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砥兵砺伍(砥兵砺伍)  拼音:dǐ bīng lì wǔ
操练士卒,磨鍊军队。《宋书。卷一○○。自序》:「足下砥兵砺伍,总厉豪彦,师请一奋,氓无贰情。」
《国语辞典》:砥砺风节(砥砺风节)  拼音:dǐ lì fēng jié
磨鍊品格和节操。《元史。卷一六四。魏初传》:「请自今监察御史、按察司官,在任一岁,各举一人自代,所举不当,有罚。不惟砥砺风节,亦可为国得人。」
《国语辞典》:砥砺名行(砥砺名行)  拼音:dǐ lì míng xìng
磨鍊名誉和行为。《三国志。卷一六。魏书。杜畿传》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丰砥砺名行以要世誉,而恕诞节直意,与丰殊趣。」
分类:磨鍊名誉
《国语辞典》:砥砺清节(砥砺清节)  拼音:dǐ lì qīng jié
磨鍊清廉高尚的节操。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虞文绣砥砺清节,耽学好古。」
《国语辞典》:砥志砺行(砥志砺行)  拼音:dǐ zhì lì xìng
磨鍊志节和品行。如:「他以陶渊明做为砥志砺行的目标。」
《国语辞典》:带砺河山(带砺河山)  拼音:dài lì hé shān
立誓所封之国永存不废。参见「带厉山河」条。元。刘时中〈水仙操。朱帘画栋倚穹苍〉曲:「朱帘画栋倚穹苍,带砺河山接四王。」
《国语辞典》:带砺山河(带砺山河)  拼音:dài lì shān hé
立誓所封之国永存不废。参见「带厉山河」条。《清史稿。卷二一八。诸王传。睿宗亲王多尔衮传》:「朝廷当待以虞宾,统承礼物,带砺山河,位在诸王侯上。」
《分类字锦》:高枝砺觜(高枝砺觜)
张耒啄木曲雌雄相求飞且鸣高枝砺觜枝有声
分类:杂鸟
《漢語大詞典》:规砺(規礪)
亦作“ 规厉 ”。 以正言相砥砺。 明 李东阳 《〈可闲堂诗〉序》:“予以文字知 清 ,又相与周旋铅槧之事,而规厉期待,有大乎此者,为取是诗而序之。”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忽承笺惠……中间推许太过,盖亦奬掖之盛心,而规礪真切,思欲纳之於贤圣之域。”
分類:正言砥砺
《漢語大詞典》:谷马砺兵(穀馬礪兵)
犹言秣马厉兵。 宋 陈师道 《赠张文潜》诗:“秋来待试丞相府,穀马礪兵吾甚武。”
《國語辭典》:河山带砺(河山帶礪)  拼音:hé shān dài lì
带,衣带。砺,砥石。河山带砺是古代帝王分封功臣的誓辞,意指即使黄河细如衣带,泰山小如砥石,但国家依旧存在,誓约依旧有效。「砺」文献异文作「厉」。语本《史记。卷一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比喻国基坚固,国祚永存。唐。陆贽 赐李纳王武俊等铁券文:「子孙代代,为国勋臣,河山带砺,传祚无绝。」
《漢語大詞典》:策驽砺钝(策駑礪鈍)
驱策劣马,磨砺钝刀。谓勉为其难,努力从事。驽,低能的马;钝,不锋利的刀。 宋 岳飞 《御书屯田三事跋》:“伏蒙陛下亲洒宸翰,铺述三子屯田足食之事,俯以赐臣,臣敢不策駑礪钝,仰副圣意万一。”
《分类字锦》:带河砺岳(带河砺岳)
汉书高惠功臣表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苏颋封衡阳郡王成义为申王等制故能带河砺岳分麇往命
分类:封爵
《國語辭典》:砥砺廉隅(砥礪廉隅)  拼音:dǐ lì lián yú
廉隅,品行方正不苟。砥砺廉隅指磨鍊之,使品行方正不苟。宋。苏轼〈除苗授特授武泰军节度使殿前副都指挥使勋封食实封如故制〉:「砥砺廉隅,得士君子之概。」《官场现形记》第四六回:「本大臣砥砺廉隅,一介不取,所到之处,一概不许办差。」
《漢語大詞典》:砥厉廉隅(砥厲廉隅)
谓磨练节操。廉隅,棱角,喻指方正的操守。礼记·儒行:“近文章,砥厉廉隅。” 孔颖达 疏:“言儒者习近文章,以自磨厉,使成己廉隅也。”孔丛子·连丛子下:“志不在小,则不可度,砥厉廉隅,则不可越,行高体卑,则不可阶。”亦作“ 砥礪廉隅 ”。 宋 苏轼 《刘有方可昭宣使依旧嘉州刺史内侍押班制》:“砥礪廉隅,有搢绅之风。”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四节:“儒学本有名教之目,故砥礪廉隅,崇尚名节。”
《國語辭典》:砥砺名号(砥礪名號)  拼音:dǐ lì míng hào
磨鍊自己使名誉高尚。汉。荀悦《汉纪。卷九。景帝纪》:「臣闻盛饰入朝者,不以私污义,砥砺名号者,不以利伤行。」
分類:品节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