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5,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丧祭
合祭
助祭
祠祭
不祭
祭享
大祭
祭礼
时祭
祭地
家祭
祭文
獭祭
主祭
祭服
《國語辭典》:丧祭(喪祭)  拼音:sāng jì
1.死者安葬后举行的祭祀,性质属于凶礼。《礼记。檀弓下》:「是日也,以吉祭易丧祭。」《儿女英雄传》第二○回:「从来丧祭称家之有无,她自己既不能尽心,要你多费,她必不安。」
2.丧礼和祭礼。《书经。武成》:「重民五教,惟食丧祭。」
《漢語大詞典》:吉祭
(1).古丧礼,既虞之后,卒哭而祭,谓之“吉祭”。虞,葬后拜祭。礼记·檀弓下:“是月也,以虞易奠,卒哭曰成事。是日也,以吉祭易丧祭。”
(2).古礼,天子三年丧毕,奉神主入宗庙以吉礼祭之。清史稿·礼志五:“其因时祫祭者,古礼天子三年丧毕,合先祖神饗之,谓之吉祭。”
《漢語大詞典》:合祭
(1).合于祧庙而祭。古代帝王对其世次疏远之祖,依制迁其神主藏于祧庙而合祭之。《公羊传·文公二年》:“大祫者何?合祭也。其合祭奈何?毁庙之主,陈于大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大祖。” 何休 注:“毁庙,谓亲过高祖,毁其庙,藏其主于大祖庙中。”
(2).天神地祇,合在一起祭祀。《汉书·郊祀志下》:“天地合祭,先祖配天,先妣配墬,其谊一也。” 宋 苏轼 《郊祀奏议》:“谨按后汉书·郊祀志, 建武 二年初,制郊兆於 洛阳 ,为圆坛八,陛中又为重坛,天地位其上,皆南向西上,此则 汉 世合祭天地之明验也。”宋史·盛陶传:“议合祭天地,请从先帝北郊之旨。”
《漢語大詞典》:助祭
古代谓臣属出资、陪位或献乐佐君主祭祀。后亦谓以财物助人祭祀。诗·大雅·思齐“雝雝在宫,肃肃在庙” 汉 郑玄 笺:“群臣助 文王 养老则尚和,助祭於庙则尚敬,言得礼之宜。”汉书·武帝纪“列侯坐献黄金酎祭宗庙不如法夺爵者百六人” 颜师古 注引 汉 服虔 曰:“因八月献酎祭宗庙时使诸侯各献金来助祭也。” 宋 王禹偁 《求致仕第一表》:“寻奉帝俞,得伸助祭之诚,实有分司之望。” 郭沫若 《读了〈关于“周颂噫嘻篇”的解释〉》:“我看《噫嘻》这首诗也就和《献侯鼎铭》一样……是 成王 亲耕之前昭假先公先王,史官们(古人称“作册”,犹今人称“书记”)把这事做成颂歌来助祭。”
《漢語大詞典》:祠祭
祭祀。战国策·赵策二:“先王弃羣臣,寡人年少,奉祠祭之日浅,私心固窃疑焉。”后汉书·皇后纪上·和帝阴皇后:“ 朱 及二子 奉 毅 与后弟 軼 、 辅 、 敞 辞语相连及,以为祠祭祝诅,大逆无道。”新唐书·王璵传:“ 玄宗 在位久,推崇 老子 道,好神仙事,广脩祠祭。”
分類:祠祭祭祀
《分类字锦》:不祭
礼记唯水浆不祭若祭为已□卑注水浆非盛馔也
分类:
《國語辭典》:祭享  拼音:jì xiǎng
陈设祭品,敬神供祖。《逸周书。卷六。周月解》:「至于敬授民时,巡狩祭享,犹自夏焉。」唐。韩愈 祭湘君夫人文:「外无四垣,堂陛颓落,牛羊入室,居民行商,不来祭享。」
《國語辭典》:大祭  拼音:dà jì
皇帝死后七七日所举行的哀悼及祭拜仪式。《六部成语注解。礼部》:「大祭:皇帝薨后七七日谓之终七,应行大祭之礼。」
《國語辭典》:祭礼(祭禮)  拼音:jì lǐ
1.祭祀或祭奠的仪式。《礼记。檀弓上》:「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馀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馀也。」
2.祭吊用的物品。《儒林外史》第四○回:「萧云仙建一坛场,立起先农的牌位来,摆设了牛羊祭礼。」
《漢語大詞典》:时祭(時祭)
四时的祭祀。礼记·曾子问:“望墓而为坛,以时祭。”左传·昭公四年:“夏,诸侯如 楚 , 鲁 、 卫 、 曹 、 邾 不会。 曹 邾 辞以难,公辞以时祭, 卫侯 辞以疾。”《汉书·韦玄成传》:“日祭於寝,月祭於庙,时祭於便殿。”
《漢語大詞典》:祭地
(1).天子祭祀地神。《礼记·祭法》:“燔柴於泰坛,祭天也;瘞埋於泰折,祭地也。”诗·大雅·云汉“上下奠瘞,靡神不宗” 毛 传:“上祭天,下祭地。”
(2).供祀神祭祖用的土地。战国策·东周策:“ 赵 取 周 之祭地, 周 君患之。”
(3).即祭田。红楼梦第九二回:“或是祭地,或是义庄,再置些坟屋。”
《國語辭典》:家祭  拼音:jiā jì
家中的私奠。宋。陆游 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國語辭典》:祭文  拼音:jì wén
祭祀时所诵读的文辞。如唐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國語辭典》:獭祭(獺祭)  拼音:tà jì
獭贪食,常将所捕的鱼陈列水边,俗称祭鱼。参见「獭祭鱼」条。
《國語辭典》:獭祭鱼(獺祭魚)  拼音:tà jì yú
獭喜吃鱼,常将所捕的鱼井然有序的陈列岸边,如同陈列祭祀的供品,遂称为「獭祭鱼」。《礼记。月令》:「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后形容罗列典故、堆砌成文。宋。吴炯《五总志》:「唐李商隐为文,多检阅书史,鳞次堆积左右,时谓为獭祭鱼。」
《國語辭典》:主祭  拼音:zhǔ jì
1.主持祭祀。《孟子。万章上》:「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儒林外史》第三五回:「这所祭的是个大圣人,须得是个圣贤之徒来主祭,方为不愧。」
2.主持祭祀的人。唐。张籍 江陵孝女诗:「无家空托墓,主祭不从人。」
《國語辭典》:祭服  拼音:jì fú
古代祭祀时所穿的礼服。《周礼。天官。内宰》:「中春,诏后,帅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以为祭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