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拘挛(拘攣)  拼音:jū luán
1.拘束、浅近。《文选。潘岳。西征赋》:「陋吾人之拘挛,飘萍浮而蓬转。」或读为ㄐㄩ ㄌㄨㄢˊ jū luán。
2.手脚抽筋的病症。或读为ㄐㄩ ㄌㄨㄢˊ jū luán。
《漢語大詞典》:拘缀(拘綴)
(1).痉挛。 清 刘大櫆 《吴君墓志铭》:“君既遘废疾,手足拘缀。”
(2).羁绊;牵制。 唐 韩愈 《答殷侍御书》:“职事羈缠,未得继请,怠惰因循,不能自彊……八月益凉,时得休假,倘矜其拘缀,不得走请务道之传,而赐辱临,执经座下,获卒所闻,是为大幸。” 宋 司马光 《乞罢刺陕西义勇第四札子》:“然一刺手背之后,则终身拘缀。” 宋 王安石 《回元少保书》之二:“山川相望,拘缀无缘造晤。” 清 方苞 《〈李穆堂文集〉序》:“而 穆堂 宦益达,各以职事拘缀,惟一见於故相国 安溪 李公 所。”
《國語辭典》:转筋(轉筋)  拼音:zhuǎn jīn
中医上指局部筋肉痉挛的抽筋现象。通常指小腿的腓肠肌痉挛。
分類:痉挛
《漢語大詞典》:拘苛
抽搐;痉挛。《素问·至真要大论》:“筋肉拘苛,血脉凝泣。”
分類:抽搐痉挛
《國語辭典》:搐搦  拼音:chù nuò
肌肉抽动。如:「看到这种事,我冷不防搐搦了一下!」也称为「惊厥」、「全身痉挛」。
《漢語大詞典》:瞀瘛
目晕眩;痉挛。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持素证篇:“诸热瞀瘛,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於火。”
分類:晕眩痉挛
《國語辭典》:拘急  拼音:jū jí
身体因感觉冷而紧缩在一起。《喻世明言。卷三。新桥市韩五卖春情》:「一觉醒来热渴,又吃了一碗冷水,身体便觉拘急。」
《國語辭典》:抽筋  拼音:chōu jīn
1.筋肉痉挛作痛。如:「腿受了风寒会抽筋。」
2.处理肉食,剔除筋络。如:「肉类的烹饪,若不先加抽筋处理,比较不容易咀嚼。」
3.泛指酷刑。如:「剥皮抽筋」。《西游记》第七五回:「行者道:『他说拿大大王剥皮,二大王剐骨,三大王抽筋。』」《老残游记二编》第二回:「可知那州县老爷们比娼妓还要下贱?遇见驯良百姓,他治死了还要抽筋剥皮,锉骨扬灰。」
《國語辭典》:瘈疭(瘈瘲)  拼音:qì zòng
中医上称一种小儿惊风的症状。发作时,手足时伸时缩,不停搐动。
分類:筋脉痉挛
《漢語大詞典》:抽风(抽風)
(1).手脚痉挛、口眼歪斜的症状。
(2).利用一定的装置把空气吸出来。如:抽风灶。
(3).见“ 抽丰 ”。
《國語辭典》:抽丰(抽豐)  拼音:chōu feng
丰,指丰收。抽丰本指歉收的人向丰收的人乞助。引申指向财物多的人求取,以补助自己的不足。《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邻里之间,见说高愚溪在福建巡按抽丰回来,尽来观看。看见行李沉重,货物堆积,传开了一片。」《儒林外史》第四四回:「哥这番去,若是多抽丰得几十两银子,回来把父亲母亲葬了。」
《漢語大詞典》:瘛疭
惊风;痫病。亦泛指手足痉挛。说文·疒部:“瘛,小儿瘛瘲病也。” 段玉裁 注:“急就篇亦云瘛瘲。 师古 云:即今癇病。按,今小儿惊病也。瘛之言掣也,瘲之言纵也。” 汉 张仲景 伤寒论·辨温病脉:“太阳病……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癇,时瘈瘲。” 宋 司马光 《答李大卿书》:“中冷则为羸瘠,面瘇外热……流於筋脉,则为瘛瘲。”《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内钓》:“内钓肝藏病受寒,粪青潮搐似惊癇……瘛瘲甚者钩藤饮,急啼腹痛木香丸。”
《国语辞典》:急惊风(急惊风)  拼音:jí jīng fēng
中医上指小儿急性癫痫症,患者两眼直视、手足痉挛及牙关紧闭。
《漢語大詞典》:愤厥(憤厥)
由于愤气郁结造成的痉挛昏厥。列子·汤问:“ 吴 楚 之国有大木焉,其名为櫾。碧树而冬生,实丹而味酸,食其皮汁,已愤厥之疾。”
《漢語大詞典》:镇痉(鎮痙)
医学上指用药物解除痉挛、震颤、角弓反张等症状。药剂中有镇痉剂,如阿托品。
《漢語大詞典》:痫病(癇病)
亦作“癎病”。 指小儿痉挛之症。后汉书·王符传:“婴儿常病伤於饱也,贵臣常祸伤於宠也,哺乳多则生癎病,富贵盛而致骄疾。”南史·徐羡之传:“ 义熙 十四年,军人 朱兴 妻 周 生子 道扶 ,年三岁,先得癎病。”
分類:小儿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