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僧法砺 朝代:隋末唐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9—635 【介绍】: 唐僧。赵州人,俗姓李。十五岁出家,初为灵祐法师弟子,后从静洪律师学《四分律》。又往江南学《十诵律》。住相州日光寺。为佛教律宗三派之一相部宗创始人。有《四分疏》、《羯磨疏》等。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义解科(三)
其先赵之李氏也。后以宦游。遂家相。砺则相产也。其牙齿自始生。至老死皆坚。完无动摇脱落者。年十五。灵裕法师度为弟子。受具后。从静洪律师学四分。又听集恒州渊公大义。故能于开阐之际。辞吐简诣。攻难弥坚。尤为识者所称赏。晚复游揽江南。倦于讨击。乃返邺中开导昆季。隋历告终。徒侣解散。属有唐启祚临漳令裴师远迎以说法。久之。化风大畅。而升堂入室者。相继时慧休法师方以义理之学。获誉当世。砺与友善。乃因之以著本疏而该博斯称。贞视九年十月。卒于邺之日光寺。寿六十七。平生讲律四十馀遍。制四分钞十卷。羯磨疏三卷。舍忏仪轻重叙等。门人道烁徇缘卫州。诚亦青蓝冰水云。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二 明律下
释法砺。俗姓李氏。赵人也。因宦遂家于相焉。生而牙齿全具。迄于终老中无龀毁。坚白逾常。登年学位便欣大法。初归灵裕法师。即度为弟子。风素翔郁威容都雅。言议博达欣尚玄奥。受具已后敦慎戒科。从静洪津师咨学四分。指撝刑网有历年所。振绩徽猷誉腾时类。功业既著更师异轨。又从恒州渊公。听集大义乃周两载。统略支叶穷讨根源。当即簙引所闻开讲律要。词吐简诣攻难弥坚。故得邻几独绝尤称今古。末又往江南游览十诵。而盛专师授讨击未资。还返邺中适缘开导。属隋炀道销岳渎尘扰。听徒拥戢咨逮无因。唐运初基法门重辟。会临漳令裴师远。夙承清训预展法筵。请砺在县敷弘相续。绵积累载开悟极多。四方怀道霄兴命驾。解契升堂行敦入室。砺以初学旧习委访莫归。若不流于文记是则通心无路。乃开拓素业更委异闻。旁讯经论为之本疏。时慧休法师道声远被见重世猷。赞击神理文义相接。故得符采相照律观高邈。休有功焉。以贞观九年十月。卒于故邺日光住寺。春秋六十有七。前后讲律四十馀遍。制四分疏十卷。羯磨疏三卷。舍忏仪轻重叙等。各施卷部见重于时。时卫州道烁。律学所崇。业驾于砺。为时所重矣。
赵砺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八百五十九
砺。汉乾祐二年为西京留台侍御史。周显德初为知杂侍御史。二年以太常博士权知宿州军州事。坐推劾弛慢除名。
杨砺俗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九百二十七
砺俗。天宝时丹阳郡紫阳观道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3—809 【介绍】: 唐盐亭人,字元明。严震从祖弟。初为浮屠法,太守表为玄武尉,累除兴州刺史。德宗贞元十五年,拜山南西道节度使。贪沓苟得,士民不胜其苦。刘辟叛,以储备有素,进检校左仆射,节度东川,卒。
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二
砺字元明。少为浮屠法。从兄震荐。为兴州刺史检校尚书左仆射。领山南西道节度使。元和四年卒。赠司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7 【介绍】: 辽磁州滏阳人,字梦臣。后唐同光进士。为翰林学士。辽天显十一年,从赵德钧降。太宗擢为翰林学士,进翰林承旨,临事必尽言,从帝灭后晋,入汴。以言将相当用中原人,不宜用契丹人及左右近习,太宗死后,几为前翰与麻答所杀,愤恨卒。
赵砺 朝代:

人物简介

简介
建隆四年乾德元年(963)任宗正少卿。
刘汝砺 朝代:

人物简介

简介
开宝四年(971)任三司度支判官。
杨砺 朝代:唐末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1—999 【介绍】: 宋京兆府鄠县人,字汝砺。太祖建隆元年进士第一。开宝九年,召试学士院,授陇州防御推官。历知鄂州,以善政闻。真宗即位,因素重其不以科名自伐,拜给事中、判铨吏部。寻召为翰林学士,官至工部侍郎、枢密副使。及卒,真宗冒雨临其丧,乘舆不能进曲折小巷,步至其第,嗟悯久之。有文集。
冯砺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咸平元年(998)官越州知州。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砺,字汝坚,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真宗景德二年(一○○五)以职方员外郎知越州(《嘉泰会稽志》卷二,《王氏谈录》作祥符中),官至屯田郎中。卒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一《王洙墓志铭》)。事见《宋史》卷四五七《戚同文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英州人,号碧落子。少颖敏,读书过目成诵。为广闻见,逾岭往江西,从名人游。久而精通五经,尤深于《》。晚年进所著《易解》、《易图》于朝,为王安石所抑。苏轼谪惠州,与论《》理,至日暮方散。明于乐律,以琴为准,著《碧落子琴断》,为郑樵所称。
全宋诗
石汝砺,字介夫,号碧落子,英德(今属广东)人。潜心五经,于《》尤契微妙。晚年进所著解《》图于朝,为王安石所抑。苏轼谪惠州时与之有交。事见《粤诗蒐逸》卷二。
全粤诗·卷二五
石汝砺,字介夫,号碧落子。英德人。究心五经,于《》尤契微妙。晚年进所著《易解》、《易图》于朝,为王安石所抑。苏轼谪惠州,与之交。明黄佐嘉靖四十年《广东通志》卷五六、清阮元修道光刊《广东通志》卷二八八有传。诗一首。
全宋文·卷一七九三
石汝砺,字介夫,号碧落子,英州真阳(今广东英德)人。聪敏好学,之江西从闻人游,遂通五经,尤善于《》,著《乾生归一图》十卷。苏轼谪惠州,与会于圣寿寺,谈《》终日不忍别。另著有《碧落子琴断》一卷。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一,《方舆胜览》卷三五,《宋诗纪事补遗》卷三二,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八。
王砺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庆历四年(1044)任监察御史,4月降太常博士、通判邓州。皇祐五年(1053)任信州知州。
《漢語大詞典》:砺岳盟河(礪岳盟河)
同“ 礪带河山 ”。 宋 王禹偁 《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夷兇戡难,尔既立于殊庸;礪岳盟 河 ,予岂忘于丰报。”
《漢語大詞典》:棱棱砺砺(稜稜礪礪)
形容层迭嶙峋。 清 张岱 陶庵梦忆·湘湖:“ 湘湖 皆小阜、小墩、小山乱插水面,四围山趾,稜稜礪礪,濡足入水,尤为奇峭。”
分類:层迭嶙峋
《漢語大詞典》:陵劲淬砺(陵勁淬礪)
强劲锋利。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二章四:“我强调了 鲁迅 的人民立场……小说平易近人,杂文则陵劲淬砺。我们是应该抓紧那种精神,而分别学习。”
分類:强劲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