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祈祷(祈禱)  拼音:qí dǎo
1.祷告求福。《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民间各处,立起个『虎媒之祠』,若是有婚姻求合的,虔诚祈祷无有不应。」《红楼梦》第二五回:「也百般医治祈祷,问卜求神,总无效验。」
2.宗教中向神请求、告白,或赞美神、感谢神等仪式。
《國語辭典》:祈年  拼音:qí nián
祈求丰年。《诗经。大雅。云汉》:「祈年孔夙,方社不莫。」《文选。陆机。答张士然诗》:「驾言巡明祀,致敬在祈年。」
《漢語大詞典》:祈年观(祈年觀)
亦称“ 祈年宫 ”。 秦穆公 时所造。故地在今 陕西省 凤翔县 南。《文选·沈约〈游沈道士馆〉诗》:“既表 祈年观 ,復立 望仙宫 。” 李善 注:“《庙记》曰:‘ 祈年宫 在城外, 秦穆公 所造。’”一说为 秦惠公 所建。汉书·地理志上:“﹝ 右扶风 ﹞ 雍 , 秦惠公 都之。有 五畤 …… 祈年宫 , 惠公 起。”
《國語辭典》:祈年殿  拼音:qí nián diàn
位于北平天坛内圜丘北,为旧时合祀天地的场所。明成祖永乐年间建,旧名为「祈谷坛」。清世宗雍正时,以名实不符,始改称为「祈年殿」。
《國語辭典》:祈福  拼音:qí fú
祈求上天赐予福祉。《礼记。月令》:「令民无不咸出其力,以共皇天上帝名山大川四方之神,以祠宗庙社稷之灵,以为民祈福。」《吕氏春秋。季秋纪。顺民》:「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说,雨乃大至。」
分類:祈福求福
《漢語大詞典》:祷祈(禱祈)
祈祷。祷告而祈求。《后汉书·郎顗传》:“自冬涉春,讫无嘉泽。数有西风,反逆时节。朝廷劳心,广为祷祈。” 唐 罗隐 《冬暮寄裴郎中》诗:“仙郎旧有黄金约,沥胆隳肝更祷祈。” 宋 苏轼 《贺坤成节表》:“仁为天助,寿不假於祷祈。”朱子语类卷一○六:“其佛肉身,尝留公厅,祷祈徼福。” 宋 梅尧臣 《幽庙》诗:“三年空祷祈,万疾无愈差。”
《漢語大詞典》:祈谷(祈穀)
古代祈求谷物丰熟的祭礼。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穀于上帝。”《孔子家语·郊问》:“则又祈穀于上帝。”
《國語辭典》:祈雨  拼音:qí yǔ
因久旱而祈祷上天降雨。《晋书。卷一九。礼志上》:「五月庚午,始祈雨于社稷山川。六月戊子,获澍雨。」《太平广记。卷三四二。赵叔牙》:「叔牙至明通状,请祈雨。期三日雨足,节度使司空张请建封许之。」
《國語辭典》:祈禳  拼音:qí ráng
祈祷上天降福,消除灾祸。《汉书。卷八一。孔光传》:「俗之祈禳小数,终无益于应天塞异,销祸兴福。」《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天象虽则如此,丞相何不用祈禳之法挽回之?」
《漢語大詞典》:恳祈(懇祈)
祈求。 杨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记》第八章第二节:“ 盛宣怀 欲保私产,不惜断送国权,恳祈顾全大局,勿堕奸计。”
分類:祈求
《國語辭典》:祈请(祈請)  拼音:qí qǐng
1.祈祷请求。《后汉书。卷六。孝顺帝纪》:「分祷祈请,靡神不禜。」《晋书。卷一九。礼志上》:「末世信道不笃,僭礼渎神,纵欲祈请,曾不敬而远之。」
2.恳切的请求。如:「个人一点点心愿,祈请能够成全。」
《国语辞典》:伏祈  拼音:fú qí
恭敬地祈望。伏,敬辞,匍匐在地的意思,表恭敬。
《國語辭典》:祈报(祈報)  拼音:qí bào
二种古代祭祀的典礼。指春耕时先举行祈求上天庇佑的仪式,秋收时则再举行酬答天地的仪式。《晋书。卷一九。礼志上》:「太社为群姓祈报,祈报有时,主不可废。」
《國語辭典》:祈求  拼音:qí qiú
请求,深切的盼望得到。唐。李夐〈恒岳晨望有怀〉诗:「他乡饶感激,归望切祈求。」《初刻拍案惊奇》卷六:「何不发个诚心,祈求一祈求。」也作「蕲求」。
《國語辭典》:祈晴  拼音:qí qíng
因久雨不断而祈祷天晴。《新唐书。卷三四。五行志一》:「大历四年四月,雨,至于九月,闭坊市北门,置土台,台上置坛,立黄幡以祈晴。」
《骈字类编》:春祈
诗周颂谱疏臣既进谋君又求助故次小毖也既谋事求助致敬民神春祈秋报故次载芟良耜也社傅咸驳改社表王景侯之论王 亦谓春祈籍田秋而报之也
《國語辭典》:祈父  拼音:qí fǔ
《诗经。小雅》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祈父,刺宣王也。」朱传以为此乃军士怨于久役之诗。首章二句为:「祈父!予,王之爪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