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96
典故
2
词典
178
佛典
1
其它
15
共196,分1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矫健
矫革
矫捷
矫命
虚矫
矫举
惊矫
奇矫
矫异
矫托
矫托
矫节
矫称
矫性
矫翰
《國語辭典》:
矫健(矯健)
拼音:
jiǎo jiàn
魁梧强健的样子。《聊斋志异。卷七。青娥》:「敲石取火,以纸裹药末,熏生两足讫。试使行,不惟痛止,兼益矫健。」
分類:
矫健
强健
强健有力
诗文
有力
风骨
雄健
《漢語大詞典》:
矫革(矯革)
矫正改变。
《
后汉书·徐防传
》
:“五经各取上第六人,
《
论语
》
不宜射策。虽所失或久,差可矫革。”
《
新唐书·杜亚传
》
:“然承 陈少游 后,裒率烦重,用度无艺,人冀有所矫革。” 清 昭槤
《
啸亭杂录·不忘本
》
:“ 纯皇 习知其弊,力为矫革。”
分類:
矫正
《國語辭典》:
矫捷(矯捷)
拼音:
jiǎo jié
灵巧快捷的样子。《初刻拍案惊奇》卷四:「摩勒用形,但能涉历险阻,试他矫捷手段。」《东周列国志》第七四回:「庆忌骨腾肉飞,走踰奔马,矫捷如神,万夫莫当,子恐非其敌也。」
分類:
矫捷
强健
敏捷
《國語辭典》:
矫命(矯命)
拼音:
jiǎo mìng
假传命令。《战国策。齐策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分類:
假托
受命
君命
《漢語大詞典》:
虚矫(虚矯)
虚伪做作。
《
南史·梁纪下·元帝
》
:“性好矫饰,多猜忌……及 武帝 崩,祕丧逾年,乃发凶问,方刻檀为像,置于 百福殿 内,事之甚谨。朝夕进蔬食,动静必启闻,迹其虚矫如此。” 唐
刘知几
《
史通·载文
》
:“且 汉 代词赋,虽云虚矫,自餘它文,大抵犹实。至於 魏 晋 已下,则伪繆雷同。” 郭沫若
《谢陈代新》
:“不要让感情跑到了理智的前头,不要强不知以为知。一切的虚矫、武断、偷巧、模棱、诡辩、谩骂,都不是办法。”
分類:
虚伪
做作
《漢語大詞典》:
矫举(矯舉)
(1).诈称;谎说。
《
左传·桓公六年
》
:“今民馁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臣不知其可也。” 杜预 注:“诈称功德,以欺鬼神也。” 唐
颜真卿
《谢兼御史大夫表》
:“况列曹尚书,古之常伯,如天之有斗,岂易其人?昨以表辞,非敢矫举。”
《
明史·丘禾嘉传
》
:“廷议 大凌 荒远不当城,撤班军赴 蓟 ,责抚镇矫举,令回奏。”
(2).谓展翅高飞。 清 黄鷟来
《送田月枢归隐王屋》
诗:“矫举鸿已冥,凝寒龙渐蛰。”
分類:
诈称
谎说
《漢語大詞典》:
惊矫(驚矯)
受惊而飞。 宋
王安石
《白鸥》
诗:“雄雌屡惊矫,机弋常纠纷。” 明
高启
《出城东见古松流水坐憩久之》
诗:“羣鸥尽惊矫,疑是龙吟渊。”
分類:
受惊
《漢語大詞典》:
奇矫(奇矯)
奇特出众;奇特雄健。 明 徐弘祖
《
徐霞客游记·游武夷山日记
》
:“诸峯上皆峭絶,而下復攒凑,外无磴道,独西通一罅,比 天台 之 明巖 ,更为奇矫也。” 清
戴名世
《〈齐天霞稿〉序》
:“若夫 天霞 之文奇矫而 苏署 之文清旷。”
分類:
奇特
特出
出众
雄健
《漢語大詞典》:
矫异(矯異)
(1).抑制差别。 北周
刘璠
《雪赋》
:“既夺朱而成素,实矫异而为同。”
(2).故意与众不同;有意立异。 明
李东阳
《成国庄简公挽诗》
序:“﹝ 庄成国 ﹞为文温言和气,诚心直道,不为矫异诡激之行。”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居室·房舍》
:“性又不喜雷同,好为矫异。” 清
章学诚
《
文史通义·说林
》
:“人心不同,如其面也。 张甲 述 李乙 之言,而声容笑貌,不能尽为 李乙 ,岂矫异哉?”
分類:
故意
抑制
与众不同
有意
立异
《國語辭典》:
矫托(矯託)
拼音:
jiǎo tuō
假托。《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矫托天命,伪作符书。」《新唐书。卷一○七。傅弈传》:「刑德威福,系之人主。今其徒矫托,皆云由佛。」
分類:
假托
诈称
《漢語大詞典》:
矫托
1.假托;诈称。
分類:
假托
诈称
《漢語大詞典》:
矫节(矯節)
(1).违背节令。 南朝 梁
何逊
《咏春雪寄旅人治书思澄》
:“咸言不适时,安知非矫节。”
(2).矫情。 唐
白居易
《得甲为将以箪醪投河命众饮之或非其矫节判》
:“苟臧否之必由,何古今之有异?非其矫节,是不知言。”
(3).高尚的节操。 明
何景明
《结肠赋》
:“君矫节而抗行兮,屡违时而摈损。”
(4).假托君命。节,符节。 清
方苞
《灌婴论》
:“故矫节闭殿,莫敢齟齬,以生得失。”
分類:
高尚
违背
假托
矫情
节令
君命
节操
符节
《漢語大詞典》:
矫称(矯稱)
诈称。
《
东观汉记·鲍永传
》
:“时有称侍中止传舍者,太守 赵兴 欲出謁, 永 以不宜出……后数日,詔书下捕,果矫称使者。”
《后汉书·桓谭传》
:“今诸巧慧小才伎数之人,增益图书,矫称讖记,以欺惑贪邪,詿误人主,焉可不抑远之哉?”
分類:
诈称
《漢語大詞典》:
矫性(矯性)
(1).违反天性。
《文选·王康琚〈反招隐〉诗》
:“推分得天和,矫性失至理。” 李周翰 注:“随时而行曰推分,去人自若曰矫性。”
(2).改正习性。
《
南史·宋江夏文献王义恭传
》
:“ 文帝 与书诫之曰……‘ 西门 、 安于 ,矫性齐美; 关羽 、 张飞 ,任偏同弊。’”
分類:
违反
改正
反天
天性
习性
《漢語大詞典》:
矫翰(矯翰)
展翅。 唐 凌敬
《游清都观寻沈道士》
诗:“矫翰 雷门 鹤,飞来 叶县 鳧。” 唐
郑愔
《贬降至汝州广城驿》
诗:“疲駑劳垂耳,騫腾詎矫翰。”
分類:
展翅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