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白睛
五代史汉纪知远弱不好弄严重寡言面紫色目多白睛凛如也
《漢語大詞典》:悍睛
睁大突出的眼睛。悍,通“ 睅 ”。 唐 刘禹锡 《壮士行》:“悍睛忽星堕,飞血溅林梢。”
分類:突出眼睛
《漢語大詞典》:鹘睛(鶻睛)
鹘的眼睛。亦形容像鹘眼一样突出的眼睛。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英:“谈笑间,忽一伟丈夫岸然自外入,鶻睛荧荧,其貌狞丑。” 何垠 注:“鶻睛,言若鹰目之突生也。”
《骈字类编》:露睛
刘义恭白马赋竦身轻足高颡露睛气猛声烈步远视明
《高级汉语词典》:弄睛
谓呈现睛天
《骈字类编》:鲸睛(鲸睛)
唐 无可 中秋月彩如昼寄上南海从翁侍御 海静天高景气殊,鲸睛失彩蚌潜珠。
《骈字类编》:右睛
说苑灵龟文五色似金似玉背阴向阳上隆象天下平象地左睛象日右睛象月
《漢語大詞典》:重睛
古代传说中的重瞳之鸟。太平广记卷四六○引拾遗录:“ 尧 在位七年……有 折支之国 ,献重明之鸟。一名重睛,言双睛在目。状如鷄,鸣似凤。”按,拾遗录当为拾遗记之误。今本拾遗记·唐尧作“一名双睛”。
分類:重瞳
《漢語大詞典》:张睛(張睛)
犹张眼露睛。《金瓶梅词话》第五九回:“ 金莲 道:‘你这老婆子,这等张睛!俺猫在屋里,好好儿的卧着不是?你们乱道。’”
《漢語大詞典》:张眼露睛(張眼露睛)
谓瞪着眼睛说瞎话。《醒世姻缘传》第八回:“这 晁大哥 可是听着人张眼露睛的没要紧!”
分類:着眼眼睛
《分类字锦》:午睛如线(午睛如线)
墨客挥犀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永叔未知其精妙丞相正肃吴公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枝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之意也
分类:杂兽
《漢語大詞典》:停睛
定睛,注目。 明 唐寅 《收江南》:“细停睛看时,却原来虚斋寂寞自徘徊。”
分類:定睛注目
《漢語大詞典》:通睛
俗称斜白眼。南史·陈新安王伯固传:“ 新安王 伯固 字 牢之 ……生而龟胸,目通睛扬白。”参见“ 通视 ”。
分類:白眼
《漢語大詞典》:通视(通視)
(1).眸子明而不正。释名·释疾病:“眸子明而不正曰通视,言视通达目匡一方也。”一说,为瞋视貌。 王先谦 疏证补引 王启原 曰:“通视祗能旁达。説文:‘ 吴 楚 谓瞋目顾视曰眮。’顾视则亦旁达,盖字本为眮,然非疾病之容。”
(2).天神名。《淮南子·墬形训》:“ 通视 ,明庶风之所生也。” 高诱 注:“ 通视 ,天神也。”
(3).犹遍视;通览。后汉书·冯衍传下:“通视千里,览见旧都,遂定塋焉。”
(4).指能见度。《人民日报》1972.8.29:“第二天大家起早爬山,重新造标,最后把钢标造在通视良好的山顶上。”
《漢語大詞典》:眼不回睛
同“ 目不转睛 ”。 《天雨花》第二回:“ 国英 看得酥麻了,眼不回睛出了神。”
《漢語大詞典》:眼不转睛(眼不轉睛)
同“ 目不转睛 ”。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四:“只有一只老白猫坐在地板上,冷冷的嘲笑的神态,眼不转睛的望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