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痛心  拼音:tòng xīn
哀伤、悲痛到了极点。《文选。李陵。答苏武书》:「彼二子之遐举,谁不为之痛心哉!」《旧唐书。卷一九○。文苑传下。刘蕡传》:「故臣所以为陛下发愤扼腕,痛心泣血尔。」
《國語辭典》:痛心疾首  拼音:tòng xīn jí shǒu
痛恨、怨恨到极点。《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也作「疾首痛心」。
《漢語大詞典》:痛心绝气(痛心絶氣)
形容悲愤到极点。晋书·桓温传:“今寇贼冰消,大事垂定……而横议妄生,成此贝锦,使垂灭之贼復获苏息,所以痛心絶气,悲慨弥深。”
分類:悲愤极点
《漢語大詞典》:痛心切骨
(1).伤痛透到骨头里。形容悲愤之至。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白萍》:“子负心太甚,即 王魁 、 李益 ,有不逮焉……思之痛心切骨,衔恨非一朝一夕矣。”
(2).形容痛苦的程度极深。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三:“只有那疏疏密密的枯枝,时时战颤,忍着百般痛心切骨的苦恼,静待遥远未来的春意呢。”
《國語辭典》:痛心入骨  拼音:tòng xīn rù gǔ
伤心、怨恨到了极点。《后汉书。卷七四下。袁绍传》:「是以智达之士,莫不痛心入骨,伤时人不能相忍也。」《三国志。卷三八。蜀书。孙乾传》:「每与刘左将军、孙公祐共论此事,未尝不痛心入骨,相为悲伤也。」也作「痛切心骨」、「痛心刻骨」。
《漢語大詞典》:痛心伤臆(痛心傷臆)
形容悲痛到极点。《后汉书·李固传》:“积敝之后,易致中兴,诚当沛然思惟善道;而论者犹云,方今之事,復同於前。臣伏从山草,痛心伤臆。”
分類:悲痛极点
《漢語大詞典》:痛心病首
犹痛心疾首。形容极其悲愤。新唐书·突厥传上:“帝谓羣臣曰:‘往国家初定,太上皇以百姓故,奉 突厥 ,诡而臣之,朕常痛心病首,思一刷耻於天下。’”
分類:悲愤
《漢語大詞典》:痛心拔脑(痛心拔腦)
形容悲痛到极点。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 陆机 《与长沙顾母书》述从祖弟 士璜 死,乃言:‘痛心拔脑,有如孔怀。’”
分類:悲痛极点
《国语辞典》:痛心泣血  拼音:tòng xīn qì xuè
比喻悲痛至极。汉。荀悦《汉纪。前汉孝元皇帝纪。卷下》:「若夫石显可以痛心泣血矣,岂不疾之哉!」宋。司马光〈乞开言路状〉:「臣常痛心泣血,思救其失。」也作「疼心泣血」。
《国语辞典》:痛心切齿(痛心切齿)  拼音:tòng xīn qiè chǐ
痛恨到了极点。唐。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此愚臣之所痛心切齿于既往,是以不忍复躬行于当世也。」也作「切齿拊心」、「切齿腐心」。
《国语辞典》:痛心刻骨  拼音:tòng xīn kè gǔ
伤心、怨恨到了极点。《明史。卷一八一。刘健传》:「痛心刻骨,誓以死报。」也作「痛切心骨」、「痛心入骨」。
《國語辭典》:疾首痛心  拼音:jí shǒu tòng xīn
形容伤心痛恨到了极点。《南史。卷六九。虞荔传》:「不意将军惑于邪说,翻然异计,寄所以疾首痛心。」《英烈传》第二六回:「恒思前事,疾首痛心。」也作「痛心疾首」。
《漢語大詞典》:隐心(隱心)
(1).审度,忖度。文选·崔瑗〈座右铭〉:“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 李善 注:“ 刘熙 《孟子注》曰:‘隐,度也。’周易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吕氏春秋曰:‘内反於心不慙,然后动也。’” 李周翰 注:“隐,度。庸,常也。言能度心而动。”
(2).昧心。《后汉书·皇甫规传》:“臣诚知阿諛有福,深言近祸,岂敢隐心以避诛责乎!”
(3).忧心;痛心。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哀吊:“隐心而结文则事愜,观文而属心则体奢。”
(4).隐居之意。 唐 祖咏 《苏氏别业》诗:“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 清 胡其毅 《偕王雪蕉先生诣碧峰寺访桔木师不遇》诗:“即此问山路,自然生隐心。”
《國語辭典》:腐心  拼音:fǔ xīn
痛心,表示极为痛恨。《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乃今得闻教!」
分類:苦心痛心
《漢語大詞典》:疾心
(1).憎恶之心。国语·晋语一:“君以 驪姬 为夫人,民之疾心,固皆至矣。”
(2).犹痛心。 汉 王充 论衡·对作:“至或南面称师,赋姦伪之説,典诚佩紫,读虚妄之书。明辨然否,疾心伤之,安能不论。”
(3).心生妒忌。 隋 卢思道 《劳生论》:“篤学强记,聋瞽於焉侧目;清言河泻,木訥所以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