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燕申
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邢昺 疏:“言 孔子 燕居之时体貌也。申申夭夭,和舒之貌。”后称尊者闲居为“燕申”。 宋 陈次公 《泰伯先生墓志铭》:“先生燕申讲解,严重慎密,弟子畏之。”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六:“偶因燕申之言,遂腾空造之语,丑詆近列,中外骇然。”
《國語辭典》:申冤  拼音:shēn yuān
说明冤屈。《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要我替他告官,又要我去湖州报他家属前来,申冤讨命。」《儒林外史》第二四回:「牛奶奶在堂上哭哭啼啼,定要求向知县替他申冤。」
《分类字锦》:子申
参同契屯以子申蒙用寅戌馀六十卦各自有日
分类:偶字
《漢語大詞典》:春申浦
即 黄浦江 。在今 上海市 。又名 春申江 ,简称 申江 。相传为 春申君 所凿,故名。 清 吴伟业 《赠陆生》诗:“ 木叶山 头悲夜夜, 春申浦 上望年年。” 吴翌凤 笺注引 陆伯生 《广舆记》:“ 黄浦 一名 春申浦 , 春申君 所凿。”
《漢語大詞典》:申都
即申徒。
《漢語大詞典》:申礼(申禮)
施礼。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楚 人犹竞,而申礼于敝邑。”法苑珠林卷二二:“﹝ 道宣 ﹞律师积德高远,抱素日久,忽有一天来至律师所,致敬申礼,具叙暄凉。”
分類:施礼
《漢語大詞典》:申敬
表示敬意。北史·房豹传:“每牧守初临,必遣致礼,官佐邑宰皆投刺申敬。”《醒世姻缘传》第九六回:“今特差人请二位奶奶进衙,另要申敬。”清史稿·礼志八:“额駙见公主植立申敬,公主立答之。”
分類:敬意
《漢語大詞典》:申白
(1).申明表白。晋书·司马休之传:“但 康之 前言,有所不尽,故重使 胡道 ,申白所怀。”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术智·王敬则》:“ 敬则 遣人致劫帅曰:‘若能自出首,当为申白。’”
(2).禀明。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司马郊:“ 郊 尝居 歙州 某观,病痢,困剧,观主欲申白官司。”
(3). 申公 和 白生 的并称。 申公 、 白生 , 鲁 人,皆受《诗》于 荀子 门人 浮丘伯 ,为 楚元王 中大夫。见《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后借指贤才。《宋书·自序传·沈璞》:“吾远惭 楚元 ,门盈 申白 之宾;近愧 梁孝 ,庭列 枚 马 之客。” 唐 罗隐 《岐王宅》诗:“ 申 白 宾朋传道义, 应 刘 文彩寄音徽。”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寄竹溪》词:“百年后,尚庶几 申 白 ,不数 韦 康 。”
《漢語大詞典》:飞申(飛申)
飞快申报。《元典章·刑部五·检验》:“窃见各处有司,不以人命为重,凡有告殴伤身死者,不行,随即飞申检验。”《元典章·户部十二·物价》:“如遇物多价少,可以趁贱收买者,即具其直,另状飞申。”
分類:飞快申报
《漢語大詞典》:申控
谓向上申述、控诉。魏书·夏侯道迁传:“比在 寿春 ,遭 韦纘 之酷,申控无所,致此猖狂。”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款犯》:“地方果有元憝豪棍,聚结党羽,肆行骗害,小民畏怯,不敢申控。”
《漢語大詞典》:申徒
(1).即司徒。官名。申,通“ 司 ”。史记·留侯世家:“ 项梁 使 良 求 韩成 ,立以为 韩王 。以 良 为 韩 申徒,与 韩王 将千餘人西略 韩 地,得数城。”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即司徒耳,但语音讹转,故字亦随改。”
(2).复姓。申,通“ 司 ”。 殷商 时有 申徒狄 。见庄子·大宗师
《漢語大詞典》:申贺(申賀)
表示祝贺。 唐 刘禹锡 有《令狐相公自天平移镇太原以诗申贺》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四娘:“申贺者,捉坐者,寒暄者,喧杂满屋。”
《漢語大詞典》:申固
犹巩固。左传·宣公十五年:“后之人或者将敬奉德义以事神人,而申固其命,若之何待之?” 杨伯峻 注:“申固其命,犹言强固其国家之命运。”国语·楚语下:“百姓夫妇……於是乎弭其百苛,殄其谗慝,合其嘉好,结其亲暱,亿其上下,以申固其姓。” 宋 司马光 《论李玮知卫州状》:“伏以陛下始者追念 章懿太后 ,选 瑋 使之尚主,欲以申固姻戚,富贵其家。”
分類:巩固
《國語辭典》:申谢(申謝)  拼音:shēn xiè
表明谢意。如:「他接受救济物后,再三申谢。」
《漢語大詞典》:申行
推行。 侯玄涵 《夏允彝传》:“时数奉旨申行保甲,郡县多例置之。”
分類: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