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阙文(闕文)  拼音:quē wén
1.空缺亡佚的文字。《论语。卫灵公》:「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2.文章、字句脱落的情形。如:「对这部古籍,虽然蒐集了各个版本,但仍多阙文,无法窥得全貌。」
《國語辭典》:节文(節文)  拼音:jié wén
1.礼节、仪式。《荀子。乐论》:「宾出,主人拜送,节文终遂。」
2.节度。《孟子。离娄上》:「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
《漢語大詞典》:急辞(急辭)
古文辞中的促急之词。常省文,有时隐含斥责之意。与“缓辞”相对。《穀梁传·成公七年》:“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不言日,急辞也,过有司也。” 范宁 注:“辞中促急,不容日。”《穀梁传·成公十五年》:“ 晋侯 执 曹伯 归于京师。以 晋侯 而斥执 曹伯 ,恶 晋侯 也。不言之,急辞也,断在 晋侯 也。”《穀梁传·定公十五年》:“戊午,日下稷乃克葬。乃,急辞也,不足乎日之辞也。”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二十三章三:“在己为形,被物为著。己之感物曰动,物之应感曰变。六‘则’字皆为急辞,而‘形则著,动则变’二层,尤是一串事。”
《漢語大詞典》:惜字如金
谓极其节省文字,不多费笔墨。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文章所忌者,开口駡题。便説几句閒文,纔归正传,亦未尝不可,胡遽惜字如金,而作此卤莽灭裂之状也!”参见“ 惜墨如金 ”。
《國語辭典》:惜墨如金  拼音:xí mò rú jīn
不轻于落墨。原指作画时墨色宜一遍遍的薄涂,最后才能达到渐次深入、浓淡有致的深厚效果,而不宜一次大量使用浓墨。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八。写山水诀》:「作画用墨最难,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然后用焦墨、浓墨,分出畦径远近,故在生纸上有许多滋润处。李成惜墨如金是也。」清。阎尔梅〈叶澹生山人访我黄龙潭上赠之〉诗四首之四:「传梅得杏铅华谢,惜墨如金笔意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