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2 【介绍】: 唐人。本为幽州卢龙节度使李怀仙兵马使,代宗大历三年杀怀仙自称留后。朝廷不得已,加封希彩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幽州卢龙军节度使,高密郡王。既得位,暴横自恣,无礼于朝廷,后为孔目官李瑗所杀。
田希鉴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4 【介绍】: 唐人。德宗时,为泾州牙将。兴元元年三月,泾州兵乱,希鉴杀节度使冯河清,自称留后。六月,授泾原节度使。闰十月,为李晟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4 【介绍】: 名或作庭凑。唐时回鹘阿布思族人。沉勇寡言,喜读兵书。世为成德裨将。王承宗时为都知兵马使。穆宗长庆元年,杀节度使田弘正及其将吏家族,自称留后。朝廷讨之,不克,乃授其成德军节度使。屡抗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济源人。穆宗长庆元年,回纥人王庭凑时为都知兵马使,自河阳回,及沇水,酒困寝于道。山人熟视之,曰,贵当列土,在今年秋。庭凑既归,至镇州,见众军怨朝廷不发衣粮,乃杀成德军节度使田弘正,自称留后。访山人,待以函丈之礼。乃别构一事,去则悬榻,号骆氏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汾州人,字大拙。武宗会昌六年进士第。宣宗大中末书判中选,补盩厔尉。懿宗咸通中摄嘉州刺史,历工部尚书、节度徐州,徙忠武。僖宗广明元年,周岌逐能自称留后,因屠其家。癖于诗,日赋一章,有《江山集》、《许昌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17?—? 字大拙,汾州(今山西汾阳)人。武宗会昌六年(846)登进士第,宣宗大中八年(854)书判入等。屡佐使幕,后为剑南西川节度副使摄嘉州刺史、京兆尹、感化军节度使徐州刺史、工部尚书、许州忠武军节度使,军乱被逐,不知所终。能自负诗才,夸矜己作,甚或傲视李、杜、白氏,实则诚如前人所云,“天分有限,不逮诸公远矣”(《西清诗话》)。而“排袅之笔,浩荡之衿”(《唐音癸签》卷八)亦时有之。生平事迹见《唐才子传》卷七。其诗《薛许昌集》以《唐人五十家小集》及《唐诗百名家全集》本较通行。《全唐诗》存诗4卷。《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断句2,序1首。
唐诗汇评
薛能(约817-约882),字大拙,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会昌六年(846)登进士第。大中八年,授盩厔尉,累辟使府。十三年,为义成军节度使李福观察判官。入朝,历侍御史,都官、刑部员外郎。咸通五年,东川节度使李福奏为副使,后摄嘉州刺史。入为主客、度支、刑部郎中,自给事中迁京兆尹。出为徐州感化军节度使,征为工部尚书。复出为许州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部将所逐,流落汉南,卒。世称薛许昌。能好为诗,勤于写作,自视甚高。有《薛能诗集》十卷。《全唐诗》编诗四卷。

作品评论

《蔡伯纳诗评》
薛许昌诗天分有限,不逮诸公远矣;至合人意处,正若当豢悦口,咀嚼自佳。
容斋随笔
薛能者,晚唐诗人,格调不能高,而妄自尊大。
唐才子传
(能)耽癖于诗,日赋一章为课。性喜凌人,格律卑卑,亦无甚高论。尝以第一流自居,罕所拔拂。时刘得仁擅雅称,持诗卷造能,能以句谢曰:“千首如一首,卷初如卷终。”盖讥其无变体也。
唐音癸签
薛能,末季名手,其诗借异色为景,寄别兴写情,尽废前规,另辟我境;而排袅之笔,浩荡之襟,复足沛赴之,不病彫弱。晚调自浪仙一变僻异,声色犹存;此则洗剥过净,邻乎孤子;再进则离斯空界,便入魔天,措手又难矣。
《载酒园诗话又编》
薛能诗虽不恶,原无当于高流。如五言律“庭树人书匝,栏花鸟坐低”、“薙草因逢药,移花便得莺”、“为山低凿牖,容月广开筵”,仅小有风致耳……乃过自矜夸,诗轻太白,功薄孔明。《寄符郎中》曰:“我生若在开元日,争遣名为李翰林!”《筹笔驿》曰:“生欺仲达徒增气,死见王阳合厚颜。”浮薄不足尽之,何无忌惮!
一瓢诗话
薛太拙平生极夸己诗,及读其全集,亦不见得。
《石园诗话》
薛太拙(能)僻于诗,日赋一章。于前人少所许可,间称贾长江解诗,李青莲及刘、白而下无取也……然其七绝多佳作,其馀比之雍陶、赵嘏尚有未逮,何论刘、白!
《东目馆诗见》
太拙诸体峭特,每詄荡中具隽永,宜其以诗道自任,下视太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884 【介绍】: 唐人。僖宗广明中,为许州大将,逐节度使薛能,自称留后。朝廷遂以为节度使,使拒黄巢。中和四年,闻鹿晏弘引兵至许州,弃镇遁去。或云被杀。
鹿晏弘 朝代:晚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6 【介绍】: 唐人。僖宗中和间,为忠武军大将。三年,率军自河中南行,掠襄、邓、金、洋等州。至兴元,逐山南西道节度使,自称留后。四年,诏拜节度使。田令孜遣禁军讨之,晏弘弃城走。复归忠武,逐节度使周岌,自为留后,寻诏为节度使。光启二年,为秦宗权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9 【介绍】: 唐末邢州平乡人。以勇力为队将。僖宗广明中,潞州节度使高浔为裨将所逐,方立乘乱据其地,自称昭义军留后。昭义故节制泽、潞、邢、洺、磁五州,而治潞州。方立以己邢人,徙军于邢。潞人怨之,以泽、潞归晋王李克用。克用数遣将攻之,后方立兵败,饮鸩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宋州人。朱瑄弟。骁勇善战。僖宗乾符末,逐衮州节度齐克让,自称留后。朝廷不得已,授之节钺。及朱瑄平,汴人攻兖,瑾渡淮依杨行密,用为寿州刺史。后为徐知训所杀。一说瑾杀知训后自刎。
刘守文 朝代:晚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7 【介绍】: 唐末五代梁深州乐寿人。刘仁恭子。唐昭宗光化初袭取沧州,自称留后,昭宗诏为沧海军节度使。攻魏州,为梁将李思安所败。后梁开平元年,父为弟刘守光所囚,守文率兵往讨,兵败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56—908 【介绍】: 唐末西突厥沙陀部人,别号李鸦儿。因一目失明,又号独眼龙。朱邪赤心子。少骁勇,据云州,自称留后。为唐军所败,逃往鞑靼。黄巢陷京师,克用受诏入援,授代州刺史,大破黄巢军,任河东节度使,封晋王。朱温灭唐称帝,克用仍奉唐正朔。子存勖建后唐,追谥武,庙号太祖。
全唐文·卷一百三
帝姓朱耶氏。赐姓李。讳克用。其先陇右金城人。唐大中十年生。始祖拔野。贞观中从太宗讨高丽有功。为沙陁都督。子孙代袭。帝初为云中牙将。累官司空。龙纪元年封陇西郡王。乾宁二年进封晋王。天祐五年正月薨。年五十三。同光元年追谥武皇帝。庙号太祖。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八百十九
蟾。昭宗时棣州刺史。平卢节度使王敬武卒。其子师范自称留后。昭宗命崔安潜代之。师范拒命。蟾迎安潜。师范攻之。拔其城。遂见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64?—943后 【介绍】: 唐僧。潭州长沙人,一说益阳人,俗名胡得生,自号衡岳沙门。天性颖悟,常以竹枝画牛背为诗,诗句多出人意表。众僧奇之,劝令落发为浮图。风度日改,声价益隆。尝住江陵之龙兴寺,署为僧正。后终于江陵。好吟咏,与郑谷酬唱,积以成编,号《白莲集》。又有《风骚旨格》。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64—937? 俗姓胡,名得生,湖南长沙(今湖南长沙)人。幼孤,7岁至大沩山寺牧牛。性颖悟,往往取竹枝画牛背为小诗,颇为僧人称赏,遂剃度为僧。居道林寺约10年,自号“衡岳沙门”。后又徙居庐山东林寺。后梁龙德元年(921),于入蜀途中为南平王高从诲遮留于江陵,命作僧正,遂居龙兴寺。性好放逸,爱乐山水,懒谒王侯。乃作《渚宫莫问诗》以寄意。约卒于后晋天福三年(938)前。生平散见孙光宪《白莲集序》、《宋高僧传》卷三〇、《五代史补》卷三、《唐诗纪事》卷七五、《唐才子传》卷九。己工诗,多才艺,能琴棋,擅书法,颇有诗名。当时诗人如贯休、孙光宪、曹松、沈彬、方干等人多与之唱和。所作《早梅》诗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之句,郑谷改“数枝开”为“一枝开”。己深为钦服,称谷为“一字师”。其诗多为登临题咏、酬和赠别之作,颇为时人推重,间亦流露佛教厌世之情,诚为唐末五代著名诗人。孙光宪称其“趣尚孤洁,词韵清润,平淡而意远”。至云“江之南,汉之北,缁儒业缘情者,靡不希其声彩”(《白莲集序》)。明胡震亨亦评其诗“清润平淡,亦复高远冷峭”(《唐音癸签》卷八)。己又曾与郑谷、黄损等人共定葫芦、辘轳、进退等近体诗用韵诗格,又曾摭古人诗联,以类分为风、赋、比、兴、雅、颂。《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白莲集》10卷、《风骚指(旨)格》1卷,今传。《白莲集》有汲古阁本、《四部丛刊》影明抄本。《全唐诗》存诗10卷。《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断句4,又与牟儒联句诗1首。
唐诗汇评
齐己(约806-约937),自号衡岳沙门,潭州(今湖南长沙)人。俗姓胡,名得生,本佃户子。幼颖悟,与儿童牧牛,常以竹枝画牛背为诗。后于大沩山同庆寺出家。曾至洪州,居豫章观音院。又曾至袁州,谒退居林下之郑谷,结为诗友。后居长沙道林寺,与马殷幕中文士徐仲雅辈交游。齐已有赘疣,爱其诗者戏呼为“诗囊”。将入蜀,至江陵,为高季兴所留,龙德元年(921),于龙兴寺安置,署为僧正,与孙光宪、梁震友善,卒。有《白莲集》十卷,《风骚旨格》一卷,今存。《全唐诗》编诗十卷。
全唐文·卷九百二十一
齐己名得生。俗姓胡氏。潭州益阳人。出家大沩山同庆寺。复住衡岳东林寺。荆南高从诲迎置龙兴寺。署为僧正。自号衡岳沙门。卒于豫章西山金鼓寺。著有白莲集十卷。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生益阳之胡氏。幼出家于大沩山寺。既受具。遂习律仪。臻其奥。性嗜吟咏。蚤岁即有重名。每以未得心法之妙为恨。乃游方。遍造药山鹿门护国之席。卒典宾石霜。梁革唐命。天下方扰攘。高季昌逐雷满于渚宫。而自称荆门留后。寻受朝庭节度命。逮庄宗自河东入代梁。则高氏因据有一方。而名节之士四至。龙德初。起己为僧正。仍月给俸。馆于龙兴寺净院。非所好也。作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见意。己颈有瘿。累垂如匏壶。时号诗囊。拥破纳行山水间。陶然以乐。曾莫知世之治乱也。未曾将一字。容易谒诸侯。此其趣兴何如哉。诗与华山处士相唱酬。卒别称冲岳沙门。有白莲集。行世。
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杂科声德篇第十之二
释齐己。姓胡。益阳人也。秉节高亮气貌劣陋。幼而捐俗于大沩山寺。聪敏逸伦纳圆品法。习学律仪而性耽吟咏。气调清淡。有禅客自德山来述其理趣。己不觉神游寥廓之场。乃躬往礼讯。既发解悟都亡眹迹矣。如是药山鹿门护国。凡百禅林孰不参请。视其名利悉若浮云矣。于石霜法会请知僧务。梁革唐命天下纷纭。于时高季昌禀梁帝之命攻逐雷满。出渚宫已便为荆州留后。寻正受节度。迨乎均帝失御河东庄宗自魏府入洛。高氏遂割据一方。搜聚四远名节之士。得齐之义丰南岳之己。以为筑金之始验也。龙德元年辛巳中。礼己于龙兴寺。净院安置给其月俸。命作僧正。非所好也。其如闲辰静夜多事篇章。乃作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见意。且侚高之命耳。己颈有瘤赘时号诗囊。栖约自安破纳拥身。枲麻缠膝。爱乐山水懒谒王侯。至有未曾将一字容易谒诸侯句。为狎华山隐士郑谷诗相酬唱。卒有白莲集行于世。自号衡岳沙门焉。

作品评论

孙光宪《白莲集序》
师趣尚孤洁,词韵清润,平淡而意远,冷峭而(下阙十三字)。
诗话总龟引《郡阁雅谈》
僧齐己往袁州渴郑谷,献诗曰“高名喧省闼,雅颂出吾唐。叠巘供秋望,飞云到夕阳。自封修乐院,别下着僧床。几许朝中事,久离鸳鸯行。”谷览之云:“请改一字、方得相见。”经数日再谒,称已改得诗,云:“别扫着僧床”。谷嘉赏,结为诗友。
瀛奎律髓
齐己潭州人,与贯休并有声。同师石霜。二僧诗,唐之尤晚者。
唐诗归
钟云:齐己诗有一种高浑灵妙之气,翼其心手。
唐音癸签
齐己诗清润平淡.亦复高远冷峭,一径都官点化,《白莲》一集,驾出《云台》之上,可谓智过其师。
《五朝诗善鸣集》
己公精神力量,细大不捐,无所不有。
一瓢诗话
唐释齐己作《风骚旨格》,六诗、六义、十体、十势、二十式、四十门、六断、二格,皆系以诗,不减司空表圣。独是“十势”立名最恶,宛然少林棍谱,暇日当为易去乃妙。
《近体秋阳》
释齐己诗,蹑迹云边,落想天外,烟火绝尽,服食自如,妙在一不犹人,而掉尾回龙,亡不适当。其馀如《剑客》、《原上》等篇,此岂可与区区缁品同日语者?篇多佳,收不可尽,三唐虽多多金钵,吾于齐师又何以加诸!
《四库全书总目》
唐代缁流能诗者众。其有集传于今者,惟皎然、贯休及齐己。皎然清而弱,贯休豪而粗。齐己七言律诗不出当时之飞。其七言古诗以卢仝、马异之体缩为短章,诘屈骛牙,尤不足取。惟五言律诗居全集十分之六,虽颇沿武功一派,而风格独遒,如《剑客》、《听琴》、《祝融峰》诸篇,犹有大历以还遗意。其绝句《中庚午年十五夜对月》诗曰:“海澄空碧正团圞,吟想元宗此夜寒。玉兔有情应记得,西边不见归长安。”惓惓故君,尤非他释子所及,宜其与司空图相契矣。
《瀛奎律髓汇评》
纪昀:唐诗僧以齐己为第一,杼山实不及,阅全集自见。许印芳:按昼公乃盛唐人,尝著《杼山诗式》,鉴裁颇精,所作诗格高气清。然高而近空滑,清而多薄弱,非王、孟精深华妙之比。齐己虽所末人,其诗颇有盛唐人气骨。如《秋夜听业上人弹琴》……《剑客》……二诗皆以气胜,不甚拘对偶,而街情思贯注其间,非若昼公徙标高格,全无意味也。晓岚谓齐己第一,真笃论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4 【介绍】: 五代时永泰人。仕闽。王鏻时为拱宸都将,与控鹤都将连重遇相结。王昶时另设宸卫都以自卫,文进与重遇遂作乱。后又杀王羲,自称闽王。旋改称威武留后,称藩于后晋。后晋开运元年,封其为闽王,未几,为部下所杀。
王继弘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3 【介绍】: 五代时冀州南宫人。少为盗,后隶李嗣源麾下后梁出帝开运末为奉国指挥使,守相州。相州节度使高唐英遣使归后汉,继弘杀唐英,自称留后,另遣使归后汉,授节度使。后周太祖广顺初,加同平章事。移镇河阳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