绿乔木。枝条轮生、对生或互生。针叶常成束著生。毬花雌雄同株。毬果木质,各果鳞具种子二枚。木材用途甚广,种子可食用、榨油,松脂可提炼松香、松节油。也称为「木公」、「贞木」。
《国语辞典》:松露  拼音:sōng lù
植物名。松露科松露属。子囊菌类,产松林下砂中,其囊子果形如球,大罕逾寸,深褐色,肉质,肥厚密致,香味浓郁,为珍贵佳肴。
《国语辞典》:偃松  拼音:yǎn sōng
植物名。松科松属,常绿小乔木。枝干偃伏,针叶,五针一束,细齿不明。雄花黄色,雌花紫色。毬果紫褐色,卵形。
《国语辞典》:白松  拼音:bái sōng
植物名。松科松属,常绿乔木。树皮上暗褐色,有不整齐的鳞片,剥落后呈乳白色。叶针形,色暗绿,硬而尖锐。四月开花,毬果卵形,单生或偶生。种子卵形至椭圆形,浅褐色。所结的松子可食。也称为「白皮松」、「白果松」、「白果儿松」。
《国语辞典》:白皮松  拼音:bái pí sōng
植物名。松科松属,常绿乔木。高约二十五至三十公尺,枝长而细弱,树皮为暗褐色。叶色暗绿,硬而尖锐,丛生,三针一束。四月开花,毬果卵形,长五至七公分,单生或偶生。种子三角状倒卵形,种翅长约五公厘,浅褐色,可食用。中国大陆特产,分布河北、山西、湖北、四川等地。也称为「白骨松」、「白果松」、「白松」、「蟠龙松」、「虎皮松」、「蛇皮松」、「三叶松」。
《国语辞典》:松叶蕨(松叶蕨)  拼音:sōng yè jué
植物名。松叶蕨科松叶蕨属,多年生草本,高十至五十公分。为现存最简单的维管束植物。不具根,地下茎匍匐,地上茎密集二叉分枝,绿色。叶片小,鳞片状。孢子囊三个合生,黄色。主供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