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百家  拼音:bǎi jiā
1.概称多数人家。如:「百家姓」。
2.各种流派。《荀子。解蔽》:「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文选。夏侯湛。东方朔书赞》:「阴阳图纬之学,百家众流之论。」
《國語辭典》:百家姓  拼音:bǎi jiā xìng
书名。旧时童蒙课读之书,不著作者姓名。用姓氏编成韵文,每句四字,以便诵读,始赵而终司空。收单姓四百零八,复姓三十。见宋。王明清《玉照新志》卷三。
《漢語大詞典》:百家谱(百家譜)
南朝 梁 时所编的士族世系谱。南史·王僧孺传:“ 武帝 以是留意谱籍,州郡多离其罪,因詔 僧孺 改定《百家谱》。”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二节:“自 桓温 首创土断制,至 梁武帝 定《百家谱》,都说明士族与朝廷争夺民户,朝廷并不能改变这个形势。”亦省作“ 百家 ”、“ 百谱 ”。南史·王僧孺传:“ 湛 ( 刘湛 )为选曹,始撰《百家》以助銓序,而伤於寡略。”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一节:“ 北朝 颜之推 作《观我生赋》,自注说,中原士族,随 晋元帝 渡 江 的有百家,因此 江东 有《百谱》《百家谱》)。”
《國語辭典》:百家衣  拼音:bǎi jiā yī
旧俗向众邻家们求取碎布,缝制成给幼儿穿的衣裳。据说穿了此衣,可保长命。清。李鉴堂《俗语考原。百家衣》:「俗为婴儿乞零碎布帛于众邻,合以制衣,云衣之可致福,此为风由来己久。」
《漢語大詞典》:百家语(百家語)
指 先秦 诸子百家的著作。史记·秦始皇本纪:“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汉 王充 论衡·正说:“ 秦始皇 下其议丞相府,丞相 斯 ( 李斯 )以为 越 ( 淳于越 )言不可用,因此谓诸生之言惑乱黔首,乃令史官尽烧‘五经’,有敢藏、百家语者刑,唯博士官乃得有之。” 章炳麟 《秦献记》:“或曰:‘ 秦 焚、百家语在人间者,独博士如故,将私其方术於己,以愚黔首。’”
《國語辭典》:百家姓  拼音:bǎi jiā xìng
书名。旧时童蒙课读之书,不著作者姓名。用姓氏编成韵文,每句四字,以便诵读,始赵而终司空。收单姓四百零八,复姓三十。见宋。王明清《玉照新志》卷三。
《漢語大詞典》:百家谱(百家譜)
南朝 梁 时所编的士族世系谱。南史·王僧孺传:“ 武帝 以是留意谱籍,州郡多离其罪,因詔 僧孺 改定《百家谱》。”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二节:“自 桓温 首创土断制,至 梁武帝 定《百家谱》,都说明士族与朝廷争夺民户,朝廷并不能改变这个形势。”亦省作“ 百家 ”、“ 百谱 ”。南史·王僧孺传:“ 湛 ( 刘湛 )为选曹,始撰《百家》以助銓序,而伤於寡略。”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一节:“ 北朝 颜之推 作《观我生赋》,自注说,中原士族,随 晋元帝 渡 江 的有百家,因此 江东 有《百谱》《百家谱》)。”
《分类字锦》:游览百家(游览百家)
王逸折武论苞含六艺游览百家
分类:博学
《國語辭典》:诸子百家(諸子百家)  拼音:zhū zǐ bó jiā
泛指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各家学说。《三国演义》第八六回:「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所不通。」《醒世恒言。卷三五。徐老仆义愤成家》:「自幼聪明好学,该博三教九流,贯串诸子百家。」也作「百家诸子」。
《国语辞典》:九流百家  拼音:jiǔ liú bǎi jiā
各种学术派别。唐。韩愈〈毛颖传〉:「阴阳、卜筮、占相、医方、族氏、山经、地志、字书、图画九流百家天人之书,及至浮图、老子、外国之说,皆所详悉。」
《国语辞典》:经史百家杂钞(经史百家杂钞)  拼音:jīng shǐ bǎi jiā zá chāo
书名。清曾国藩编,二十六卷。与姚鼐的《古文辞类纂》同为著名的古文选本。选材范围较广,杂取经史百家,分十一类。
《国语辞典》:百家湾(百家湾)  拼音:bǎi jiā wān
相传在武清县北五里一村庄,聚姓百家,其中有一老夫妇常暗行善事。某夜老夫妇梦到神仙暗示,当村东石狮眼红时,全村将沦为沼池,要远离避难。老夫妇告诉村民,但众人不信,甚至有多事的人将狮眼涂红,老夫妇见此遂离去。不久,黑雾四塞,村果成为沼泽。见《古今图书集成。卷五四。职方典》引《武清县志》。
《国语辞典》:百家齐鸣(百家齐鸣)  拼音:bǎi jiā qí míng
1.春秋战国时代,一时之间出现九流十家等各种不同思想流派发表见解的景象。
2.泛指各种言论思想的蓬勃展现。如:「学术若要进步就是需要百家齐鸣,互相切磋。」
《国语辞典》:百家之言  拼音:bǎi jiā zhī yán
众流派的言论、说法。《文选。贾谊。过秦论》:「于是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文选。东方朔。答客难》:「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
分类:流派言论
《国语辞典》:百家诸子(百家诸子)  拼音:bǎi jiā zhū zǐ
泛指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各家学说。也作「诸子百家」。
《漢語大詞典》:百家饭(百家飯)
指乞讨来的剩饭。《花城》1981年第6期:“从他记事起,家乡的群众就吃‘百家饭’,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直到如今, 长喜 还要吃这百家饭。”
分類:乞讨
《國語辭典》:百家锁(百家鎖)  拼音:bǎi jiā suǒ
旧俗向众邻家们求取铜钱,配制成给婴儿佩挂的锁片。据说佩挂此锁,可保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