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拼音:chóu rén xiāng jiàn,fèn wài yǎn hóng
(谚语)敌对双方见面时,仇视、愤怒的情绪格外高涨。《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四八回:「自古道:『恩人相见,分外眼清,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漢語大詞典》:仇人相见,分外眼明(仇人相見,分外眼明)
谓当敌对的双方相逢时,彼此对对方都格外警觉和敏感。《水浒传》第六八回:“ 宋江 看了大喜。仇人相见,分外眼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有一天,冤家路窄,这一位守备……在马路上大声叫‘东洋车’。被他看见了,真是仇人相见,分外眼明。”亦作“仇人相见,分外明白。” 元 李致远 《还牢末》第四折:“可不道仇人相见,分外明白。”
《漢語大詞典》:仇人相见,分外眼睁(仇人相見,分外眼睁)
同“ 仇人相见,分外眼明 ”。 《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相公所见极是明理;只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睁,这几日何如好过!”《水浒传》第六八回:“ 宋江 看了,心中一喜一怒:喜者得 卢员外 建功,怒者恨 史文恭 射杀 晁天王 ,仇人相见,分外眼睁。”
《漢語大詞典》:雠人相见,分外眼明(讎人相見,分外眼明)
谓当敌对的双方相逢时,彼此对对方都格外警觉和敏感。 元 无名氏 《神奴儿》第四折:“看见了这廝,便好道‘讎人相见,分外眼明’,向厅前揪撏摑打。”《水浒传》第三回:“ 史进 见了大怒。讐人相见,分外眼明。” 清 李渔 《比目鱼·偕亡》:“远远望见那姓 钱 的来了,自古道‘讐人相见,分外眼明’,且看他如何相待。”
《漢語大詞典》:生毋相见,死毋相哭(生毋相見,死毋相哭)
活不见面,死不临丧。表示决绝。《公羊传·隐公三年》:“ 宣公 死, 繆公 立, 繆公 逐其二子 庄公冯 与 左师勃 ,曰:‘尔为吾子,生毋相见,死毋相哭。’” 何休 注:“所以远絶之。”
《漢語大詞典》:开诚相见(開誠相見)
与人接触时,诚恳地对待。 孙中山 《革命最后一定成功》:“诸君在革命政府之地,彼此应该开诚相见。” 柳亚子 《林老伯渠惠顾赋呈一首》:“高名耆旧 延京 好,五老 徐 吴 谢 董 林 。杖国未妨君齿少,开诚相见我心倾。”
《國語辭典》:识面(識面)  拼音:shì miàn
认识、见面。《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原来孔融与太史慈,虽未识面,却晓得他是个英雄。」《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元普道:『老夫与贤母子在何处识面?实有遗忘,伏乞详示。』」
《國語辭典》:相会(相會)  拼音:xiāng huì
会面。《三国演义》第三回:「兄醉矣!先父弃世多年,安得与兄相会?」《初刻拍案惊奇》卷五:「迁官也就在彼郡,得了后,可再来相会,还有说话。」
《國語辭典》:请见(請見)  拼音:qǐng jiàn
求见。《左传。庄公十年》:「公将战,曹刿请见。」《论语。八佾》:「仪封人请见。」
《國語辭典》:面会(面會)  拼音:miàn huì
会面、见面。《三国演义》第六二回:「众将抵敌不住,吾当亲往拒之,不及面会,特书相辞。」也作「面晤」。
分類:相见会面
《國語辭典》:捧袂  拼音:pěng mèi
手持长者的手。表示进谒的意思。唐。王勃〈滕王阁序〉:「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分類:相见拱手
《國語辭典》:省会(省會)  拼音:xǐng huì
1.知道、明白。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敢把你拖到官司便下牢,我先教你,省会了你和那打家贼并排压定脚。」元。李致远《还牢末》第一折:「刷卷才回,从头省会,来家内。」
2.吩咐、通知。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二折:「奉相公省会,教老身直到那书房内在左右看详细。」也作「省谕」。
3.会晤、相见。元。汤式〈望远行。雪花风飘飘冷透屏帏〉曲:「那一场省会。玉纤手忙将这俏冤家耳腮上锤。」
《国语辞典》:厮见(厮见)  拼音:sī jiàn
相见。宋。辛弃疾〈夜游宫。几个相知可喜〉词:「才厮见,说山说水。」《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贾妃满眼垂泪,方彼此上前厮见。」
《漢語大詞典》:展觌(展覿)
相见。 宋 司马光 《与吕晦叔简》:“今不幸又在病告,杳未有展覿之期,其邑邑可知。”
分類:相见
《國語辭典》:万福(萬福)  拼音:wàn fú
1.全福、多福。《诗经。小雅。蓼萧》:「既见君子,鞗革忡忡,和鸾雍雍,万福攸同。」《文选。陆倕。石阙铭》:「翼百神,褆万福。」
2.旧时妇女裣衽时,多口称万福,后因沿称裣衽之礼为万福。祝人一切吉祥如意、身体健康。也称为「万福」。唐。韩愈〈与孟尚书书〉:「未审入秋来眠食何似,伏惟万福。」《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只见袅袅娜娜走出房来,道了万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