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砥磨
(1).在磨石上磨。 唐 郑亚 《太尉卫公〈会昌一品制集〉序》:“砥磨 周 鉞,水淬 郑 刀。”
(2).砥砺,磨练。 唐 司空图 《容城侯传》:“会郡中 卢生 、 范生 皆传修炼之术,委质相资,因砥磨以致用。”
《漢語大詞典》:沙篆
沙石上呈现的篆书似的条纹。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窰烟幂疏岛,沙篆印迴平。”
《国语辞典》:藓书(藓书)  拼音:xiǎn shū
丛生于岩石上斑驳如文字的苔藓。宋。苏轼〈送范景仁游洛中〉诗:「藓书标洞府,松盖偃天坛。」
《漢語大詞典》:戒石铭(戒石銘)
戒石上所刻的铭文。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绍兴二年六月:“癸巳,颁 黄庭坚 所书 太宗 御製《戒石铭》於郡县,命长吏刻之庭石,置之座右,以为晨夕之戒。” 宋 张端义 贵耳集卷上:“ 泰陵 书《戒石铭》赐郡国曰:‘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用蜀檮杌中所载 孟王 昶 文。”参见“ 戒石 ”。
分類:石上铭文
《國語辭典》:戒石  拼音:jiè shí
宋代以来立于州郡官署中,鑴刻戒勉官吏铭文的石碑。《水浒传》第六二回:「你不见正厅戒石上刻著『下民易虐,上苍难欺』?」
《漢語大詞典》:石汗
因空气湿度大而凝聚在石上的水珠。 唐 鲍溶 《禅定寺经院》诗:“石汗知天雨,金泥落圣言。” 元 贡奎 《和戴剡源同史宪使游三天洞》:“海声通屈曲,石汗洗尘埃。”
《国语辞典》:碑穿  拼音:bēi chuān
古代碑石上的圆孔,用来穿绳引棺入穴。
分类:碑石石上
《漢語大詞典》:陟厘(陟釐)
(1).一种蕨类植物。生池泽阴湿岩石上,一名石发。可入药,又可造纸。 南朝 梁 陆倕 《以诗代书别后寄赠》:“ 刘侯 有餘冷,宜饵陟釐方。” 唐 陆龟蒙 《苔赋》:“散巖竇者石髮,补空田者垣衣,在屋曰昔邪,在药曰陟釐。”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陟釐﹝集解﹞引《别录》:“陟釐生 江 南池泽。”
(2).指陟釐纸。 宋 陆游 《杂题》诗之六:“安得陟釐三万箇,为君尽写暮年诗。”参见“ 陟釐纸 ”。
《漢語大詞典》:玉脉
石上纹理的美称。 元 李孝光 《登任玉女仙台》诗:“微行大松下,其石尽玉脉。”
分類:石上纹理
《漢語大詞典》:铭迹(銘迹)
在碑石上铭刻文辞。穆天子传卷二:“天子五日观于 舂山 之上,乃为铭迹于 县圃 之上,以詔后世。” 郭璞 注:“谓勒石铭功德也, 秦始皇 、 汉武帝 巡守登名山,所在刻石立表,此之类也。”
《漢語大詞典》:克石(剋石)
刻石。在碑石上刻字。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封泰山禅梁父》:“坛广十二丈,高三尺,阶三等。必於其上,示增高也,剋石纪号,著己绩也。”
《漢語大詞典》:滚岩(滚巖)
从陡峭的岩石上滚下来的一种技巧。 清 戴名世 《纪红苗事》:“男女行步皆趫捷如飞,奔马不能及,棘刺毒螫不能伤。其曰滚巖者,人人皆习,悬崖峭壁,人不能攀躋,但敛手足,缩身如蝟,一呼吸间,已从巔而下,一无损伤。”
《國語辭典》:炮眼  拼音:pào yǎn
1.掩蔽工事的火炮射击口。
2.用来装炸药的洞孔。
《國語辭典》:贻贝(貽貝)  拼音:yí bèi
一种甲壳动物。壳三角形,表厚外黑,内有珍珠光泽,肉柱可食。
《漢語大詞典》:仙人绦
见“ 仙人絛 ”。
《国语辞典》:捐忿与瑕(捐忿与瑕)  拼音:juān fèn yǔ xiá
捐,抛弃。瑕,玉石上的裂痕,比喻旧日的恩怨。捐忿与瑕指抛弃旧日的忿恨和恩怨。比喻重新和好。宋。苏轼〈代侯公说项羽辞〉:「孤亦愿自今之日,与君王捐忿与瑕,继平昔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