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08,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研鍊
研理
研玩
沉研
研沼
研材
探研
研览
研攻
鹆研
研和
研覆
研幽
研复
研云
《漢語大詞典》:研鍊
亦作“ 研炼 ”。
1.研磨锤炼。 唐 黄滔 《白日上升赋》:“盖以研鍊斯至,嚣烦克扫,愚将蹈玅域以扣玄关,学取上昇之道。” 梁启超 《俄罗斯革命之影响》:“自一八一五年以来,凡一世纪间,经无量志士仁人之心血之眼泪之颈血,从无形上有形上直接上间接上所摩荡所淬厉所教诲所研炼,而始有今日。”
2.细密精炼。 清 方薰 《山静居诗话》:“ 钱塘 金处士 寿门 ( 金农 )诗极研炼,有雋味。”
《漢語大詞典》:研炼(研煉,研鍊)
 1.研磨锤炼。 唐 黄滔《白日上升赋》:“盖以研鍊斯至,嚣烦克扫,愚将蹈玅域以扣玄关,学取上昇之道。” 梁启超 《俄罗斯革命之影响》:“自一八一五年以来,凡一世纪间,经无量志士仁人之心血之眼泪之颈血,从无形上有形上直接上间接上所摩荡所淬厉所教诲所研炼,而始有今日。”
(2).细密精炼。 清 方薰《山静居诗话》:“ 钱塘 金处士 寿门 ( 金农 )诗极研炼,有雋味。”
《漢語大詞典》:研理
研讨事物的规律、道理。 南朝 梁 王僧孺 《〈伏府君集〉序》:“与君道合神遇,投分披襟,敷文研理,匪晨伊暮。”
《漢語大詞典》:研玩
亦作“ 研翫 ”。 研习玩味。南史·儒林传·全缓:“幼受於博士 褚仲都 ,篤志研翫,得其精微。” 宋 范仲淹 《〈赋林衡鉴〉序》:“ 仲淹 少游文场,尝禀词律,惜其未获,窃以成名。近因餘闲,载加研玩,颇见规格,敢告友朋。” 宋 叶适 《上光宗皇帝札子》:“故今之修饰廉隅者反以行见异,研玩经术者反以学见非,志尚卓犖者反以材见嫉,伦类通博者反以名见忌。”
《高级汉语词典》:沉研
深入研究
《漢語大詞典》:研沼
研石山 的池沼。 春秋 时 吴王 夫差 筑 馆娃宫 于 研石山 以馆 西施 ,遗址在今 江苏省 吴县 灵岩山 。 唐 皮日休 《馆娃宫怀古》诗:“ 研 沼只留溪鸟浴,屧廊空信野花埋。”
《漢語大詞典》:研材
作砚台的原材料。 清 王士禛 分甘馀话卷三:“从来 太湖 石以供园林假山之用, 灵璧 石、 英德 石可作研山、悬磬, 端溪 石作研材。”参见“ 砚材 ”。
《漢語大詞典》:砚材(硯材)
可作砚台的石料。 宋 叶樾 端溪砚谱:“凡巖石皆有黄臕,如玉之瓜篓也。胞络黄臕凿去,方见砚材,世所谓子石也。”
分類:砚台石料
《漢語大詞典》:探研
探讨研究。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既摈在人外,则亦卑贱自安,不復讲求政事,探研文学。”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三节:“ 东晋 玄学家探研佛理,比 西晋 更为普遍和深入。”
分類:探讨讨研
《漢語大詞典》:研览(研覽)
研究阅览。晋书·徐广传:“世好学,至 广 尤为精纯,百家数术无不研览。”
分類:阅览
《漢語大詞典》:研攻
研究攻读。 明 张羽 《送沈孝廉读书六屏山》诗:“身閒昼静百事絶,经史左右相研攻。”
分類:攻读
《漢語大詞典》:鹆研(鵒研)
有鸲鹆眼的砚台。 清 叶大壮 《雪狮儿·俶玉夜归属和》词:“莫写得、牢愁盈掬。山窗独。鵒研薄冰敲玉。”
《漢語大詞典》:研和
美好温和。研,通“ 妍 ”。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紵曲》之二:“春风澹荡侠思多,天色浄緑气研和。”一本作“ 妍和 ”。
分類:美好温和
《漢語大詞典》:研覆
研究审查。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二年:“有以文字往復与吏为奸者,置之法;私以经义相教者,斥出科场;伍保预知亦连坐。进士倍加研覆。”
分類:究审审查
《漢語大詞典》:研幽
研究深奥的道理。 晋 陆机 《与赵王伦笺荐戴渊》:“伏见处士 广陵 戴若思 ……思理足以研幽,才鉴足以辨物。”
分類:深奥道理
《漢語大詞典》:研复(研復)
细审。 南朝 宋 何承天 《答颜光禄书》:“敬览芳讯,研復渊旨,区别三才,步验精粹。”
《漢語大詞典》:研云(研雲)
犹摩云。高耸入云。 唐 樊宗师 《绛守居园池记》:“又东騫渠曰望月;又东騫穷角池,研云曰柏,有柏苍官青士拥列,与槐朋友。”
分類:高耸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