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5
典故
1
词典
6
分类词汇
28
共28,分2页显示
1
2
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看亲
相看
有为
相亲
戚戚
相于
和亲
和好
臣邻
相爱
从亲
合义
识有
人偶
顺亲
《漢語大詞典》:
看亲(看親)
男女因谈婚事而相约的初次见面。又称相亲。 艾芜
《百炼成钢》
第六章:“听说你前次回去看亲,难道还没有看上么?”
分類:
男女
婚事
相约
初次
见面
相亲
《漢語大詞典》:
相看
(1).端详;观察。 王统照
《搅天风雪梦牢骚》
:“﹝ 陈医生 ﹞望望 景武 ,又歪向左边,仿佛在相看他的面貌。”
(2).提亲后家长或本人到对方家相亲。
《
红楼梦
》
第三一回:“前日有人家来相看,眼见有婆婆家了,还是那么着。” 老舍
《龙须沟》
第三幕:“不教我相看相看他,你不用想上轿子!”
分類:
相看
端详
提亲
观察
家长
本人
方家
家相
相亲
《漢語大詞典》:
有为(有爲)
有所为,有缘故。 唐
于濆
《拟古讽》
:“草木本无情,此时如有为。” 宋
周密
《
齐东野语·胡明仲本末
》
:“盖此书有为而作,非徒区区评论也。”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第六六回:“所以你一进门,我就知道你是有为而来的了。这才是无事不登三寳殿啊。”
分類:
有为
所为
有缘
缘故
《國語辭典》:
相亲(相親)
拼音:
xiāng qīn
彼此亲近。《史记。卷六二。管晏传。太史公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亲。」
《國語辭典》:
相亲(相親)
拼音:
xiàng qīn
男女双方经人介绍后,择定日期,初次正式会面。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嫁娶》:「然后男家择日,备酒礼诣女家,或借园圃,或湖舫内,两亲相见,谓之相亲。」《红楼梦》第一一八回:「平儿先看见来头,却也猜著八九,必是相亲的。」
分類:
男女
相亲
亲爱
双方
亲人
亲近
议婚
安排
会面
《國語辭典》:
戚戚
拼音:
qī qī
1.相亲。《诗经。大雅。行苇》:「戚戚兄弟,莫远具尔。」《文选。曹植。求通亲表》:「退省诸王,常有戚戚具尔之心。」
2.忧惧。《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内心有所感动的样子。《孟子。梁惠王上》:「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老残游记》第二回:「梦湘先生论得透辟极了,于我心有戚戚焉。」
《國語辭典》:
戚戚(慼慼)
拼音:
qī qī
忧愁、悲伤。唐。
韦应物
〈
送杨氏女
〉诗:「永日方戚戚,出门复悠悠。」
分類:
急促
相亲
忧惧
心动
低语
忧惧貌
语声
忧伤
忧伤貌
何晏
《國語辭典》:
相于(相於)
拼音:
xiāng yú
1.诚厚相待。汉。王符《潜夫论。释难》:「夫尧舜之相于人也,非戈与伐也。」三国魏。繁钦〈定情〉诗:「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2.相亲近。唐。
杜甫
〈
赠李八秘书别
〉诗:「此行非不济,良友昔相于。」
分類:
相亲
亲近
《國語辭典》:
和亲(和親)
拼音:
hé qīn
1.和睦亲善。《礼记。乐记》:「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
2.敌对双方为求和平而联婚交谊。《汉书。卷五○。汲黯传》:「与胡和亲,毋起兵。」《三国演义》第四四回:「昔单于屡侵疆界,汉天子许以公主和亲,今何惜民间二女乎?」
分類:
和亲
和睦
封建
两国
相亲
相结
彼此
王朝
友好
婚姻
亲善
边疆
统治者
结亲
亲和
和好
《國語辭典》:
和好
拼音:
hé hǎo
互相和睦亲善。《三国演义》第七五回:「陆将军呈书备礼,一来与君侯作贺,二来求两家和好,幸乞笑留。」
分類:
和好
恢复
和睦
相亲
睦友
友好
亲睦
《漢語大詞典》:
臣邻(臣鄰)
《书·益稷》
:“臣哉邻哉,邻哉臣哉。” 孔 传:“邻,近也。言君臣道近,相须而成。”本谓君臣应相亲近,后泛指臣庶。
《
通志·总序
》
:“儻臣邻皆如此,则顾问何取焉?”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觐圣》
:“閲史披图,猛欲追謨于贤圣;宵衣旰食,每勤顾问于臣邻。” 清
陈康祺
《
郎潜纪闻
》
卷五:“深居高拱,不如询访臣邻;批答详明,不若亲承颜色。”
分類:
君臣
相亲
亲近
《國語辭典》:
相爱(相愛)
拼音:
xiāng ài
互相爱恋、友好。如:「他们在牧师的福證下,誓言相爱到老。」《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同伴中有一个姓夏的名良策,与蒋生最是相爱。」
分類:
相爱
相亲
亲爱
友好
《漢語大詞典》:
从亲(從親)
合纵相亲。指六国合纵结为联盟。
《
战国策·楚策一
》
:“故为王至计,莫如从亲以孤 秦 。”
《
史记·苏秦列传论
》
:“夫 苏秦 起閭阎,连六国从亲,此其智有过人者。”
分類:
合纵
相亲
六国
为联
联盟
《漢語大詞典》:
合义(合義)
(1).谓以德义相亲。
《
国语·晋语四
》
:“异德合姓,同德合义。” 韦昭 注:“合义,以德义相亲。”
(2).归向正义。
《
荀子·强国
》
:“君臣上下,贵贱长少,至于庶人,莫不为义,则天下孰不欲合义矣。” 杨倞 注:“天下皆来归义也。”
(3).合于正义。
《书·皋陶谟》
“彊而义” 孔 传:“无所屈挠,动必合义。”
(4).符合经义。
《
后汉书·陈宠传
》
:“又律有三家,其説各异。宜令三公、廷尉平定律令,应经合义者,可使大辟二百,而耐罪、赎罪二千八百,并为三千。”
分類:
符合
合于
归向
经义
德义
相亲
《漢語大詞典》:
识有(識有)
互相亲爱。识,通“ 职 ”。
《诗·王风·葛藟》
“亦莫我有” 汉 郑玄 笺:“有,识有也。” 王引之
《
经义述闻·通说上
》
:“识有,即相亲爱之谓。”
分類:
相亲
亲爱
《漢語大詞典》:
人偶
谓相敬、相亲。 汉
贾谊
《
新书·匈奴
》
:“ 胡 婴儿得近侍侧, 胡 贵人更进得佐酒前,上乃幸自御此薄,使付酒钱,时人偶之。”
《
仪礼·聘礼
》
“公揖。入每门,每曲揖” 汉 郑玄 注:“每门輒揖者以相人偶为敬也。”
《诗·桧风·匪风》
“谁能亨鱼” 清 马瑞辰 通释:“ 汉 时以相敬相亲皆为人偶。”
分類:
人偶
相亲
《漢語大詞典》:
顺亲(順親)
(1).谓志趣一致而相顺相亲。 三国 魏
嵇康
《与吕长悌绝交书》
:“间令足下,因其顺吾,与之顺亲,盖惜足下门户,欲令彼此无恙也。” 戴明扬 校注:“ 吕安 既顺 叔夜 之言而不发举,故 叔夜 乃令 巽 与 安 相顺相亲也。”
(2).孝顺父母。 宋
陈师道
《代贺生皇子表》
之二:“臣闻王者之孝,以继体为先;人子之心,以顺亲为乐。” 清 姜秉初
《〈小螺庵病榻忆语〉书后》
:“余比年观人,颇以顺亲二字为的,而未尝不叹孝行之不可多得。”
分類:
孝顺
志趣
顺父
父母
一致
相亲
明扬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