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61,分51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病假
残病
托病
托病
世病
病危
死病
病状
病重
病瘦
重病
病骸
病累
病能
风病
《國語辭典》:病假  拼音:bìng jià
因病请的假。唐。白居易 病假中庞少君携鱼酒相过诗:「宦情牢落年将暮,病假联绵日渐深。」
分類:请假
《漢語大詞典》:残病(殘病)
(1).谓衰残多病。《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属到市观见所斥卖官奴婢,年皆七十,或癃疾残病,所谓天民之穷者也。”
(2).未愈的疾病。 明 文徵明 《乙卯除夕》诗:“餘穷不用焚车送,残病都从爆竹休。”
《漢語大詞典》:托病
借口有病。 明 文秉 先拨志始卷下:“ 大同祠 成,上樑之日, 王点 托病不出。” 清 陈梦雷 《绝交书》:“不赴朝贺,瘠形托病,三年一日。” 苏曼殊 《非梦记》:“作计既定,即托病,辞 刘 重往 鼎湖 。”
《國語辭典》:托病(託病)  拼音:tuō bìng
假托生病而推辞。《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康以太后久临朝政,心怀畏惧,托病不朝,太后使内人问之。」
分類:借口生病
《漢語大詞典》:世病
时弊。 宋 梅尧臣 《陪淮南转运魏兵部游濠上庄生台》诗:“安能小 仲尼 ,岂不识世病?”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六:“ 金应珪 《词选后序》云:‘近世为词,厥有三蔽……故论诗则古近有祖禰,而谈词则《风》《骚》若河汉,非其惑歟!’此论深中世病。”
分類:时弊
《國語辭典》:病危  拼音:bìng wéi
病重而危急。《三国演义》第三八回:「建安十二年,冬十月,权母吴太夫人病危,召周瑜、张昭二人至。」
《漢語大詞典》:死病
不治之症。孔丛子·嘉言:“夫死病不可为医。” 宋 张畋 《九河公语录》:“头上疮,公勿疑,不是死病。”
分類:不治之症
《國語辭典》:病状(病狀)  拼音:bìng zhuàng
病症上的状况。如:「刚住进加护病房内的病人病状稳定吗?」
《國語辭典》:病重  拼音:bìng zhòng
病情沉重。《三国演义》第四○回:「却说荆州刘表病重,使人请玄德来托孤。」《红楼梦》第七二回:「鸳鸯闻知那边无故走了一个小厮,园内司棋又病重,要往外挪,心下料定是二人惧罪之故。」
《漢語大詞典》:病瘦
谓因病瘦损。 唐 白居易 《新秋病起》诗:“病瘦形如鹤,愁焦鬢似蓬。” 宋 苏轼 《王晋卿作烟江迭嶂图仆赋诗十四韵晋卿和之语特奇丽因复次韵》:“却因病瘦出奇骨,盐车之厄寧非天。”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十八:“后夫人病瘦,医者既投药,又梦寝堂门之左右木瓜二株,右者已枯,因为大父言,大父遽取药覆之。”
分類:瘦损
《国语辞典》:重病  拼音:zhòng bìng
严重而危险的大病。如:「他得了重病,幸得群医会诊,救回一命。」
《漢語大詞典》:病骸
犹病体。用于老年人。 唐 白居易 《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病骸浑似木,老鬢欲成霜。”
分類:病体老人
《漢語大詞典》:病累
犹缺点。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 江 南文制,欲人弹射,知有病累,随即改之, 陈王 得之于 丁廙 也。”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卷上:“其源出於 王粲 ,文体华浄,少病累。” 唐 刘知几 史通·探赜:“明月之珠,不能无瑕;夜光之璧,不能无纇。故作者著书,或有病累。”
分類:缺点
《漢語大詞典》:病能
见“ 病态 ”。
《國語辭典》:病态(病態)  拼音:bìng tài
1.病状、病容。
2.心理上不正常的状态。如:「病态心理」。
《國語辭典》:风病(風病)  拼音:fēng bìng
1.风痹、半身不遂等病症。元。杨梓《敬德不伏老》第三折:「今尉迟又有风病举发,动止不得。」也作「风疾」。
2.精神病。《水浒传》第三九回:「这人来时不见有风病,敢只是近日举发此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