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1,分35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公孙无知
知罃(别称 荀罃、智罃、知武子 字 子羽 武 )
知徐吾
辅果(别称 知果、智果 )
知瑶(别称 荀瑶、知伯、智伯 襄 )
魏无知( 户牖侯 )
句渠知( 句渠知 )
伏知命
贾智(字 显知 义阳县伯 )
刘师知(名 师智 改 )
赵知礼(字 齐旦 忠 )
伏知道
公孙知元
僧波颇( 波颇、光智 别称 明知识、波罗颇迦罗密多罗、波罗颇迦罗蜜多罗 刹利帝、刹帝利 )
其它辞典
石祁子(世称 心正知礼 )公孙无知
知罃(别称 荀罃、智罃、知武子 字 子羽 武 )
知徐吾
辅果(别称 知果、智果 )
知瑶(别称 荀瑶、知伯、智伯 襄 )
魏无知( 户牖侯 )
句渠知( 句渠知 )
伏知命
贾智(字 显知 义阳县伯 )
刘师知(名 师智 改 )
赵知礼(字 齐旦 忠 )
伏知道
公孙知元
僧波颇( 波颇、光智 别称 明知识、波罗颇迦罗密多罗、波罗颇迦罗蜜多罗 刹利帝、刹帝利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卫国人。父石骀仲为卫大夫,死后无嫡子,有庶子六人争当继承者。掌卜之人谓之曰若沐浴佩玉,则得吉兆。五人皆听从其言。独石祁子以为持亲丧,不沐浴佩玉,人称心正知礼。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685 【介绍】: 春秋时齐国人。齐僖公侄。僖公爱之。令无知秩服奉养比太子。僖公卒,太子诸儿立,是为襄公,绌无知秩服。无知怨,乃与连称、管至父谋为乱。杀襄公,自立为齐君。无知尝有怨于雍林人,因出游,为雍林人袭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560 【介绍】: 亦作荀罃,一作智罃、知武子。春秋时晋国人,字子羽。荀林父从子。父荀首食于知,因以知为氏。晋景公三年,邲之战,为楚所虏,被晋景公赎回。晋厉公被杀后,知罃迎立悼公,佐悼公修政治军,晋以复霸。谥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晋国人。知罃曾孙。晋顷公十三年,晋灭祁氏,魏献子执政,分祁氏田为七县。以知徐吾能守业,以贤举,使为涂水大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即知果。春秋末晋国人。大夫。本知氏之族。或称智果。知宣子将立其子瑶为后,辅果以为瑶心狠,不如庶子宵。若立瑶,知宗必灭。宣子不听,果遂别族于太史为辅氏。及战国初,知氏为赵、韩、魏所灭,惟辅果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一作荀瑶,亦称知伯、智伯。春秋末战国初晋国人。知罃玄孙。晋出公十七年,与赵、韩、魏四分范氏、中行氏地为邑。后与韩、魏攻赵襄子,围晋阳而灌之。赵襄子夜使孟谈与韩、魏合,引水灌知瑶军,杀之于军中,灭知氏。谥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人。荐陈平于刘邦。周勃、灌婴等谗平盗嫂、受诸将金。汉王责问无知。无知谓当用其能,乃以平为护军中尉。后平屡立奇功,封户牖侯。言于帝,帝乃赏无知。
人物简介
维基百科
句渠知,句姓,名渠知,巴氐族首领之一,中国十六国初期前赵境内今陕西一带各少数民族变民领袖之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2 【介绍】: 南朝梁平昌安丘人。伏挺子。随父事邵陵王掌书记。侯景乱,随王败于郢州。以父宦途不达,怨朝廷,遂投侯景,尽心事之,为景草军中书檄。景篡位,为中书舍人,有宠。景败,被执,死于狱。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中山无极人,字显知。贾显度弟。累军功除金紫光禄大夫,封义阳县伯。隶尔朱仲远部。及尔朱荣死,尔朱仲远举兵向洛,智不从,且率部拒击之。后从尔朱度律北拒高欢,败于韩陵。与兄及斛斯椿谋除尔朱氏,智入京师擒尔朱世隆兄弟。孝武帝初,为沧州刺史,贪纵害民。孝静帝天平初赴晋阳。后坐事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7 【介绍】: 南朝陈沛国相人。本名师智,避梁敬帝萧方智讳改。博涉书史,工文笔,台阁故事,多所详悉。梁时为王府参军,梁敬帝绍泰初,陈霸先入辅,以为中书舍人,掌诏诰。助杀敬帝。陈武帝时仍为中书舍人。武帝死,衣服吉凶之制,朝臣共议不能决,均从师知议。陈文帝时,奉命撰《起居注》十卷。废帝时,陈顼(宣帝)入辅,师知遣舍人殷不佞矫诏令陈顼还东府,事觉,被杀。全陈文·卷十五
师知,沛国相人。仕梁历王府参军。绍泰初,为中书舍人。入陈,至文帝即位,迁鸿胪卿。天嘉初,坐事免,寻复为中书舍人,光大元年,矫诏令安成王还东府,事觉,下北狱赐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9—565 【介绍】: 南朝陈天水陇西人,字齐旦。涉猎文史,善隶书。陈霸先(陈武帝)讨元景仲,引为书记,每占授军书,下笔便就,军国大事,参预谋划。侯景平,授中书侍郎。入陈,为散骑常侍,太府卿。陈文帝天嘉元年,进爵为伯。王琳平,除吴州刺史。再迁右卫将军。卒谥忠。
人物简介
全陈文·卷十六
知道,平昌安丘人,梁武康令挺从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剡人。事母至孝,及丁母忧,哀毁以卒。陈宣帝嘉其孝行,乃改其所居清若里为嘉孝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5—633 【介绍】: 唐僧。中天竺人,刹利王种,姓刹利帝氏。通内外学。高袒武德中至京,敕住兴善寺。与慧乘、玄谟等译有《宝星经》及《般若灯大庄严论》等。卒于胜光寺。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华言作明知识。一名波颇。华言光智。中天竺人也。本王种。姓刹帝利。十岁出家。随师习学。诵一洛叉大乘经偈。受具后。因习律部。略通戒纲。心乐禅观。更从胜德习定。阅十二年。南游伽陀国。那兰陀寺。时戒贤师。方弘十七地论。复获听受。然以此论兼明小教。仍诵小乘论一洛叉偈。门人般若因陀罗跋摩传灯本国。托以绍承。乃展转北行。达于西面可汗叶护衙。以法训勖。曾未浃旬。可污信向。武德九年。高平王使而见之。将载与俱。而叶护君臣未即许。高平驲奏闻。诏叶护津发。毋滞留。十二月偕高平诣京师。谒帝。诏居兴善寺。赐䌽段纳帔。从僧加常供给。问劳勤至。三年三月。诏所司。𢯱扬硕德一十九人。就波颇所居寺传译。沙门慧乘等證义。沙门玄暮等译语。沙门慧赜。慧净。慧明。法琛。等缀文。上柱国。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散骑常侍。太子詹事。杜正伦。参助铨定。光禄大夫。太府卿。萧璟。总知监护。出宝星。胜光。般若灯。大庄严经论。合三部三十五卷。六年缮写云毕。上闻。赐波颇䌽百假。馀赐束帛有差。当是时。或谤以为故聚名达。废弃讲贯。侥倖取誉。诚非弘通本意者。监护使以沙门灵佳之辨弗听。会太子疾。迎入内。承顾问。宠眷益隆渥。然其气刚志确。终以前谤。不能平。遂分散衣资。造诸净业。贞观六年四月六日。观佛坐逝于胜光寺。遗表施身。诏阇维收舍利起塔。续高僧传·卷第三 译经篇三
波罗颇迦罗蜜多罗。唐言作明知识。或一云波颇。此云光智。中天竺人也。本刹利王种。姓刹利帝。十岁出家。随师习学。诵一洛叉大乘经可十万偈。受具已后便学律藏。博通戒网心乐禅思。又随胜德修习定业。因修不舍经十二年末复南游摩伽陀国那烂陀寺。值戒贤论师盛弘十七地论。因复听采。以此论中兼明小教。又诵一洛叉偈小乘诸论。波颇识度通敏器宇冲邃。博通内外研精大小。传灯教授同侣所推。承化门人。般若因陀罗跋摩等。学功树绩深达义纲。今见领徒本国匡化。为彼王臣之所钦重。但以出家释子不滞一方。六月一移任缘靡定。承北狄贪勇未识义方。法藉人弘敢欲传化。乃与道俗十人展转北行。达西面可汗叶护衙所。以法训勖曾未浃旬。特为戎主深所信伏。日给二十人料。旦夕祇奉。同侣道俗咸被珍遇。生福增敬日倍于前。武德九年。高平王出使入蕃。因与相见。承此风化将事东归。而叶护君臣留恋不许。王即奏闻。下敕徵入。乃与高平同来谒帝。以其年十二月达京。敕住兴善。释门英达莫不修造。自古教传词旨。有所未踰者。皆委其宗绪。括其同异。内计外执指掌释然。徵问相雠披解无滞。乃上简闻。蒙引内见。躬传法理无爽对扬。赐䌽四十段。并宫禁新纳一领。所将五僧加料供给。重频慰问劳接殊伦。至三年三月。上以诸有非乐。物我皆空。眷言真要无过释典。流通之极岂尚翻传。下诏所司。搜扬硕德备经三教者一十九人。于大兴善创开传译。沙门慧乘等證义。沙门玄谟等译语。沙门慧赜慧净慧明法琳等缀文。又敕上柱国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散骑常侍太子詹事杜正伦。参助勘定。光禄大夫太府卿萧璟。总知监护。百司供送四事丰华。初译宝星经。后移胜光。又译般若灯大庄严论。合三部三十五卷。至六年冬。勘阅既周。缮写云毕。所司详读乃上闻奏。下敕各写十部散流海内。仍赐颇物百段。馀承译僧有差束帛。又敕太子庶子李百药制序。具如论首。波颇意在传法。情望若弦。而当世盛德自私诸己。有人云。颇侥倖时誉取驰于后。故聚名达废讲经论。斯未是弘通者时。有沙门灵佳。卓荦拔群妙通机会。对监护使具述事理云。颇远投东夏情乖名利。欲使道流千载声振上古。昔符姚两代。翻经学士乃有三千。今大唐译人不过二十。意在明德同證。信非徒说。后代昭奉无疑于今耳。识者佥议攸同。后遂不行。时为太子染患众治无效。下敕迎颇入内。一百馀日。亲问承对不亏帝旨。疾既渐降辞出本寺。赐绫帛等六十段并及时服十具。颇誓传法化不惮艰危。远度葱河来归震旦。经途所亘四万有馀。躬赍梵本望并翻尽。不言英彦有坠纶言。本志颓然雅怀莫诉。因而搆疾自知不救。分散衣资造诸净业。端坐观佛遗表施身。下敕特听。寻尔而卒于胜光寺。春秋六十有九。东宫下令给二十人。舆尸坐送至于山所。阇维既了。沙门玄谟收拾馀骸。为之起塔于胜光寺。在乘师塔东。即贞观七年四月六日也。有识同嗟法轮辍轸。四年之译三帙献功。掩抑慧灯望照惑累。用兹弘道未敢有闻。既而人丧法崩归𮘧斯及。伊我东鄙匪咎西贤。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