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25
典故
3
词典
17
分类词汇
101
佛典
3
其它
1
共101,分7页显示
1
2
3
4
5
6
7
2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识面
相会
请见
面会
捧袂
省会
厮见
展觌
万福
见人
执手
会见
有请
揖让
见面
《國語辭典》:
识面(識面)
拼音:
shì miàn
认识、见面。《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原来孔融与太史慈,虽未识面,却晓得他是个英雄。」《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元普道:『老夫与贤母子在何处识面?实有遗忘,伏乞详示。』」
分類:
相见
见过
世面
熟识
《國語辭典》:
相会(相會)
拼音:
xiāng huì
会面。《三国演义》第三回:「兄醉矣!先父弃世多年,安得与兄相会?」《初刻拍案惊奇》卷五:「迁官也就在彼郡,得了后,可再来相会,还有说话。」
分類:
相会
相见
会面
《國語辭典》:
请见(請見)
拼音:
qǐng jiàn
求见。《左传。庄公十年》:「公将战,曹刿请见。」《论语。八佾》:「仪封人请见。」
分類:
请见
相见
请求
邀请
会见
接见
士人
敬辞
礼节
《國語辭典》:
面会(面會)
拼音:
miàn huì
会面、见面。《三国演义》第六二回:「众将抵敌不住,吾当亲往拒之,不及面会,特书相辞。」也作「面晤」。
分類:
相见
会面
《國語辭典》:
捧袂
拼音:
pěng mèi
手持长者的手。表示进谒的意思。唐。王勃〈滕王阁序〉:「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分類:
相见
拱手
《國語辭典》:
省会(省會)
拼音:
xǐng huì
1.知道、明白。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敢把你拖到官司便下牢,我先教你,省会了你和那打家贼并排压定脚。」元。李致远《还牢末》第一折:「刷卷才回,从头省会,来家内。」
2.吩咐、通知。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二折:「奉相公省会,教老身直到那书房内在左右看详细。」也作「省谕」。
3.会晤、相见。元。汤式〈望远行。雪花风飘飘冷透屏帏〉曲:「那一场省会。玉纤手忙将这俏冤家耳腮上锤。」
分類:
省会
会晤
领悟
晓谕
明白
相见
吩咐
《国语辞典》:
厮见(厮见)
拼音:
sī jiàn
相见。宋。辛弃疾〈夜游宫。几个相知可喜〉词:「才厮见,说山说水。」《
红楼梦
》第一七、一八回:「贾妃满眼垂泪,方彼此上前厮见。」
分类:
相见
辛弃疾
夜游
几个
相知
可喜
《漢語大詞典》:
展觌(展覿)
相见。 宋
司马光
《与吕晦叔简》
:“今不幸又在病告,杳未有展覿之期,其邑邑可知。”
分類:
相见
《國語辭典》:
万福(萬福)
拼音:
wàn fú
1.全福、多福。《诗经。小雅。蓼萧》:「既见君子,鞗革忡忡,和鸾雍雍,万福攸同。」《文选。陆倕。石阙铭》:「翼百神,褆万福。」
2.旧时妇女裣衽时,多口称万福,后因沿称裣衽之礼为万福。祝人一切吉祥如意、身体健康。也称为「万福」。唐。
韩愈
〈
与孟尚书书
〉:「未审入秋来眠食何似,伏惟万福。」《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只见袅袅娜娜走出房来,道了万福。」
分類:
多福
妇女
女相
祝祷
相见
行礼
口称
敬礼
《國語辭典》:
见人(見人)
拼音:
jiàn rén
1.出去与人会面。如:「你做下这样的事,将来如何见人呢?」
2.见證人。《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后写『正德年月日,立文书乐户苏淮同妻一秤金』,见人有十馀人。众人先押了花,苏淮只得也押了。」
分類:
见人
人相
相见
见证人
《國語辭典》:
执手(執手)
拼音:
zhí shǒu
握手。宋。
柳永
〈
雨霖铃。寒蝉凄切
〉词:「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三国演义》第一一回:「陶谦劳军已毕,赵云辞去,玄德执手挥泪而别。」
分類:
执手
握手
拱手
拉手
北方
少数民族
相见
礼节
《國語辭典》:
会见(會見)
拼音:
huì jiàn
1.进见。《后汉书。卷四一。第五伦传》:「从王朝京师,随官属得会见,帝问以政事,伦因此酬对政道,帝大悦。」
2.与人见面。《儒林外史》第四一回:「今幸会见表叔,失敬了。」也作「会面」。
3.即将见到。元。沈禧〈一枝花。瑶台上品仙套〉:「会见悬鱼袋,行看佩虎符。」
分類:
会同
会见
同朝
朝见
人相
见到
相见
外交
交场
场合
《國語辭典》:
有请(有請)
拼音:
yǒu qǐng
有人谒见时,请人进来相见的客套话。《儒林外史》第五三回:「轿子落在国公府门口,长随传了进去。半日,里边道:『有请。』」
分類:
时主
主人
请客
客人
人相
相见
客套话
《國語辭典》:
揖让(揖讓)
拼音:
yī ràng
1.作揖谦让。为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周礼。秋官。司仪》:「司仪掌九仪之宾客摈相之礼,以诏仪容、辞令、揖让之节。」
2.以位让贤,逊让。唐。
孔颖达
〈
书经正义序
〉:「勋华揖让而典谟起,汤武革命而誓诰兴。」《大宋宣和遗事。元集》:「到得他揖让传禅时分,且道:『无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傲虐是好。』舜王那曾敢做慢游傲虐的事?」
分類:
揖让
宾主
禅让
礼乐
主相
相见
文德
让位
礼仪
《國語辭典》:
三揖三让(三揖三讓)
拼音:
sān yī sān ràng
三次作揖,三次谦让。为古代宾主之间的礼节。《周礼。秋官司寇。司仪》:「宾三揖三让,登,再拜授币。」
分類:
迎宾
《國語辭典》:
见面(見面)
拼音:
jiàn miàn
会面、碰面。《儒林外史》第四四回:「六老爷知道了,一直迎到黄泥滩,见面请了安,弟兄也相见了,说说家乡的事。」《红楼梦》第一六回:「见面时悲喜交集,未免又大哭一场,后又致喜庆之词。」
分類:
见面
会面
认识
见到
初次
次相
相见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