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留后(留後)
(1).官职名。犹留守、留台。帝王离京留在京师总摄政事之官。北齐书·鲜宇世荣传:“﹝ 武平 ﹞七年, 后主 幸 晋阳 ,令 世荣 以本官判尚书右僕射事,贰右 北平王 北宫留后。”北史·齐北平王贞传:“位 司州 牧、京畿大都督、兼尚书令、録尚书事。帝行幸,总留臺事。积年,后主以 贞 长大,渐忌之……令 冯士干 劾,繫 贞 於狱,夺其留后权。”参见“ 留守 ”、“ 留臺 ”。
(2).官职名。 唐 中叶后,藩镇坐大,节度使遇有事故,往往以其子侄或亲信将吏代行职务,称节度留后或观察留后。亦有叛将推翻统师,自称留后,而后由朝廷补行正式任命者。新唐书·兵志:“兵骄则逐帅,帅彊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捨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於朝。”旧唐书·裴度传:“节度副使 王智兴 自 河北 行营率师还,逐节度使 崔羣 ,自称留后。”
(3). 北宋 以后,名渐废。惟诗文中仍以指称拥兵抗上的权臣。 柳亚子 《诸将》诗之三:“却怜代将纷紜日,留后居然节度风。”
《国语辞典》:留后步(留后步)  拼音:liú hòu bù
预先留好退身的路,使自己不至于受窘。《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说也羞人,我自差了念头,死靠著女儿,不留个后步,把些老本钱多分与他们了。」也作「留后手」。
《分类字锦》:藏以留后(藏以留后)
南史宋武帝纪上微时躬耕于丹徒及受命耨耜之具颇有存者皆命藏之以留于后及文帝幸旧宫见而问焉左右以实对文帝色惭有近侍进曰大舜躬耕历山伯禹亲事土木陛下不睹列圣之遗物何以知稼穑之艰难何以知先帝之至德乎
分类:农作具
《國語辭典》:吃虱子留后腿(喫虱子留後腿)  拼音:chī shī zi liú hòu tuǐ
吃虱子还要留下后腿肉。讥讽人过于吝啬小气。《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原来李克用吃虱子留后腿的人,因见白娘子容貌,设此一计,大排筵席,各各传杯弄盏。」
分類:小气悭吝
《國語辭典》:留后路(留後路)  拼音:liú hòu lù
处理事情时,防备事有万一而预留退路。如:「投资宜谨慎,为避免风险,多少要保留一点资金,以留后路。」
《漢語大詞典》:留后门(留後門)
预留退身之路。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六:“今若直前,万一蹉跌,退将安託?要须留后门,则庶几进退有据。”
分類:预留退身
《漢語大詞典》:留后门(留後門)
预留退身之路。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六:“今若直前,万一蹉跌,退将安託?要须留后门,则庶几进退有据。”
分類:预留退身
《國語辭典》:留后手(留後手)  拼音:liú hòu shǒu
预留退步,以避免将来发生困窘。《醒世姻缘传》卷二六:「还多要了钱,仍要留一个后手,叫你知道他的手段。」也作「留后步」。
分類:采取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