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避咎
(1).避免罪过或过失。《孔子家语·曲礼子夏问》:“ 孔子 曰:‘ 晏平仲 可谓能远害矣,不以己知是駮人之非,愻辞以避咎,义也夫!’”后汉书·杨赐传:“臣受恩偏特,忝任师傅,不敢自同凡臣,括囊避咎。”
(2).避免祸害。 汉 焦赣 《易林·豫之比》:“ 禹 导 龙门 ,避咎除患,元丑以安。”南史·恩倖传·茹法亮:“又启上籍被却者悉充远戍,百姓嗟怨,或逃亡避咎。”
《漢語大詞典》:离殃(離殃)
遭受祸害。《楚辞·招魂》:“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 汉 刘向 《九叹·惜贤》:“ 晋 申生 之离殃兮, 荆 和氏 之泣血。”文选·张衡〈思玄赋〉:“行颇僻而获志兮,循法度而离殃。” 李善 注:“离,遭也。殃,咎也。”
《漢語大詞典》:鼠祸(鼠禍)
鼠造成的祸害。 金 王良臣 《狸奴画轴》诗:“乞与 黄 家禳鼠祸,莫教虚费买鱼钱。”
分類:造成祸害
《国语辞典》:绝后患(绝后患)  拼音:jué hòu huàn
断除未来的祸害。《三国演义》第二回:「矫诏宣何国舅入宫,欲绝后患,册立皇子协为帝。」
《漢語大詞典》:灾谤(災謗)
亦作“灾谤”。 毁谤造成的祸害。《后汉书·杨秉传》:“可遵用旧章,退贪残,塞灾谤。”
《漢語大詞典》:猜祸(猜禍)
(1).谓猜疑人并加以损害。汉书·酷吏传·王温舒:“其治復放 河内 ,徒请召猜祸吏与从事。”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猜,疑也。取吏好猜疑作旤害者,任用之。”
(2).指猜疑和祸害。 唐 皮日休 《奉献致政裴秘监》诗:“猜祸皆及身,何復至如是?贤哉此丈夫,百世一人矣!”
《漢語大詞典》:逞祸(逞禍)
肆行祸害之事。 明 夏完淳 《南都杂志》第二二则:“降寇復降虏,且逞祸於本朝,杀无赦。”
分類:肆行祸害
《漢語大詞典》:兽害(獸害)
野兽对人畜、庄稼等造成的祸害。《新华半月刊》1959年第16期:“牧民把自己家里吃的辣椒面都拿了出来消灭兽害。”
《漢語大詞典》:徼祸(徼禍)
招致祸害。 三国 魏 嵇康 《管蔡论》:“斯乃愚诚愤发,所以徼祸也。”
《漢語大詞典》:离蠥(離蠥)
遭遇忧患。《楚辞·天问》:“ 启 代 益 作后,卒然离蠥,何 启 惟忧,而能拘是达?” 朱熹 集注:“蠥,一作孽,一作孼,并鱼列反。离,遭也。蠥,忧也。”一说为去除祸害。见 清 蒋骥 山带阁注楚辞卷三。
《漢語大詞典》:邪蠹
毒虫。比喻祸害国家的奸佞。后汉书·安帝纪赞:“降夺储嫡,开萌邪蠹。” 李贤 注:“储嫡谓太子也。邪蠹谓 江京 等也。”
《漢語大詞典》:宦孽
对宦官的蔑称。孽,妖孽、祸害。后汉书·灵帝纪赞:“ 灵帝 负乘,委体宦孽。徵亡备兆,《小雅》尽缺。”
《漢語大詞典》:辞祸(辭禍)
避开祸害。 明 刘基 《郁离子·聚天下者犹的》:“是故辞祸有道,辞其的而已矣。”
分類:避开祸害
《漢語大詞典》:趣祸(趣禍)
犹言自取祸害。三国志·吴志·孙策传“ 策 以书责而絶之” 裴松之 注引 晋 张勃 《吴录》:“见当世之纷若,欲大举以临之,适足趣祸。”
分類:自取祸害
《漢語大詞典》:疾咎
病患祸害。 唐 韩愈 《袁州祭神文》之一:“天降之罚,以久不雨,苗且尽死。刺史虽得罪,百姓何辜?宜降疾咎于某躬身,无令鰥寡蒙兹滥罚。”
分類:病患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