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相关人物
劫火烧
昆明劫
昆池灰
劫沙
胡僧识
寒灰劫尽
劫灰池
劫未成灰
昆池劫墨
辨沈灰
灰劫昆明
劫石成灰
昆明事
池辨烧灰
黑土成灰
昆明出劫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一《汉洛阳白马寺竺法兰》
「昔汉武穿昆明池底得黑灰。以问东方朔,朔云不委,可问西域人。后法兰既至,众人追以问之,兰云:『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是也。』」
「昔汉武穿昆明池底得黑灰。以问东方朔,朔云不委,可问西域人。后法兰既至,众人追以问之,兰云:『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是也。』」
《搜神记》卷十三~98~
汉武帝凿昆明池,极深,悉是灰墨,无复土。举朝不解。以问东方朔。朔曰:「臣愚不足以知之。」曰:「试问西域人。」帝以朔不知,难以移问。至后汉明帝时,西域道人入来洛阳,时有忆方朔言者,乃试以武帝时灰墨问之。道人云:「经云:『天地大劫将尽,则劫烧。』此劫烧之馀也。」乃知朔言有旨。
汉武帝凿昆明池,极深,悉是灰墨,无复土。举朝不解。以问东方朔。朔曰:「臣愚不足以知之。」曰:「试问西域人。」帝以朔不知,难以移问。至后汉明帝时,西域道人入来洛阳,时有忆方朔言者,乃试以武帝时灰墨问之。道人云:「经云:『天地大劫将尽,则劫烧。』此劫烧之馀也。」乃知朔言有旨。
简释
劫灰:喻灾难后的遗迹。唐韩偓《寄禅师》:“劫灰聚散铁辎墨,日御奔驰茧栗红。”
例句
下辇登三袭,褰旒望九垓。林披馆陶榜,水浸昆明灰。 刘宪 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劫灰难问理,岛树偶知名。 朱庆馀 省试晦日与同志昆明池泛舟
劫尽灰犹识,年移石故留。 李乂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留欢若可尽,劫石乃成灰。 李白 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
自有归期在,劳君示劫灰。 李端 得山中道友书寄苗钱二员外
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李贺 秦王饮酒
别访栖禅侣,相期语劫沙。 李频 书怀
是法从生有,修持历劫尘。 李频 题栖云寺立上人院
凤纪编生日,龙池堑劫灰。 杜甫 千秋节有感二首之一
移栽北辰不可得,时有西域胡僧识。 杜甫 海棕行
世尘徒委积,劫火定焚烧。 卢纶 题念济寺晕上人院
旧苑经寒露,残池问劫灰。 郑愔 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昆明是劫灰。 韩偓 乱后春日途经野塘
劫灰聚散铢锱黑,日御奔驰茧栗红。 韩偓 寄禅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越州新昌人,字成己,号休休翁,又号遁翁。度宗咸淳间进士。官明、衢二州。见宋且亡,弃隐沃洲。世为讲学之家,能守先绪。平生喜为诗文。全宋诗
石余亨,字九成,改字成己,新昌(今属浙江)人。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进士。仕于鄞、衢,已而弃官归沃洲,自号休休翁。宋亡,更号遁翁。事见明万历《新昌县志》卷一○、一一。全宋文·卷八三二四
石余亨,字成己,号休休翁,又号遁翁,绍兴府新昌(今浙江新昌)人。石氏世代讲学,余亨守其先绪,以文行见称于时。咸淳四年登进士第,官鄞、衢二州。见宋将亡,弃官去,隐于沃洲。见万历《新昌县志》卷一一,《宋元学案》卷七七,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九。宋登科记考
字成己,号休休翁、遁翁。绍兴府新昌县(今浙江绍兴新昌)人。咸淳四年(1268年)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扬州人,字天基,号惺斋。事亲孝。著书四十余种,皆通俗浅易有关劝世持家之作。乾隆初卒,年八十余。有《传家宝》等。
《國語辭典》:点石成金(點石成金) 拼音:diǎn shí chéng jīn
1.一种道家仙术。用手指或灵丹将石头点化成黄金。《西游记》第四四回:「我那师父,呼风唤雨,只在翻掌之间;指水为油,点石成金,却如转身之易。」《醒世恒言。卷三四。一文钱小隙造奇冤》:「钟离先生恐他立志未坚,十遍试过,知其可度。欲授以黄白秘方,使之点石成金,济世利物。」
2.比喻善于修改文字,能化腐朽为神奇。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九。孟浩然》:「诗句以一字为工,自然颖异不凡,如灵丹一粒,点石成金也。」也作「点铁成金」。
2.比喻善于修改文字,能化腐朽为神奇。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九。孟浩然》:「诗句以一字为工,自然颖异不凡,如灵丹一粒,点石成金也。」也作「点铁成金」。
《漢語大詞典》:石城
(1).传说中的山名。《庄子·说剑》:“以 燕谿 、 石城 为锋。” 成玄英 疏:“ 石城 ,塞外山,此地居北,以为剑锋。”《楚辞·刘向〈九叹·逢纷〉》:“平明发兮 苍梧 ,夕投宿兮 石城 。” 王逸 注:“ 石城 ,山名也。”
(2).古城名。在今 河南 林县 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其后 秦 伐 赵 ,拔 石城 。”
(3).古城名。在今 安徽 贵池 西南。《后汉书·方术传·高获》:“ 获 遂远遁 江 南,卒於 石城 。”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石城》:“ 大昕 案……据《郡国志》: 丹阳郡 有 石城县 ,当是 高获 所遁也。”
(4).古城名。在今 湖北 襄阳 。《晋书·庾亮传》:“ 亮 有开復中原之谋…… 亮 当率大众十万,据 石城 ,为诸军声援。”
(5).古城名。指 白帝城 。在今 四川 奉节 东。 唐 杜甫 《虎牙行》:“壁立 石城 横塞起。” 萧涤非 注:“ 石城 指 白帝城 ,因在山上,故名 石城 。”
(6).古城名。在今 浙江 绍兴 东北三十里 石城山 下。 宋 贺铸 《忆仙姿》词:“日日春风楼上,不见 石城 双桨。” 康有为 《过石城》诗:“城墙何盘盘,苔莓封之厚,沿溪绕曲曲,帆檣在前后,云此是 石城 ,小邑万家有。”
(7).古城名。见“ 石头城 ”。
(8).垒石成城。比喻坚固的国防。《汉书·食货志上》:“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无粟,弗能守也。”
(2).古城名。在今 河南 林县 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其后 秦 伐 赵 ,拔 石城 。”
(3).古城名。在今 安徽 贵池 西南。《后汉书·方术传·高获》:“ 获 遂远遁 江 南,卒於 石城 。”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石城》:“ 大昕 案……据《郡国志》: 丹阳郡 有 石城县 ,当是 高获 所遁也。”
(4).古城名。在今 湖北 襄阳 。《晋书·庾亮传》:“ 亮 有开復中原之谋…… 亮 当率大众十万,据 石城 ,为诸军声援。”
(5).古城名。指 白帝城 。在今 四川 奉节 东。 唐 杜甫 《虎牙行》:“壁立 石城 横塞起。” 萧涤非 注:“ 石城 指 白帝城 ,因在山上,故名 石城 。”
(6).古城名。在今 浙江 绍兴 东北三十里 石城山 下。 宋 贺铸 《忆仙姿》词:“日日春风楼上,不见 石城 双桨。” 康有为 《过石城》诗:“城墙何盘盘,苔莓封之厚,沿溪绕曲曲,帆檣在前后,云此是 石城 ,小邑万家有。”
(7).古城名。见“ 石头城 ”。
(8).垒石成城。比喻坚固的国防。《汉书·食货志上》:“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无粟,弗能守也。”
《漢語大詞典》:劫火
亦作“刧火”。亦作“刦火”。亦作“刼火”。
(1).佛教语。谓坏劫之末所起的大火。《仁王经》:“劫火洞然,大千俱坏。” 唐 张乔 《兴善寺贝多树》诗:“永共 终南 在,应随劫火烧。” 宋 李纲 《次韵丹霞录示罗畴老唱和诗》:“刧火洞烧时,自有安身处。”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附录《晋王大令保母帖》:“千年鬱鬱閟重泉,蹔出还随刦火烟。” 清 龚自珍 《忏心》诗:“佛言刼火遇皆销,何物千年怒若潮?”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一章:“释子又常谓 东方朔 言及刧火,已知佛法。”
(2).借指兵火。 清 顾炎武 《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 康 昭 二明楼,并遭劫火亡。” 清 纳兰性德 《南歌子·古戍》词:“何年劫火賸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 龙堆 。”
(1).佛教语。谓坏劫之末所起的大火。《仁王经》:“劫火洞然,大千俱坏。” 唐 张乔 《兴善寺贝多树》诗:“永共 终南 在,应随劫火烧。” 宋 李纲 《次韵丹霞录示罗畴老唱和诗》:“刧火洞烧时,自有安身处。”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附录《晋王大令保母帖》:“千年鬱鬱閟重泉,蹔出还随刦火烟。” 清 龚自珍 《忏心》诗:“佛言刼火遇皆销,何物千年怒若潮?”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一章:“释子又常谓 东方朔 言及刧火,已知佛法。”
(2).借指兵火。 清 顾炎武 《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 康 昭 二明楼,并遭劫火亡。” 清 纳兰性德 《南歌子·古戍》词:“何年劫火賸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 龙堆 。”
《國語辭典》:劫灰 拼音:jié huī
分類:劫火
《漢語大詞典》:昆明劫灰
见“ 昆明灰 ”。
《漢語大詞典》:昆明灰
劫火的馀灰。后以指战乱。 北周 庾信 《奉和阐弘二教应诏》:“无劳问待詔,自识 昆明 灰。” 倪璠 注引《三辅黄图》:“ 武帝 初,穿 昆明池 ,得黑土。帝问 东方朔 , 朔 曰:‘ 西域 胡人知之。’乃问胡人,胡人曰:‘烧劫之餘灰也。’”亦作“ 昆明劫灰 ”。 元 王士熙 《骊山宫图》:“月中人去青山在,始信 昆明 有劫灰。” 清 钱谦益 《和高中丞平仲乘城记事》之五:“请看 襄 雒 新烽火,还道 昆明 旧劫灰。”
《漢語大詞典》:昆明灰
劫火的馀灰。后以指战乱。 北周 庾信 《奉和阐弘二教应诏》:“无劳问待詔,自识 昆明 灰。” 倪璠 注引《三辅黄图》:“ 武帝 初,穿 昆明池 ,得黑土。帝问 东方朔 , 朔 曰:‘ 西域 胡人知之。’乃问胡人,胡人曰:‘烧劫之餘灰也。’”亦作“ 昆明劫灰 ”。 元 王士熙 《骊山宫图》:“月中人去青山在,始信 昆明 有劫灰。” 清 钱谦益 《和高中丞平仲乘城记事》之五:“请看 襄 雒 新烽火,还道 昆明 旧劫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