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体制(體制)  拼音:tǐ zhì
1.一定的规则、制度。《文明小史》第三七回:「据学生的愚见,钦差既然要争那保送咨送的体制,就该合参谋部说明才是。」
2.文体的体裁、格式。《诗经。周颂谱》:「然鲁颂之文尤类小雅,比于商颂,体制又异。」
《國語辭典》:体制(體製)  拼音:tǐ zhì
1.诗文的格式。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附会》:「夫才量学文,宜正体制。」
2.绘画的结构。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四。纪艺下。花鸟门》:「崔白,字子西,濠梁人,工画花竹翎毛,体制清赡。」
《漢語大詞典》:仪品(儀品)
(1).礼制;品级。汉书·梅福传:“ 叔孙通 遁 秦 归 汉 ,制作仪品。”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若问以﹞朝廷宗庙之大礼,郊祀禘祫之仪品……则怳悸自失,喑呜俛仰,蒙蒙焉,莫莫焉。”资治通鉴·晋愍帝建兴二年:“然 雄 朝无仪品,爵位滥溢。”宋史·职官志二:“ 元祐 三年,復置南、北院使,仪品恩数如旧制。”
(2).威仪与品节。 唐 司空图 《唐宣州观察使王公行状》:“极天人之仪品,不陷於浮;挺文学之宗师,不炫其价。”
《漢語大詞典》:典图(典圖)
指礼制。国语·周语下:“若启先王之遗训,省其典图刑法,而观其废兴者,皆可知也。” 韦昭 注:“典,礼也;图,象也。”
分類:礼制
《國語辭典》:周礼(周禮)  拼音:zhōu lǐ
书名。相传为周公摄政后所撰,汉武帝时河间献王从山崖、墙壁中搜得,其后刘歆献给王莽,流传至今。《十三经注疏本》为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清孙诒让有《周礼正义》。此书拟周室的官制,本名《周官》,自刘歆始名《周礼》,分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冬官司空早佚,汉时补入考工记一篇。
《國語辭典》:五经(五經)  拼音:wǔ jīng
《易》、《书》、《诗》、《礼》、《春秋》五部经典,汉时订为五经。为儒家讲学的重要典籍。
《國語辭典》:投壶(投壺)  拼音:tóu hú
古代宴会时的娱乐之一。宾主依次投矢于壶中,以投中次数决定胜负,胜者斟酒给败者喝。《礼记。投壶》:「投壶之礼,主人奉矢,司射奉中,使人执壶。」《史记。卷一二六。滑稽列传。淳于髡》:「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
《國語辭典》:彫弓  拼音:diāo gōng
刻有花纹的弓。宋。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词:「会挽彫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國語辭典》:复礼(復禮)  拼音:fù lǐ
实践礼义。《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晋书。卷九二。文苑传。李充传》:「室有善言,应在千里,况乎行止复礼克己。」
《漢語大詞典》:逾月
亦作“踰月”。
(1).古代礼制,士死后要满一个月,到第二个月才下葬,称为“逾月”之制。左传·隐公元年:“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士踰月,外姻至。” 杨伯峻 注:“踰月者,歷二月也。” 宋 穆修 《徐文质墓志铭》:“生能葬以其道,正合士礼踰月之制。”
(2).谓时间超过一个月。 汉 蔡邕 《述行赋》:“ 延熹 二年秋,霖雨逾月。” 南唐 李建勋 《送人诗》:“相见未逾月,堪悲远别离。”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二:“乐饮逾月,忽飘然浮海去,逾岁而归。”
(3).犹言一个月后。 宋 秦观 《录宝林事实》:“逾月,赐号 宝林禪院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谢:“逾月, 小谢 书居然端好,生偶赞之。”
《國語辭典》:易箦(易簀)  拼音:yì zé
箦,竹席。易箦指曾子临终时,因席褥为季孙所赐,自己未尝为大夫,而使用大夫所用的席褥,不合礼制,所以命人换席,举扶更换后,反席未安而死。典出《礼记。檀弓上》。后遂比喻人之将死。唐。柳宗元 衡州刺史东平吕君诔:「廪不馀食,藏无积帛,内厚族姻,外赒宾客,恒是悬磬,逮兹易箦,僮无凶服,葬非旧陌。」
《漢語大詞典》:礼容(禮容)
(1).礼制仪容。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陈书·程文季传:“ 文季 最有礼容,深为 高祖 所赏。”周书·儒林传序:“帝於是服衮冕,乘碧輅,陈文物,备礼容,清蹕而临太学。”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二年:“﹝击毬时﹞往来交错,前后遮约,争心竞起,礼容全废。”
(2). 汉 乐名。汉书·礼乐志:“ 高祖 六年,又作《昭容乐》《礼容乐》……《礼容》者,主出《文始》《五行舞》。”隋书·音乐志下:“﹝ 汉高帝 ﹞又作《昭容》《礼容》……《礼容》生於《文始》,矫 秦 之《五行》也。”
《漢語大詞典》:弥文(彌文)
(1).弥加文饰。多指礼制。汉书·扬雄传上:“或称 戏 农 ,岂或帝王之弥文哉?” 颜师古 注:“言俭质者皆举 伏戏 、 神农 为之首,是则岂为后代帝王弥加文饰乎?” 宋 王安石 《枢密使张昇封赠三代制·嫡母》:“先王制礼,及后世而弥文。顾所以顺理而即人情,古今一也。”
(2).指后人理想化了的古代礼制或繁复琐细的礼数。 明 杨慎 《封建》:“三朝之制殆为虚设,九伐之典亦是弥文,则封建非圣人意明矣。”
(3).谓夸饰之辞。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中:“凡浮屠之説,类涉夸大者,率中华之人演译之。最先《四十二章》,平实彰显;及心经等,总之谭理,何尝有一切弥文;《金刚》《圆觉》,不失渊眇。”
(4).谓富于文采。 宋 苏辙 《乞御制集叙状》:“臣等恭惟 神宗皇帝 天纵弥文,神授英略,词章渊妙,不学而能,筹策纵横,絶人远甚。”
《漢語大詞典》:旧文(舊文)
(1).指古代礼制所规定的车服器用等物的彩绘文饰。荀子·王制:“声则凡非雅声者举废,色则凡非旧文者举息。” 杨倞 注:“谓染綵、画繢之事也。”
(2).前代的典籍。 汉 王逸 《楚辞章句·刘向〈九叹〉序》:“典校经书,辩章旧文。” 章炳麟 《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伪古文尚书》虽出自 东晋 人,而采辑旧文,皆有来歷。”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然《世説》文字,间或与 裴 郭 二家书所记相同,殆亦犹《幽明録》《宣验记》然,乃纂缉旧文,非由自造。”
(3).过去写的文章。如 钱锺书 著有《旧文四篇》
《漢語大詞典》:祠部
官名。 三国 魏 尚书有祠部曹,掌礼制,历代因之。 北周 始改为礼部。 隋 唐 别置祠部曹,属于礼部,掌祠祀、天文、漏刻、国忌、庙讳、卜祝、医药等,及僧尼簿籍。 宋 元 迭有变革, 明 改为祠祭司。 唐 韩愈 《上郑尚书相公启》:“分司郎官职事,惟祠部为烦且重。”
《國語辭典》:常礼(常禮)  拼音:cháng lǐ
通常的礼制。《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古者坛场有常处,燎禋有常用,赞见有常礼。」唐。韩愈论孔戣致仕状〉:「七十求退,人臣之常礼。」
分類:常礼礼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