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安陵谁辨削砺功
 
袁丝伏剑

相关人物
刘武(梁孝王)
 
袁盎


《史记》卷一○一《袁盎列传》
「袁盎虽家居,景帝时时使人问筹策。梁王欲求为嗣,袁盎进说,其后语塞。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刺者至关中,问袁盎,诸君誉之皆不容口。乃见袁盎曰:『臣受梁王金来刺君,君长者,不忍刺君。然后刺君者十馀曹,备之!』袁盎心不乐,家又多怪,乃之棓生所问占。还,梁刺客后曹辈果遮刺杀盎安陵郭门外。」
《史记》卷五十八《梁孝王世家》
「梁王闻其义出于袁盎诸大臣所,怨望,使人来杀袁盎。袁盎顾之曰:『我所谓袁将军者也,公得毋误乎?』刺者曰:『是矣!』刺之,置其剑,剑著身。视其剑,新治。问长安中削厉工,工曰:『梁郎某子来治此剑。』以此知而发觉之,发使者捕逐之。」

例句

袁丝徒伏剑,长孺欲成灰。 李德裕 清冷池怀古

安陵谁辨削砺功,韩国讵明深井里。 柳宗元 古东门行

典故
持铅砺锋
  

《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引《吊屈原赋》
世谓伯夷贪兮,谓盗蹠廉;莫邪为顿兮,铅刀为铦。
《盐铁论》卷五〈殊路〉~269~
大夫曰:「至美素璞,物莫能饰也。至贤保真,伪文莫能增也。故金玉不琢,美珠不画。今仲由、冉求无檀柘之材,隋、和之璞,而强文之,譬若雕朽木而砺铅刀,饰嫫母画土人也。被以五色,斐然成章,及遭行潦流波,则沮矣。夫重怀古道,枕籍诗、书,危不能安,乱不能治,邮里逐鸡,鸡亦无党也?」

例句

腐儒一铅刀,投笔时感激。 杨乘 甲子岁书事

见公抽匣百鍊光,试欲磨铅谅无助。 权德舆 奉和张仆射朝天行

磨铅辱利用,策蹇愁前程。 钱起 县内水亭晨兴听讼

未知匣剑何时跃,但恐铅刀不再铦。 韦庄 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雀郎中二十韵

洁水空澄鉴,持铅亦砺锋。 韩琮 秋晚信州推院亲友或责无书即事

金镝自宜先中鹄,铅刀甘且学雕虫。 马戴 酬李景章先辈

典故
带砺河山


《汉书》卷十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527~
自古帝王之兴,曷尝不建辅弼之臣所与共成天功者乎!汉兴自秦二世元年之秋,楚陈之岁,初以沛公总帅雄俊,三年然后西灭秦,立汉王之号,五年东克项羽,即皇帝位,八载而天下乃平,始论功而定封。讫十二年,侯者百四十有三人。时大城名都民人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裁什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于是申以丹书之信,重以白马之盟,又作十八侯之位次。高后二年,复诏丞相陈平尽差列侯之功,录弟下竟,臧诸宗庙,副在有司。始未尝不欲固根本,而枝叶稍落也。
典故
带砺山河
 
高祖誓功
 
黄河誓

相关人物
刘邦(汉高祖)


《史记》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877~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
《汉书》卷十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527~
「自古帝王之兴,曷尝不建辅弼之臣所与共成天功者乎!汉兴自秦二世元年之秋,楚陈之岁,初以沛公总帅雄俊,三年然后西灭秦,立汉王之号,五年东克项羽,即皇帝位,八载而天下乃平,始论功而定封。讫十二年,侯者百四十有三人。时大城名都民人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裁什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东汉·应劭注:「封爵之誓,国家欲使功臣传祚无穷也。带,衣带也。厉,砥厉石也。河当何时如衣带,山当何时如厉石,言如带厉,国犹永存,以及后世之子孙也。」

例句

回看带砺山河者,济得危时没旧勋。 吴融 闲书

岂要黄河誓,须勒燕然石。 崔湜 塞垣行

带砺山河今尽在,风流樽俎见无期。 罗隐 升平公主旧第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罗隐 黄河

典故
作砺
 
金砺用

相关人物
傅说


《尚书·商书·说命上》
「说筑傅岩之野,惟肖,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金,用汝作砺。』」旧题汉·孔安国传:「铁须砺以成利器。」

例句

终随金砺用,不学玉山颓。 白居易 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苏州所寄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见示兼呈梦得

自然须作砺,不必恨临戎。 罗隐 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

典故  
漱石齿溅
 
相关人物
孙楚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下〈排调〉~78~
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简释

漱石:咏隐居生活。宋苏轼《次韵孙巨源寄涟水李盛二著作》之二:“漱石先生难可意,啮毡校尉久无明。”

典故
山河书带砺
 
砺山带河


《史记》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877~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东汉·应劭曰:「封爵之誓,国家欲使功臣传祚无穷。带,衣带也;厉,砥石也。河当何时如衣带,山当何时如厉石,言如带厉,国乃绝耳。」
《漢語大詞典》:磨铅(磨鉛)
亦作“ 磨鈆 ”。
(1).磨研铅粉涂抹误字。谓勤于校订或撰述。 唐 黄滔 《与刑部郑郎中启》:“比者伏蒙曲念虚芜,荣流咳唾,诲以磨鈆未至,刻楮非工。” 宋 曾巩 《伯常少留别业寄诗索酒因以奉报》诗:“多情置驛邀佳客,好事磨鈆勘旧经。”
(2).自谦词。铅,铅刀,指钝刀,比喻低劣的才能。 唐 骆宾王 《咏怀古意上裴侍郎》:“磨铅不霑用,弹鋏欲谁申?” 唐 钱起 《县内水亭晨兴听讼》诗:“磨铅辱利用,策蹇愁前程。” 宋 曾巩 《英宗实录院谢赐御筵表》:“甫磨铅而就职,遽置醴以均恩。”
《國語辭典》:铅刀(鉛刀)  拼音:qiān dāo
以铅制成的刀。因为它不锐利,所以用来比喻才力微薄。《文选。贾谊。吊屈原文》:「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铦。」《文选。王粲。从军诗五首之四》:「虽无铅刀用,庶几奋薄身。」
《國語辭典》:枕流漱石  拼音:zhèn liú shù shí
形容高洁之士的隐居生活。参见「枕石漱流」条。明。汪錂《春芜记》第二出:「湖海伴渔樵,任尘埃暗宝刀,枕流漱石吾堪老。」
分類:隐居山林
《國語辭典》:枕石漱流  拼音:zhèn shí shù liú
以山石为枕,以溪流漱口。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形容高洁之士的隐居生活。汉。曹操 秋胡行二首之一:「道深有可得,名山历观。遨游八极,枕石漱流。」明。陆采《明珠记》第二八出:「当时离乱之际,多少富贵的,死于兵革之中。争如老夫枕石漱流,快活山中度日。」也作「枕流漱石」「漱流枕石」、「漱石枕流」。
《漢語大詞典》:漱石
亦作“潄石”。
(1).冲刷岩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沁水:“其水沿波潄石,漰涧八丈,环涛轂转,西南流入於 沁水 。”
(2).谓闲居;隐居。 明 徐霖 《绣襦记·却婚受仆》:“枕流漱石乐閒居。无梦到彤闈。” 清 顾炎武 《复迟明府书》:“自从壮岁,便絶意于乘轩,况此暮年,益耽情于潄石。”参见“ 漱石枕流 ”。
《國語辭典》:漱石枕流  拼音:shù shí zhèn liú
形容高洁之士的隐居生活。参见「枕石漱流」条。晋孙楚年少时欲隐居不仕,将「枕石漱流」误说成「漱石枕流」。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
分類:容隐隐居
《漢語大詞典》:砺齿(礪齒)
刷牙去垢。表示清高。语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所以漱石,欲礪其齿。” 清 杜岕 《永宁寺试泉》诗:“弔古过 首阳 ,礪齿就山涧。峩峩 方景 祠,潏潏百泉幻。”
分類: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