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8—1160 【介绍】: 宋湖州归安人,字行简,号苕溪。徽宗宣和三年进士。为越州教授,荐除敕令所删定官。高宗绍兴中,累迁监察御史、起居郎、浙东提刑,擢中书舍人兼侍讲,进给事中。数上书论澄清吏治、杜绝幸门,封驳不避权贵。忤秦桧等宰臣意,又极言执政植党之私,罢去。桧死,召还,因病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博学多才,为文敏捷,诗意高远。有《非有斋类稿》,后改名《苕溪集》。
全宋诗
刘一止(一○八○~一一六一),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监秀州都酒务,迁越州教授。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绍兴间,历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起居郎,以言事罢,主管台州崇道观。起知袁州,改浙东路提点刑狱。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讲,迁给事中,又以言事罢,提举江州太平观。一止以忤秦桧,两次奉祠,秦桧死,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绍兴三十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二(此据《行状》,《宋史》本传作八十三)。有《苕溪集》五十五卷传世。事见《苕溪集》卷五四《阁学刘公行状》,《宋史》卷三七八有传。 刘一止诗,以清拥万堂《苕溪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朱祖谋跋本(简称朱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二六四
刘一止(一○七八——一一六一),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登进士第,监秀州都酒务,为越州教授。建炎四年,为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绍兴改元,召试馆职,除秘书省校书郎,迁监察御史、起居郎,以直言忤执政罢。三年,召为祠部郎,知袁州。改浙东路提点刑狱。召入为秘书少监。九年,复起为起居郎,擢中书舍人兼侍讲。迁给事中,封驳不避权贵。忤秦桧,罢祠。二十三年,以秘阁修撰致仕。桧死,进为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三十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三。一止博学工诗文,有《苕溪集》五十五卷。事迹见韩元吉《阁学刘公行状》(《苕溪集》卷五五),《宋史》卷三七八有传。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十七
字长孺,号大若,少与从兄一贯、族兄九畴同研席知名,人方之三谢。初中进士,值江陵当轴,其二子亦以是科第上等,使交同榜名士,公所最注目者,然公澹然弗顾也。授都水主事,议罢神岭山采石,民得不扰。稍迁仪制郎中,多与藩邸关。时沈藩负大力,有所干请,俞旨每从中出,公争甚强,事得寝。出以按察副使,备兵上荆。荆多庶宗,贫无赖,不受有司约,公为曲贷其困,巳稍整齐之,遂循循奉法。擢山东参政,以病致仕,起补福建参政,税珰高寀,与红毛番通,许其贡市,为疏请,而番舶已泊漳门。公亢言疆臣无延寇入门,理宜以死守。下令集舟师,逼使去,珰无以夺。其疏入,亦遂不行。进按察使,迁河南布政使,徙贵州。其地无成赋,一切车軨之备,仰给邻壤。适徵发巨材,人多受值,而逋邻值因不至。公下令先输木者受镪,立得材三千。金筑安抚其民颇驯。数苦豪右侵,公具请使内比为州,拓地千里,遂力请骸骨归里,逾年卒。方公初释褐,从兄文恭公已在史馆,及文恭枋国,深以家门贵盛为嫌,不肯引兄弟使同列,公亦远自引避,每与客语,终日未尝一及相君。人或徵起居,唯唯而巳。尝言吾辈坚立脚根,庶晚节不至秋蓬转,虽有智巧,岂能益吾命所无。其自守若此。所著有书礼二经补注、梅园集。
维基
沈一中(1550年—?),字长孺,浙江宁波府鄞县人,民籍。隆庆四年(1570年)庚午科浙江乡试第十名。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科二甲第四十八名进士。授工部屯田司主事,累升礼部精膳司郎中。二十年六月升湖广副使,二十三年十一月升山东左参政。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出任分守漳南道福建右参政,晋按察使,三十四年五月平定闽妖吴建,改大名道河南按察使,三十五年闰六月升河南右布政使,三十八年五月官至贵州左布政使。文章以才气辞藻见长,而短于剪裁澄汰。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安东人。字台仲。号清台、拙修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