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44,分50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碧云
碧玉
碧海
碧落
金碧
碧天
碧山
碧桃
碧草
碧空
碧水
碧树
碧波
碧纱
碧梧
《國語辭典》:碧云(碧雲)  拼音:bì yún
天空中的浮云。多用于表达赠别之情。《文选。江淹。杂体。休上人》:「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唐。韦应物〈寄皎然上人〉诗:「愿以碧云思,方君怨别馀。」
《國語辭典》:碧玉  拼音:bì yù
1.由细粒赤铁矿及微晶质石英或玉髓构成的岩石,依其颜色及条痕,可区分为红、黄花、血丝、虎皮等多种。质地致密,不透明,可作饰品。也称为「铁石英」。
2.年轻貌美的婢妾或平常人家的女儿。参见「小家碧玉」条。唐。王维〈洛阳儿女行〉:「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清。孟称舜《桃花人面》第一出:「碧玉小窗,不住偷睛视。」
《國語辭典》:碧海  拼音:bì hǎi
青绿澄澈的海水。如:「站在这崖壁上,眺望这片蓝天碧海,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國語辭典》:碧落  拼音:bì luò
道家认为东方最高的天有碧霞遍布,故称为「碧落」。后用以指天空。唐。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清。纳兰性德〈沁园春。瞬息浮生〉词:「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
《漢語大詞典》:碧落碑
唐 碑。在今 山西省 新绛县 龙兴宫 。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 絳州 《碧落碑》文乃 高祖 子 韩王 元嘉 四男为先妃所製, 陈惟玉 书。今不知者皆妄有指説。” 宋 欧阳修 《六一题跋·唐龙兴宫碧落碑》:“有《碧落碑》,在 絳州 龙兴宫 ,宫有碧落尊像,篆文刻其背,故世传为《碧落碑》。据 李璿之 以为 陈惟玉 书, 李汉 以为 黄公譔 书,未知孰是。”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说分:“《碧落碑》笔法亦奇,不独託体之古, 阳冰 ( 李阳冰 )见之,寝卧数日不去,则过 阳冰 远矣。”亦省作“ 碧落 ”。 唐 司空图 《书屏记》:“怒猊抉石,渴驥奔泉,可以视《碧落》矣。”
分類:山西
《國語辭典》:金碧  拼音:jīn bì
中国绘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泥金一般用于钩染山廓、石纹、坡脚、沙嘴、彩霞,以及宫室、楼阁等建筑物。故以此绘出的山水楼阁,色泽呈金绿色,笔调细致华丽。
《國語辭典》:金马碧鸡(金馬碧雞)  拼音:jīn mǎ bì jī
传说中的神名。《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宣帝即位,……或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醮祭而致,于是遣谏大夫王褒使持节而求之。」今云南省昆明市东有金马山,西南有碧鸡山,相传为汉代祭祀金马碧鸡神的所在,两山上均有神祠。
《漢語大詞典》:碧天
青天;蓝色的天空。 晋 王羲之 《兰亭》诗:“仰视碧天际,俯瞰緑水滨。”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蔡少霞:“碧天虚旷,瑞日瞳矓。” 前蜀 毛文锡 《巫山一段云》词:“雨霽 巫山 上,云轻映碧天。” 清 陈维嵩 《满路花·荷珠》词:“惆悵迴船,碧天早掛明镜。” 朱自清 《荷塘月色》:“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漢語大詞典》:碧山
(1).青山。 南朝 梁 江淹 《悼室人》诗之十:“掩映金渊侧,游豫碧山隅。” 唐 杜牧 《鹭鸶》诗:“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南唐 冯延巳 《酒泉子》词:“芳草长川,柳映危桥桥下路,归鸿飞,行人去,碧山边。”
(2).山名。在今 湖北省 安陆市 境。 唐 李白 《山中问答》诗:“问余何意栖 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清道光重修安陆县志》卷五:“ 白兆山 ,一名 碧山 ,治西三十里,高二百丈许…… 李太白 读书其下。”
《漢語大詞典》:碧桃
(1).桃树的一种。花重瓣,不结实,供观赏和药用。一名千叶桃。 唐 郎士元 《听邻家吹笙》诗:“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花木:“碧桃有深红者,粉红者,白者,而粉红之娇艷尤为夐絶。” 清 孙枝蔚 《别眄柯园》诗:“银杏百年树,碧桃千朵花。”《人民文学》1981年第7期:“红白相间的双色碧桃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2).桃实的一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一·桃:“其实有红桃、緋桃、碧桃、緗桃、白桃、乌桃、金桃、银桃、臙脂桃,皆以色名者也。”
(3).古诗文中多特指传说中 西王母 给 汉武帝 的仙桃。 唐 许浑 《故洛城》诗:“可怜 緱岭 登仙子,犹自吹笙醉碧桃。” 唐 韩偓 《荔枝》诗之一:“ 汉武 碧桃争比得,枉令 方朔 号偷儿。” 清 陈维嵩 《采桑子·为汪蛟门舍人题画册》词之三:“百幅霞綃,十斛龙膏,何必 蓬山 访碧桃?”
《漢語大詞典》:碧草
(1).青草。 南朝 梁 江淹 《贻袁常侍》诗:“ 幽 冀 生碧草, 沅 湘 含翠烟。” 唐 陈子昂 《春台引》:“感阳春兮生碧草之油油,怀宇宙以伤远,登高臺而写忧。” 宋 苏轼 《题织锦图上回文》诗之一:“春晚落花餘碧草,夜凉低月半枯桐。”
(2).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可酿酒的草。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 瑶琨 去 玉门 九万里,有碧草,如麦,割以酿酒,则味如醇酎。饮一合,三旬不醒;但饮甜水,随饮随醒。”
分類:青草酿酒
《國語辭典》:碧空  拼音:bì kōng
淡蓝色的天空。唐。许浑 酬河中杜侍御重寄诗:「五色如丝下碧空,片帆还绕楚王宫。」
分類:碧空青天
《漢語大詞典》:碧水
绿水。 南朝 梁简文帝 《采莲曲》:“桂檝兰橈浮碧水,江花玉面两相似。” 唐 李白 《早春寄王汉阳》诗:“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五代 和凝 《小重山》词:“御沟澄碧水,转池塘,时时微雨洗风光。” 元 戴表元 《苕溪》诗:“碧水千塍共,青山一道斜。”
分類:碧水绿水
《國語辭典》:碧树(碧樹)  拼音:bì shù
1.玉树。《淮南子。地形》:「碧树、瑶树在其北。」汉。高诱。注:「碧,青玉也。」《文选。鲍照。芜城赋》:「琁渊碧树,弋林钓渚之馆。」
2.枝叶茂密的长青树。《列子。汤问》:「碧树而冬生,实丹而味酸。」唐。许浑 京口閒居寄京洛友人诗:「一尊酒尽青山暮,千里书回碧树秋。」
《國語辭典》:碧波  拼音:bì bō
浮现在澄澈水面上的波纹。如:「远山含笑,春水碧波映小桥。」
《漢語大詞典》:碧纱(碧紗)
见“ 碧纱笼 ”。
《國語辭典》:碧纱笼(碧紗籠)  拼音:bì shā lóng
唐王播少时孤贫,寄食于扬州惠昭寺木兰院。寺僧憎恶播,常于饭后始鸣钟,待播至,饭已毕,播有感而发,遂题诗于寺壁。后播贵,旧地重游,见昔日所题诗,皆已用碧纱笼罩,因又题:「二十年来尘扑面,而今始得碧纱笼。」典出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七。起自寒苦》。后比喻因身分地位提高,连带诗文亦受重视。唐。张仁溥 题龙窝洞诗:「他日各为云外客,碧纱笼却又如何?」清。孔尚任《小忽雷》第二出:「留题处尽名登仕途,那讨个碧纱笼句到寒儒。」也作「拂绀纱」、「护碧纱」、「罩碧纱」、「纱碧笼」、「纱笼碧」、「纱笼壁」、「纱为笼」。
分類:灯罩
《國語辭典》:碧梧  拼音:bì wú
绿色的梧桐树。唐。杜甫 秋兴诗八首之八:「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皇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