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瘦弱  拼音:shòu ruò
消瘦而衰弱。《薛仁贵征辽事略》:「虽骨格雄威,奈容貌瘦弱。」《三国演义》第四○回:「粲容貌瘦弱,身材短小。」
《國語辭典》:瘦小  拼音:shòu xiǎo
身材瘦、个头小。《儒林外史》第五二回:「外边走进一个二十多岁的人,瘦小身材,来问南京凤四老爹可在这里?」
《漢語大詞典》:憔瘦
憔悴瘦损。 宋 王十朋 《次韵李刑曹病起书怀》:“惟有诗怀禁不得,任他憔瘦不胜衣。” 元 曾瑞 《留鞋记》第一折:“你这几日情怀欠好,饮食少进,看看憔瘦了也。” 明 冯梦龙 《挂枝儿·相思》:“想冤家,想得我懨懨憔瘦。”白雪遗音·玉蜻蜓·访庵:“原来如此,怪不得脸上有些憔瘦。”
分類:憔悴瘦损
《漢語大詞典》:东阳瘦(東陽瘦)
见“ 东阳销瘦 ”。
《漢語大詞典》:东阳销瘦(東陽銷瘦)
梁书·沈约传:“﹝ 沈约 ﹞ 永明 末,出守 东阳 ……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原谓 沈约 因操劳日渐消瘦,后以“东阳销瘦”为形容体瘦的典故。 宋 贺铸 《满江红·伤春回》词:“谁念 东阳 销瘦骨,更堪白苧衣衫薄。”亦作“ 东阳瘦体 ”、“ 东阳瘦 ”。 元 乔吉 《双调行香子·题情》套曲:“ 东阳 瘦体, 潘岳 苍颜,我怕春归,愁日永,捱更阑。”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又塞上咏雪花》词:“谁怜辛苦 东阳 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骈字类编》:宜瘦
元 郝经 宣和内人图 腰肢一搦不胜衣,当时宜瘦不宜肥。
《漢語大詞典》:瘦龙(瘦龍)
(1).瘦弱的龙。 老舍 《骆驼祥子》三:“顶可怜的是那长而无毛的脖子,那么长,那么秃,弯弯的,愚笨的,伸出老远,像条失意的瘦龙。”
(2).指墨上刻的龙纹。 宋 黄庭坚 《谢景文惠浩然所作廷珪墨》诗:“柳枝瘦龙印香字,十袭一日三摩挲。”
分類:瘦弱龙纹
《漢語大詞典》:松瘦
遒劲挺秀。 宋 苏轼 《次韵刘景文见寄》:“细看落墨皆松瘦,想见掀髯正鹤孤。”
《國語辭典》:瘦棱棱(瘦稜稜)  拼音:shòu léng léng
瘦得只剩皮包骨的样子。宋。欧阳修〈燕归梁。屏里金炉帐外灯〉词:「而今前事总无凭,空赢得、瘦棱棱。」宋。程垓 生查子。长记别郎时词:「无心换夕香,有分怜朝镜。不怕瘦棱棱,只怕梅开尽。」
《國語辭典》:瘦瘠  拼音:shòu jí
1.身体消瘦。如:「饱受胃病的折磨,她原本丰腴的体态变得十分瘦瘠。」
2.指土壤贫瘠、不肥沃。如:「他家的田地十分瘦瘠,难怪年年收成不佳。」
《漢語大詞典》:瘦病
瘦弱憔悴。《诗·周南·汝坟》“魴鱼赬尾” 汉 郑玄 笺:“君子仕於乱世,其颜色瘦病,如鱼劳则尾赤。” 宋 苏轼 《王晋卿作烟江迭嶂图仆赋诗十四韵晋卿和之语特奇丽因复次韵》:“却因瘦病出奇骨,盐车之厄寧非天。”
分類:瘦弱憔悴
《國語辭典》:细瘦(細瘦)  拼音:xì shòu
身材细小瘦弱。《儒林外史》第三三回:「杜少卿看那先生细瘦,通眉长爪,双眸炯炯,知他不是庸流,便也一见如故。」
《韵府拾遗 宥韵》:各瘦(各瘦)
杜甫诗有弟有弟在远方三人各瘦何人强
《漢語大詞典》:饥瘦(飢瘦)
飢饿瘦弱。 清 唐孙华 《闻张二星若讣》诗之一:“后死独怜吾尚在,反缘飢瘦得清安。”
分類:饥饿瘦弱
《分类字锦》:瘦根(瘦根)
张乔 和薛监察题兴善寺古松诗 瘦根盘地远,香吹入云清。
分类:
《漢語大詞典》:瘦健
(1).谓书法字形细长而挺拔有力。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当时以 李建中 字形瘦健,姑得时誉。”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楚汉魏六朝下》:“ 鲁直 云:……惟 鲁公 《宋开府碑》,瘦健清拔。” 宋 陆游 《跋崔正言所书〈书法要诀〉》:“ 德符 诗名一代,书则未之见也。观此编中字,瘦健有神彩,亦类其诗。”
(2).谓木本植物枝干修长,长势苍劲挺拔。 唐 李山甫 《早秋山中作》诗:“檜松瘦健滴秋露,户牖虚明生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