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9
词典
1
分类词汇
14
佛典
24
共39,分3页显示
1
2
3
2
3
下一页
词典
相续
分类词汇
流转
陆续
明两
继继
赓载
法流
绎如
心波
来轸
属路
翕绎
五识
寻续
一脉相传
《漢語大詞典》:
相续(相續)
(1).相继;前后连接。
《
汉书·五行志上
》
:“是时,太后三弟相续秉政。” 唐
元稹
《有酒》
诗之六:“樱桃桃李相续开,间以木兰之秀香徘徊。” 宋
梅尧臣
《新雁》
诗:“泊船人不寐,月下声相续。”
(2).连续。
《坛经·定慧品》
:“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繫缚。”
分類:
相续
相继
连续
前后
后连
连接
《國語辭典》:
流转(流轉)
拼音:
liú zhuǎn
1.传布。《礼记。仲尼燕居》唐。孔颖达。正义:「以礼周旋流转,无不偏于天下。」
2.圆转流畅。《南史。卷二二。王昙首传》:「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
3.转换消逝。唐。
白居易
秋晚
诗:「光阴流转忽已晚,颜色凋残不如昨。」
4.流动转移。《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张俭传》:「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后流转东莱,止李笃家。」
分類:
流转
曲折
流动
佛教语
运行
轮流
流畅
商品
动转
转移
变迁
圆转
资金
因果
流通
相续
周转
世界
《國語辭典》:
陆续(陸續)
拼音:
lù xù
接连不断。《三国演义》第三回:「是时得诏大喜,点起军马,陆续便行。」《文明小史》第四○回:「直到一点多钟,余大魁诸人都陆续的来了。」
分類:
陆续
先后
后相
相续
不绝
《國語辭典》:
明两(明兩)
拼音:
míng liǎng
明两原指易经中的离卦。离卦论象为日,日又有明之意。因离卦有上下二体,故称为「明两」。为两明前后相续之象。语出《易经。离卦。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后指帝王贤能可明照四方。《文选。谢灵运。拟邺中集诗。王粲诗》:「不谓息肩愿,一旦值明两。」《文选。谢瞻。张子房诗》:「明两烛河阴,庆宵薄汾阳。」唐。李善。注:「郑玄曰:『明两者,取君明上下以明德相承,其于天下之事,无不见也。』」
分類:
帝王
太子
离上
明前
前后
后相
相续
《漢語大詞典》:
继继(繼繼)
相续不绝。 唐
韩愈
《太原郡郡公王公神道碑》
:“ 王氏 周 胄,官封继继。” 宋
沈遘
《溪洞鹤州知州向守兴可银酒监武馀如故敕》
:“忠劳乡顺,继继不怠,朕甚嘉之。”
《宣和遗事》
前集:“茫茫往古,继继来今。”
分類:
相续
不绝
《漢語大詞典》:
赓载(賡載)
(1).谓相续而成。
《
书·益稷
》
:“ 皋陶 拜手稽首,颺言曰:‘念哉,率作兴事,慎乃宪钦哉,屡省乃成钦哉。’乃賡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孔 传:“賡,续;载,成也。”
(2).多用指诗词唱和。 宋
刘克庄
《念奴娇·丙午郑少师生日》
词:“火德中天,客星一夕,草草聊同宿。重来凝碧,依然賡载相属。”
《宋史·乐志九》
:“君臣賡载,夷夏肃清。本支百世,持盈守成。”
分類:
相续
唱和
《漢語大詞典》:
法流
(1).佛教语。相续不绝的佛法。 南朝 梁元帝
《谢敕送齐王瑞像还启》
:“身持净戒,心抃法流。” 唐
王维
《为舜闍黎谢御题大通大照和尚塔额表》
:“宿修梵行,愿在法流者,覆以惭媿之衣,落其烦恼之髮。”
(2).佛教语。佛法流传。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序》
:“然法流东土,盖由传译之勋。”
分類:
佛教语
佛法
相续
流传
不绝
《漢語大詞典》:
绎如(繹如)
相续不绝貌。
《
论语·八佾
》
:“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邢昺 疏:“绎如也者,言其音落绎然,相续不絶也。” 唐
元稹
《善歌如贯珠赋》
:“上下其音,谓低昂於游女之手,窈窕远矣,徘徊绎如。”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
卷二:“然管多而一人吹之,何以高下曲折绎如。”
分類:
相续
不绝
绝貌
邢炳
《國語辭典》:
心波
拼音:
xīn bō
像波浪一样相续不绝的意念。如:「心波不兴,静如古井。」
分類:
佛教语
思念
思绪
喻意
意念
相续
不绝
如水
水波
《漢語大詞典》:
来轸(來軫)
后继之车。喻相续而来的人或事。
《
后汉书·左周黄传论
》
:“往车虽折,而来軫方遒。” 宋
程俱
《借居毘陵东门》
诗之四:“前车接来軫,后棹纷相摩。” 清
王韬
《〈火器说略〉前序》
:“然而来軫方遒,补牢未晚。”
分類:
后继
相续
而来
《漢語大詞典》:
属路(屬路)
沿途;相续于路。 南朝 宋 鲍照
《送别王宣城》
诗:“树道慕高华,属路佇深馨。”
《
资治通鉴·晋康帝建元二年
》
:“ 逸豆归 事 赵 甚谨,贡献属路。”
分類:
沿途
相续
《漢語大詞典》:
翕绎(翕繹)
谓音声和谐相续。语本
《
论语·八佾
》
:“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明
刘基
《为韩克铭题画石鼎联句图》
:“笙鏞琴瑟箎与壎,五音翕绎珠泻盆。” 明
李东阳
《绍兴府学乡射圃记》
:“将事之日,礼物咸备,笙鼓翕绎,降升有容。”
分類:
音声
声和
和谐
相续
《漢語大詞典》:
五识(五識)
(1).佛教语。指眼、耳、鼻、舌、身五根同色、声、香、味、触五境相合时所发生的五种感觉。
《
梁书·武帝纪下
》
:“三月己未,詔曰:‘朕四聪既闕,五识多蔽,画可外牒,或致紕繆。’”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
:“即五识见分正缘五尘以为相分之时,五识亦未尝自起分别。”参阅 隋 智顗
《法界次第》
卷上。
(2).佛教语。指业识、转识、现识、智识、相续识。佛家以此说明众生界和器世界的“妄现”。参阅 唐 元晓
《
起信论疏
》
卷上。
分類:
佛教语
五根
智识
相续
相合
合时
感觉
《漢語大詞典》:
寻续(尋續)
相续,连续。 晋
张华
《
博物志
》
卷二:“虽復扑杀有斗斛,而来者如风雨,前后相寻续,不可断截。” 唐 谷神子
《
集异记·王涣之
》
:“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
分類:
相续
连续
《國語辭典》:
一脉相传(一脈相傳)
拼音:
yī mài xiāng chuán
由一个血统或派别承传下来,可以上下连贯。如:「我国的道统是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而至孔子一脉相传下来的。」也作「一脉相通」、「一脉相承」。
分類:
一脉相传
血统
派系
世代
相续
流传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