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守礼(守禮)
遵守礼教,奉行礼制。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礼以行义,信以守礼,刑以正邪。” 唐 柳宗元 《驳复仇议》:“而 元庆 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衝讐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 清 恽敬 《姜太孺人墓志铭》:“本朝之制,命妇不得以节旌门,所以教士大夫之家守礼明让也。” 郭沫若 《卓文君》第三景:“但是我家产业也尽足使你享福;你就不愿回家,便大归守礼也是不妨的事情,但你怎可轻贱你金玉之质,做出这样有伤风教的举动呢?”
《國語辭典》:教义(教義)  拼音:jiào yì
宗教的义理与宗旨。如:「任何宗教的教义,总是劝人向善。」
《國語辭典》:三从(三從)  拼音:sān cóng
旧礼教中妇女应遵守的从父、从夫、从子三个规范。《仪礼。丧服》:「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漢語大詞典》:由礼(由禮)
遵循礼教。书·毕命:“世禄之家,鲜克由礼,以荡陵德,实悖天道。”礼记·经解:“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 孙希旦 集解:“由,谓践履之。”《韩诗外传》卷一:“凡用心之术,由礼则理达,不由礼则悖乱。”旧唐书·代宗纪:“仁孝温恭,动必由礼。”
《漢語大詞典》:修礼(修禮)
施行礼教。 汉 桓宽 盐铁论·诛秦:“ 周 室修礼长文,然国翦弱,不能自存。”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故选将开边,劳来安集,加以纳款通和,布德修礼。”
《漢語大詞典》:敦礼(敦禮)
尊崇礼教。孔丛子·陈士义:“当今所急者,在修仁尚义,崇德敦礼。”后汉书·朱穆传:“得小心忠篤敦礼之士,将军与之俱入。”
《漢語大詞典》:德礼(德禮)
(1).道德与礼教。语本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朱熹 集注:“愚谓政者,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德礼则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礼之本也。” 唐 韩愈 《潮州请置乡校牒》:“ 孔子 曰:‘道之以政, 齐 之以刑,民免而无耻。’不如以德礼为先,而辅以政刑也。” 明 李贽 《答耿中丞》:“於是有德礼以格其心,有政刑以縶其四体,而人始大失所矣。”
(2).德泽与礼仪。左传·僖公七年:“ 管仲 言於 齐侯 曰:‘臣闻之:招携以礼,怀远以德。德礼不易,无人不怀。’”
《國語辭典》:殉节(殉節)  拼音:xùn jié
为保全志节而死。《晋书。卷八十九。忠义传。赞曰》:「重义轻生,亡躯殉节。」《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亲家,我仔细想来,我这小女要殉节的真切,倒也由著他行罢!」
《國語辭典》:宫教(宮教)  拼音:gōng jiào
宫中的教范。《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序》:「明帝聿遵先旨,宫教颇修。」
《國語辭典》:宫学(宮學)  拼音:gōng xué
南宋时,宫中所设为王室子弟求学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敦教
(1).勉励教诲。 晋 山涛 《启事》:“此三人皆众论所称,谅尤质正少华,可以敦教。”
(2).注重礼教。旧唐书·李晟传:“尝正岁, 崔氏 女归省,未及阶, 晟 却之曰:‘尔有家,况姑在堂,妇当奉酒醴供馈,以待宾客。’遂不视而遣还家,其达礼敦教如此。”
《漢語大詞典》:和礼(和禮)
合于礼教。 唐 独孤及 《独孤府君墓志》:“明诚应物,和礼正家。”
《漢語大詞典》:脩礼(脩禮)
实行并加强礼教。孔丛子·刑论:“子之於臣,礼意不至,是以去子……子脩礼以待之,则臣去子将安往?”
《漢語大詞典》:范民(範民)
谓以礼教匡正人民。汉书·严安传:“夫佳丽珍怪因顺於耳目,故养失而泰,乐失而淫,礼失而采,教失而伪。伪、采、淫、泰,非所以范民之道也。” 颜师古 注:“范,谓为之立法也。”
《漢語大詞典》:犯教
违反教令;违背礼教。仪礼·乡射礼“遂适阶西,取扑搢之以反位” 汉 郑玄 注:“扑,所以挞犯教者。”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人间多事,堆案盈几,不相酬答,则犯教伤义。”
《漢語大詞典》:黩礼(黷禮)
亵渎礼教。 唐 李翱 《陵庙日时朔祭议》:“与其黷礼越古,贵因循而惮改作,犹天地之相远也。”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北史一·魏本纪五:“ 元魏 孝庄 始尊其父为 文穆皇帝 ,迁主太庙,而以 孝文 为伯考,此末季黷礼之事,不足为训。”
分類:亵渎礼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