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打睡  拼音:dǎ shuì
睡觉。《五代史平话。汉史。卷上》:「庄门上有个壮大的单身汉,在门台上打睡。」《儒林外史》第一回:「湖边一带绿草,各家的牛都在那里打睡。」
《骈字类编》:鹤睡(鹤睡)
唐 项斯 宿胡氏溪亭 鹤睡松枝定,萤归葛叶垂。
唐 裴说 中秋月 色静云归早,光寒鹤睡迟。
《漢語大詞典》:客睡
谓客中之夜眠。 唐 杜甫 《客夜》诗:“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 宋 张耒 《瓜洲谢李德载寄蜂儿木瓜笔》诗:“津亭永夜守青灯,客睡朦朧听江雨。”
分類:客中
《漢語大詞典》:清睡
对人睡眠的敬称。有时亦用于讽刺。 郭沫若 《归去来·前线归来三》:“因为是在祖国,不愿意使人麻烦,不愿意扰乱战友们的宝贵的清睡,我便提议就在汽车里过夜,大家也赞成了。”
《骈字类编》:昼睡(昼睡)
宋 陆游 舟行蕲黄间雨霁得便风有感 江底鱼龙贪昼睡,淮南草木借秋声。
《國語辭典》:醒睡  拼音:xǐng shuì
1.清醒时小卧。唐。郑谷 浯溪诗:「渔翁醉睡又醒睡,谁道皇天最惜閒。」
2.虽睡而提防警觉。
3.说书人遇精彩紧要处,为使人注意而用来击桌的小木块。元。无名氏《货郎旦》第四折:「副旦做排场敲睡醒科。」也称为「醒木」。
《國語辭典》:醒木  拼音:xǐng mù
说书人遇精彩紧要处,为使人注意而用来击桌的小木块。也称为「醒睡」。
《國語辭典》:睡梦(睡夢)  拼音:shuì mèng
睡觉的时候。《三国演义》第一九回:「布从睡梦中惊醒,急唤左右。」《警世通言。卷一八。老门生三世报恩》:「遇了个盲试官,乱圈乱点,睡梦里偷得个进士到手。」
分類:睡梦
《國語辭典》:渴睡  拼音:kě shuì
1.想睡、贪睡。宋。苏轼〈王巩清虚堂〉诗:「吴兴太守老且病,堆案满前长渴睡。」
2.瞌睡。《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王生酒意已醒,看看渴睡上来,伸伸腰、打个呵欠。」
《漢語大詞典》:睡蛇
喻烦恼困扰、心绪不宁的精神状态。遗教经论:“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当以持戒之钩,早摒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 宋 苏轼 《午窗坐睡》诗:“睡蛇本亦无,何用鉤与手。” 宋 陆游 《晚起》诗之一:“化蝶飞时嗟昨梦,睡蛇去后喜安眠。”
《國語辭典》:睡相  拼音:shuì xiàng
睡觉的姿态。如:「坐有坐相,睡有睡相,不可太随便。」
《骈字类编》:半睡
唐 元稹 饮致用神曲酒三十韵 真性临时见,狂歌半睡听。
《國語辭典》:入睡  拼音:rù shuì
睡著。如:「小弟刚入睡,可别吵醒了他。」
分類:入睡
《國語辭典》:睡狮(睡獅)  拼音:shuì shī
沉睡的狮子。比喻不思振作但有潜力的国家。清。黄遵宪〈病中纪梦述寄梁任父〉诗:「散作鎗炮声,能无惊睡狮。」
《漢語大詞典》:困睡(睏睡)
方言。睡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太平条规》:“不许在途中舖户堆煷睏睡,躭阻行程。务要前后联络,不得脱徒。”
分類:方言睡觉
《分类字锦》:嗜睡
埤雅旧云鼍性嗜睡目睛常闭
分类:鼋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