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落落 拼音:luò luò
《國語辭典》:磊落 拼音:lěi luò
1.山高大的样子。《文选。郭璞。江赋》:「衡霍磊落以连镇,巫庐嵬崛而比峤。」
2.众多、错杂的样子。唐。杜甫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诗:「腾骧磊落三万匹,皆与此图筋骨同。」宋。陆游 〈长歌行〉:「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瓶。」
3.形容胸怀坦荡,心地光明。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明诗》:「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清。洪升《长生殿》第一○出:「壮怀磊落有谁知,一剑防身且自随。」
4.形容容仪俊伟的样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其状磊落,一坐叹赏。」北周。庾信〈周柱国大将军拓跋俭神道碑〉:「公状貌丘墟,风神磊落。」
2.众多、错杂的样子。唐。杜甫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诗:「腾骧磊落三万匹,皆与此图筋骨同。」宋。陆游 〈长歌行〉:「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瓶。」
3.形容胸怀坦荡,心地光明。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明诗》:「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清。洪升《长生殿》第一○出:「壮怀磊落有谁知,一剑防身且自随。」
4.形容容仪俊伟的样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其状磊落,一坐叹赏。」北周。庾信〈周柱国大将军拓跋俭神道碑〉:「公状貌丘墟,风神磊落。」
《國語辭典》:光明 拼音:guāng míng
1.光亮、明亮。《荀子。王霸》:「如霜雪之将将,如日月之光明。」《初刻拍案惊奇》卷七:「那月色一发光明如昼,照得潞州城中,纤毫皆见。」
2.坦白、磊落。唐。李翱 谢杨郎中书:「窃惟当兹之士,立行光明,可以为后生之所依归者,不过十人焉。」《二刻拍案惊奇》卷二○:「某家迹蒙暧昧,心地光明,错认做歪人,久行废弃。」
3.昌明盛大。《国语。周语上》:「至于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弗欣喜。」唐。柳宗元 献平淮夷雅表:「谨撰平淮、夷雅二篇,虽不及尹吉甫、召穆公等,庶施诸后代,有以佐唐之光明,谨昧死再拜以献。」
4.辉映、照耀。《易经。谦卦》:「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列传》:「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
5.光大、显扬。《吕氏春秋。孟夏纪。尊师》:「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后汉书。卷二八下。冯衍传》:「显志者,言光明风化之情,昭章弦妙之思也。」
6.荣耀、光彩。唐。刘驾 励志诗:「及时立功德,身后犹光明。仲尼亦为土,鲁人焉敢耕。」
7.有希望的。如:「光明大道」。
2.坦白、磊落。唐。李翱 谢杨郎中书:「窃惟当兹之士,立行光明,可以为后生之所依归者,不过十人焉。」《二刻拍案惊奇》卷二○:「某家迹蒙暧昧,心地光明,错认做歪人,久行废弃。」
3.昌明盛大。《国语。周语上》:「至于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弗欣喜。」唐。柳宗元 献平淮夷雅表:「谨撰平淮、夷雅二篇,虽不及尹吉甫、召穆公等,庶施诸后代,有以佐唐之光明,谨昧死再拜以献。」
4.辉映、照耀。《易经。谦卦》:「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列传》:「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
5.光大、显扬。《吕氏春秋。孟夏纪。尊师》:「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后汉书。卷二八下。冯衍传》:「显志者,言光明风化之情,昭章弦妙之思也。」
6.荣耀、光彩。唐。刘驾 励志诗:「及时立功德,身后犹光明。仲尼亦为土,鲁人焉敢耕。」
7.有希望的。如:「光明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