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初名祖禹,字景召。哲宗元符三年进士。通判兰州,会大地震,城郭民舍皆颓陷,祖奭得不死,起而率众拯救伤残。擢知南恩州,为政有道。召对,指陈时敝无所避,忤怒秦桧,因引疾乞祠归。
程全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9 【介绍】: 宋歙州休宁人,字禹昌。徽宗宣和末,方腊军攻陷歙州,县令弃印去,全集乡兵遮道留之。及方腊去,授承节郎。钦宗靖康间,力助宗泽破金兵于卫州,以功迁开州团练使。金兵犯池州,全率敢死士出战,以寡不敌众死。
姚禹锡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八○三
姚禹锡,徽宗时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董浚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饶州德兴人,字禹川。徽宗崇宁间进士。除太学录。召对,陈治道之策千余言。累迁秘书少监。高宗建炎间,上书进所撰《辅宋集》、《兴治纲领图》、《中兴四议》、《中兴指掌图》、《国用须知》。除江西提刑,知兴仁府。以老请祠。又有《五行新书》、《同官辨疑》、《大成书》。
吴懋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0—1134 【介绍】: 宋常州宜兴人,字禹功。徽宗崇宁五年进士。授当涂主簿,有能声。调宿松令。邑大治。累迁礼部员外郎。钦宗靖康末金人立张邦昌,懋抨击用事者,不屈而归。高宗即位,擢知明州,改吉州,终直秘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虔州雩都人,字伯禹。年十五,通《五经》,人称廖五经。高宗建炎中以茂材异等荐,不第。精堪舆术,卜居金精山,自称金精山人。有《怀玉经》。又有《九星穴法》,疑为后人依托之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昌禹。宋南剑州顺昌人。高宗南渡时,以吏部郎扈从至扬州。与黄潜善、汪伯彦不合,出守蔡州。建炎四年,改知荆南。后徙知鼎州,兼鼎澧镇抚使,抵御杨么。寻迁知静江府,转江西沿江制置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8—1157 【介绍】: 宋徐州丰县人,字师禹。高宗建炎中,奏陈兵事,被采纳,特补修武郎。假武功大夫使金,为完颜宗弼所执,一无惧色,终脱归。绍兴中,作《恢复方略》献于朝。秦桧欲将其械送金人,因变姓名为“赵复”,逃亡入蜀。有《忠嘉集》。
全宋诗
宋汝为(一○九七~一一五七),字师禹,丰县(今属江苏)人。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假武功大夫奉国书使金,丞相吕颐浩附书致刘豫。汝为为刘豫开陈祸福,勉以忠义,结果反为豫所拘。绍兴十三年(一一四三),亡归,上《恢复方略》,添差通判处州。十九年,金人知汝为泄其机密,追捕不获,后知已南归。秦桧徇金人意,下令捕获送金。汝为遂改姓名为赵复,潜行入青城山中,青城令杨乔为营庵于布金院之旁。二十七年卒于青城县开先观,年六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六、一七七)。有《忠嘉集》一卷,已佚。《宋史》卷三九九有传。
全宋文·卷四一五○
宋汝为(一○九八——一一五七),字师禹,徐州丰县(今江苏丰县)人。建炎三年陈兵事,高宗嘉纳,特补修武郎,假武功大夫、开州刺史为使金副使。为兀术所执,威武不屈。会刘豫僭立,汝为持吕颐浩书往见之,勉以忠义,竟为刘豫所拘。绍兴十三年亡归,作《恢复方略》献于朝,特转通直郎。又上秦桧,请降诏亲征,不报。金人知汝为泄其机密,大索不获,而秦桧将承意而械送之。汝为遂变姓名为赵复,逃往蜀中。绍兴二十七年,卒于青城县开先观,时年六十。有《忠嘉集》行世。见《宋史》卷三九九本传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七等。
沈禹卿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五年(1135)任大宗正丞。绍兴十一年(1141)任江南西路提举常平等事。
柴禹声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衢州江山人,字元振。师从杨时,屡魁乡荐,学者宗之。高宗绍兴间,因高闶荐充史馆。其兄柴禹功,字懋绩,晚亦师杨时。人称其兄弟皆知所学。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阎禹锡,高宗绍兴中东陵(今贵州镇远县西北)人(《宋诗纪事补遗》卷四九)。
张师禹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八七七
张师禹,绍兴末为东南第三正将、观察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永丰人。官江州观察推官,擢湖北路提刑,以廉洁宽民称。
全宋诗
刘禹锡,博通子史百家,精于医,有《传信方》二卷(《宋史·艺文志》六),已佚。事见《过庭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9—1196 【介绍】: 宋宗室,字禹锡。孝宗同母兄。以恩补将仕郎。孝宗受禅,诏除集英殿修撰、知台州,颇著政绩。除敷文阁待制,两知明州,在郡十年,为政宽和,浚湖陂、均水利,辨冤狱。累迁少保,封荥阳郡王。光宗立,迁太保,封嗣秀王。次年除判大宗正事,超拜太师,兼崇信军节度使,寻卒于湖州。谥宪靖。
全宋文·卷四九七三
赵伯圭(一一二五——一二○二),字禹锡,孝宗同母兄。绍兴七年以明堂恩奏补将仕郎,十八年,授华亭尉。累官至浙西提刑干办公事,通判明州。孝宗受禅,知台州,改明州,充沿海制置使。在郡十年。淳熙三年,授安德军节度使,加开府仪同三司,充万寿观使。寻加少保,封荥阳郡王。十五年,加少傅。光宗即位,加少师。绍熙元年,加太保,嗣秀王。二年,判大宗正事。三年,拜太师。兼崇信军节度使。嘉泰二年卒,年七十八。追封崇王,谥宪靖。见《攻愧集》卷八六《皇伯祖太师崇宪靖王行状》,《宋史》卷二四四《宗室传》一。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苗昌言,字禹俞,句容(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进士(《景定建康志》卷三二)。官抚州教授。事见清乾隆《句容县志》卷八。
全宋文·卷四六四三
苗昌言,建康府句容(今江苏句容)人,绍兴十二年进士。历官抚州州学教授、将作监丞、右司员外郎。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一七、职官七一之一七,《宋史》卷一五六,弘治《句容县志》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