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盼 → 眄盼”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翘勤(翹懃)
亦作“ 翘勤 ”。 殷切盼望。 晋 潘岳 《西征赋》:“徘徊 酆 镐 ,如渴如飢,心翘懃以仰止,不加敬而自祗。” 唐 司空图 《寿星述》:“今上喆御临,元勋振服,英衮赞翘勤之旨,幽人荷旌賁之恩。” 明 屠隆 《昙花记·法眷聚会》:“老爷远游良苦,夫人亦厉志薰修,菴主朝夕翘勤。”
《漢語大詞典》:鹤颈(鶴頸)
(1).鹤的颈项。 唐 白居易 《叹老》诗之二:“鵶头与鹤颈,至老长如墨。独有人鬢毛,不得终身黑。”亦比喻长柄。 唐 张说 《咏瓢》:“美酒酌悬瓢,真淳好相映。蜗房卷堕首,鹤颈抽长柄。”
(2).伸长了的颈项。形容急切盼望貌。 唐 韩偓 《黄蜀葵赋》:“清旦鶯啼,黄昏客散,鹤颈兮长引,猿肠兮屡断。” 宋 苏辙 《送王巩之徐州》诗:“相望鹤颈引,欲往龟头缩。”
(3).书体名。即鹤头书。 清 蒲松龄 《拟上聪明天纵万几之馀临摹法书精妙入神特赐大学士以下九卿科道各一幅群臣谢表》:“墨瀋流霞,曲尽鹤颈之巧;笔花散彩,艷传隼尾之波。”参见“ 鹤头书 ”。
《漢語大詞典》:鹤头书(鶴頭書)
书体名。亦指诏书。《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鹤书赴陇” 李善 注引 南朝 齐 萧子良 《古今篆隶文体》:“鹤头书与偃波书俱詔板所用,在 汉 则谓之尺一简。” 明 张羽 《徐黄门画》诗:“前年版下鹤头书,徵起直上青云衢。” 清 朱彝尊 《同钱王严魏查吴过白云观分韵》之一:“惟餘綵繙字,髣髴鹤头书。”参见“ 鹤书 ”。
《国语辞典》:万望(万望)  拼音:wàn wàng
热切盼望。《西游记》第二六回:「唐僧不得脱身,特来尊处求赐一方医治,万望慨然。」《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叫借宝寺后面一席空房子,作为学舍,万望大和尚允了,便好开学。」
《國語辭典》:延属(延屬)  拼音:yán zhǔ
1.连绵不断。《文选。左思。吴都赋》:「长干延属,飞甍舛互。」《文选。扬雄。甘泉赋》:「封峦石关,施靡乎延属。」
2.延颈瞩目。比喻急切盼望的样子。《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今者百姓虚县,万里萧条,阙职经时,吏人延属,而三府选举,踰月不定。」
《国语辞典》:殷望  拼音:yīn wàng
殷切盼望。如:「天下的父母都殷望子女有所成就。」
《漢語大詞典》:盼切
极言盼望殷切。《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六回:“伏望海内文坛,俯赐鸿文巨製,以彰风化,无论诗文词誄,将来汇刻成书,共垂不朽。无任盼切!” 茅盾 《追求》二:“‘你们后来又会看 曼青 么?’ 仲昭 很盼切地问。”
分類:盼望殷切
《漢語大詞典》:伸吭
伸长颈项。形容盼望殷切。 唐 柳宗元 《上门下李夷简相公陈情书》:“然犹仰首伸吭,张目而视曰:‘庶几乎其有异俗之心、非常之力,当路而垂仁者耶!’”
《漢語大詞典》:等望
期待盼望。 宋 毛滂 《殢人娇》词:“风露冷高楼,误伊等望。”
分類:期待盼望
《漢語大詞典》:跂首
举踵延颈。比喻盼望之切。新唐书·逆臣传上·安禄山:“ 肃宗 治兵 灵武 ,天下日跂首待, 长安 相传太子西来矣,人闻輒东走,圜里至空。” 宋 苏洵 《与欧阳内翰第三书》:“思欲跂首望见君子之门庭,不可得也。”
分類:举踵盼望
《漢語大詞典》:俟望
等待盼望。 晋 潘岳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发言为诗,俟望好音。”
分類:等待盼望
《漢語大詞典》:企怀(企懷)
盼望怀念。 晋 王羲之 《荀侯帖》:“ 荀侯 佳不?未果就卿,深企怀耳。”
分類:盼望怀念
《國語辭典》:眼巴巴  拼音:yǎn bā bā
1.迫切渴望的样子。《董西厢》卷五:「我眼巴巴的盼今宵,还二更左右不来到。」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想佳期心攘攘,盼欢会眼巴巴。」
2.形容面对事情的发生,却无可奈何。《文明小史》第一○回:「傅知府无可如何,也顾不得上司责问,只得将一干人松去刑具,眼巴巴看著领去。」
《國語辭典》:鹄望(鵠望)  拼音:hú wàng
比喻盼望等待。《晋书。卷一二五。乞伏乾归载记》:「陛下应运再兴,四海鹄望。」也作「鹄企」。
《國語辭典》:期盼  拼音:qí pàn
期待、盼望。如:「小孩子都期盼早点儿长大,老人家却希望回到从前。」
《漢語大詞典》:悚企
亦作“ 悚跂 ”。 引颈举踵而望。形容殷切盼望。 唐 韩愈 《与少室李拾遗书》:“利加于时,名垂于将来,踊跃悚企,倾刻以冀。” 宋 秦观 《代贺提刑启》:“士林承命以欣愉,属部望风而悚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