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得 → 淂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敝屣视之(敝屣视之)  拼音:bì xǐ shì zhī
把事物看得像破鞋一样。表示轻视、不屑或毫不在意。如:「对于功名利禄,他向来敝屣视之。」
《国语辞典》:敝屣王侯  拼音:bì xǐ wáng hóu
把王侯的地位看得像破鞋一样。表示轻视、不屑或毫不在意。明。凌濛初《红拂记》第四出:「敝屣王侯,千万镒一挥手。」
《国语辞典》:敝屣尊荣(敝屣尊荣)  拼音:bì xǐ zūn róng
把荣华富贵看得像破鞋一样,表示轻视、不屑或毫不在意的意思。如:「张爷爷一生敝屣尊荣,自甘平淡,视富贵如浮云。」
《国语辞典》:察见渊鱼(察见渊鱼)  拼音:chá jiàn yuān yú
看得见深渊中的鱼。语本《韩非子。说林上》:「古者有谚曰:『知渊中之鱼者不祥。』」比喻明察而尽知他人的隐私。《列子。说符》:「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史记。卷一○六。吴王濞传》:「且夫察见渊中鱼,不祥。」
《國語辭典》:光天化日  拼音:guāng tiān huà rì
光天,指帝德如阳光普照之天。化日,乃治日之讹。光天化日指政治清明,承平无事的时代。见清。惠栋《后汉书补注。卷一二。王符传》。《儒林外史》第一九回:「如此恶棍,岂可一刻容留于光天化日之下?」后多用于指在大白天里,众目睽睽的场合。《西游记》第三回:「六街三市,万户千门,来来往往,人都在光天化日之下。」也作「化日光天」。
《漢語大詞典》:炳若观火(炳若觀火)
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梁启超 《欧洲地理大势论》:“人民之职业,物产之製造,种种殊异之处,则如网在纲,炳若观火。”亦作“ 炳如观火 ”。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其词秩然有条,名分大义,炳如观火。”
《國語辭典》:瞧得起  拼音:qiáo de qǐ
看得起。如:「承蒙您瞧得起,让我参与这项研究工作。」
分類:看得看重
《漢語大詞典》:配眼
方言。犹言看得顺眼。《何典》第四回:“昨天他一头走路,只管十步九回头的看你,谅必配眼的。”
《國語辭典》:旁观者清(旁觀者清)  拼音:páng guān zhě qīng
局外人对事情的观察,往往比当事人还要清楚。《红楼梦》第五五回:「俗语说:『旁观者清。』这几年姑娘冷眼看著,或有该添该减的去处二奶奶没行到,姑娘竟一添减。」
《漢語大詞典》:深见远虑(深見遠慮)
看得深,想得远。《后汉书·祭遵传》:“昔 高祖 大圣,深见远虑,班爵割地,与下分功,著録勋臣,颂其德美。”
分類:看得
《國語辭典》:视如粪土(視如糞土)  拼音:shì rú fèn tǔ
看成粪土般污秽,低劣。比喻鄙视,瞧不起。《野叟曝言》第七三回:「此刀此剑,虽有优劣,皆为宝物,佳人惜红粉,烈士爱宝剑,岂可视如粪土,为焚琴煮鹤之事乎?」《镜花缘》第三八回:「今舅兄把他视如粪土,又是王衍一流人物了。」
《國語辭典》:视为畏途(視為畏途)  拼音:shì wéi wèi tú
视作危险艰难的道路而不敢去尝试。《文明小史》第四八回:「无奈经办的人,一再失信于民,遂令全国民心涣散,以后再要筹款,人人有前车之鉴,不得不视为畏途。」
《漢語大詞典》:明摆着(明擺着)
明显地摆在眼前,容易看得清楚。 邓友梅 《喜多村秀英》:“他们说 喜多村 等三个人,明摆着是国际间谍。”
《國語辭典》:目不转睛(目不轉睛)  拼音:mù bù zhuǎn jīng
眼睛动也不动。形容凝神注视的样子。《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便立在一边偷看那人,目不转睛。」《三国演义》第八回:「貂蝉便坐于允侧。吕布目不转睛的看。」也作「目不转视」。
《漢語大詞典》:瞭如观火
1.形容看得非常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