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41,分5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申谕
申衍
申生
申状
重申
申戒
申浦
申旦
一申
申儆
申令
申言
申时
申诏
获申
《漢語大詞典》:申谕(申諭)
(1).反复开导。三国志·吴志·孙晧传:“陈事势利害,以申諭 晧 。” 唐 柳宗元 《答元饶州论政理书》:“然则蒙者固难晓,必劳申諭,乃得悦服。”
(2).谕知;晓谕。 晋 江统 《徙戎论》:“此等皆可申諭发遣,还其本域。” 宋 司马光 《贡院定夺科场不用诗赋状》:“虽丁寧申諭而有司不能奉行。” 宋 陆游 《上殿札子》之一:“欲望圣慈以所下数十条者申諭中外,使恪意奉行,毋或失坠。”
《漢語大詞典》:申衍
犹阐发。文献通考·经籍十四:“崇文总目不著撰人名氏,据 开元 已有《义鑑》申衍其説,今此又网罗其遗坠云。” 明 王鏊 震泽长语·经传:“﹝春秋繁露﹞岂非平日讲贯藴畜在是,因为 武帝 置对于篇耶?抑既以告于君,又退而申衍其説耶?”
分類:阐发
《国语辞典》:申生  拼音:shēn shēng
人名。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晋献公太子。献公宠骊姬,姬谮申生,欲立其子奚齐,使申生居曲沃。骊姬复进谗,公将杀之。有劝之行,申生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乃自杀。
《國語辭典》:申状(申狀)  拼音:shēn zhuàng
古时向上级陈述事实的文书。《水浒传》第三四回:「黄信写了申状,叫两个军教头目,飞马报与慕容知府。」
《國語辭典》:重申  拼音:chóng shēn
再一次申述表明。如:「校长一再重申本校的校规,希望学生不要轻易触犯。」《魏书。卷九。肃宗纪》:「秋七月庚午,重申杀牛之禁。」
《漢語大詞典》:申戒
告诫。史记·历书:“年耆禪 舜 ,申戒 文祖 ,云:‘天之历数在尔躬。’”晋书·武帝纪:“五年春正月癸巳,申戒郡国计吏守相令长,务尽地利,禁游食商贩。”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六:“时但下詔,申戒中外,务在得人,不必满所限之数,然竟不能革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又日申戒其民曰:‘勉为之,不可失也。’”
分類:告诫
《国语辞典》:申浦  拼音:shēn pǔ
上海的吴淞江,也称为「春申江」或「黄浦江」,故沿称上海为「申浦」。
《國語辭典》:申旦  拼音:shēn dàn
从夜晚至天亮。《晋书。卷九二。文苑传。袁宏传》:「即迎升舟,与之谭论,申旦不寐。」《文选。潘岳。西征赋》:「夜申旦而不寐,忧天保之未定。」
分類:达旦通宵
《骈字类编》:一申
宋史刑法志淳熙初浙西提刑郑兴裔上检验格目诏颁之诸路提刑司凡检覆必给三本一申所属一申本司一给被害之家
《漢語大詞典》:申儆
儆戒;训戒。左传·宣公十二年:“在军,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之。”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元年:“三月,甲子,下詔申儆官吏,求直言。”清史稿·礼志十二:“詔以易名之典,不容冒滥,严切申儆,且下 培敬 吏议。” 邹韬奋 《抗战以来》五:“若任其摩擦,勇于私斗,必怯于公战,敌人与汉奸之所喜,即仁人志士之所忧,应由政府申儆全国。”
分類:儆戒训戒
《國語辭典》:申令  拼音:shēn lìng
1.命令、号令。《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
2.下命令。《南史。卷六七。樊毅传》:「击鼓申令,众乃定焉。」
《漢語大詞典》:申言
(1).再次陈说;重复述说。《清波别志》卷下引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 康定 中, 王涣 为 荆王 元儼 翊善。王用度无节, 涣 以书諫:方国家有边患,宜助节用。王判其后曰:‘愁杀你,愁杀你!’他日申言之,又判曰:‘仰翊善,依翊善。’” 宋 洪迈 容斋续笔·汉书注冗:“ 颜师古 注汉书……有失之赘冗及不烦音释者。其始遇字之假借,从而释之。既云‘他皆类此’,则自是以降,固不烦申言。” 清 俞樾 诸子平议·管子二“请修兵革……内修兵革”:“‘内修兵革’亦宜作‘请修兵革’,盖即上语而申言之也,涉下文‘内夺民用’而误。”
(2).郑重说明。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吴仙居夺谥:“ 于 请夺 吴 諡,疏末又申言请补故御史 杨爵 諡……以 杨 形 吴 ,见其褒贬恰当,可谓良工心苦矣。”
(3).指明确地说。 梁启超 《论俄罗斯虚无党》:“更申言之,则虚无党之争点,起于生计问题,而非起于政治问题。”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政闻社宣言书》:“夫所谓改造政府,所谓反对专制,申言之,则不外求立宪政治之成立而已。”
(4).犹声言,公开地用语言或文字表示。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缅甸东北两路地形考:“﹝ 曩占 ﹞烧灭 孟连 ,而自归於 中国 。 永昌府 知府 杨重穀 与武弁谋,申言蛮反,讨平之。遂置 古利宴 於极典以邀功。” 清 林则徐 《批驳余保纯等为英商货船听候请照开盘会禀》:“‘搜查’二字,明是下策,何以来稟反作欣幸语气,而一再申言之乎?” 沙汀 《淘金记》五:“ 白酱丹 再三申言要再请他吃一台闲酒。”
《國語辭典》:申时(申時)  拼音:shēn shí
旧式计时法,指下午三点到五点的时间。
《漢語大詞典》:申诏(申詔)
申令告诫。《汉书·宣帝纪》:“朕既不明,数申詔公卿大夫务行宽大,顺民所疾苦。”
分類:告诫
《漢語大詞典》:获申(獲申)
犹言得以表达。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坟塋幽沦,百年荒翳,天衢开泰,情礼获申,故老掩涕,三军悽感。” 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 鉅平 之恳诚必固, 永昌 之丹慊获申。”
分類:得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