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如醉如狂  拼音:rú zuì rú kuáng
形容人神态失常,到了无法自制的地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这些人还指望出张续案,放遭告考,把一个长安子弟,弄得如醉如狂的。」也作「如痴如狂」。
《国语辞典》:如痴如狂  拼音:rú chī rú kuáng
形容人神态失常,到了无法自制的地步。《孽海花》第七回:「倾城士女如痴如狂,一条七里山塘,停满了画船歌舫,真个靓妆藻野,炫服缛川,好不热闹!」也作「如醉如狂」。
《国语辞典》:丰神绰约(丰神绰约)  拼音:fēng shén chuò yuē
形容人的神态柔美。多用于女性。《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内中有两个女子,双鬟高髻,并肩而立。丰神绰约,宛然并蒂芙蓉。」《欢喜冤家》第三回:「竹扉内走出一个二十二、三的美妇来。淡妆素服,体态幽閒,丰神绰约,容光潋艳。」也作「丰姿绰约」。
《国语辞典》:酒足饭饱(酒足饭饱)  拼音:jiǔ zú fàn bǎo
形容人饭后心满意足的神态。如:「大伙在酒足饭饱之后,有的开怀閒聊,有的则早已呼呼大睡了。」
《国语辞典》:轩昂自若(轩昂自若)  拼音:xuān áng zì ruò
形容人精神饱满,神态自然。如:「他轩昂自若地站在台上,一点也不怯场。」《太平广记。卷二五一。裴休》:「见数人坐于水滨,裴与朝士憩其旁。中有黄衣半酣,轩昂自若,指诸人笑语轻脱。」
《国语辞典》:杏眼圆睁(杏眼圆睁)  拼音:xìng yǎn yuán zhēng
多用以形容女子生气时瞪大眼睛的神态。《大唐秦王词话》第六○回:「那公主桃腮喷火,杏眼圆睁,连忙打办齐整,带了彩女宫娥,自到金銮宝殿奏高祖去。」《老残游记》第一六回:「魏氏听了,抬起头来,柳眉倒竖,杏眼圆睁。」
《国语辞典》:衣冠甚伟(衣冠甚伟)  拼音:yī guān shèn wěi
仪表端正、神态庄严。《汉书。卷四○。张良传》:「四人者从太子,年皆八十有馀,须眉皓白,衣冠甚伟。」宋。陆游〈曾文清公墓志铭〉:「公既以老臣自外超用,名震京都,及入朝,鬒须皓然,衣冠甚伟。」
《国语辞典》:悠然自适(悠然自适)  拼音:yōu rán zì shì
神态从容,心情閒适的样子。宋。陆游〈中丞蒋公墓志铭〉:「得屋优庇风雨,颓垣坏甃,悠然自适,读书旦暮不辍。」也作「悠然自得」。
《国语辞典》:意气自若(意气自若)  拼音:yì qì zì ruò
神态自然如常。《后汉书。卷一八。吴汉传》:「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周书。卷四四。李迁哲传》:「迁哲率其所部拒战,军败,遂降于武。然犹意气自若。」也作「意气自如」。
《国语辞典》:意气自如(意气自如)  拼音:yì qì zì rú
神态自然如常。《史记。卷一○九。李将军传》:「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明史。卷二○五。唐顺之传》:「从者咸惊呕,顺之意气自如。」也作「意气自若」。
《国语辞典》:隔夜色  拼音:gé yè sè
形容因睡不好或熬夜而呈现在脸上的疲惫神态。如:「夜游至清晨,大夥的脸上多带著隔夜色。」
《國語辭典》:左顾右盼(左顧右盼)  拼音:zuǒ gù yòu pàn
1.东张西望,心中不安的样子。《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身上衣服穿著,必要新的,穿上了身,左顾右盼,嫌长嫌短。」
2.形容犹豫迟疑的样子。《西游补》第一五回:「推病托疾取首级,左顾右盼者取首级。」
3.志得意满的样子。唐。李白〈走笔赠独孤驸马〉诗:「银鞍紫鞚照云日,左顾右盼生光辉。」
《国语辞典》:鬓乱钗横(鬓乱钗横)  拼音:bìn luàn chāi héng
形容女子睡起妆饰未整的神态。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二折:「腮斗上泪痕粉渍定,没颜色鬓乱钗横。」《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五:「钱己抬头一看,却是一个艳妆的女子。虽然鬓乱钗横,却是天姿国色。」
《漢語大詞典》:感愕
指表现出来的惊讶神态。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八观:“是故其言甚懌,而精色不从者,中有违也。其言有违,而精色可信者,辞不敏也……凡此之类,徵见於外,不可奄违,虽欲违之,精色不从,感愕以明,虽变可知。”
《漢語大詞典》:高睨大谈(高睨大談)
高谈阔论,神态傲兀。语出 汉 张衡 《应间》:“方将师 天老 而友 地典 ,与之乎高睨而大谈。” 清 黄宗羲 《蒋氏三世传》:“平居爱客置酒,雅歌投壶,高睨大谈,终日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