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504,分167页显示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王安国(平甫 )
祖无颇(夷甫 )
王仲甫(明之 )
李山甫(明叟、公晦 龙溪钓叟 )
卢秉(仲甫 )
吕惠卿(世称 护法善神 吉甫 )
钱和(岊仲、岊甫 )
伍诰(纯甫 )
杨处厚(纯甫 )
王安礼(和甫 )
王平甫
皇甫旦
游□甫
万规(仁甫 别称 东平先生 )
范祖禹(淳甫、梦得、淳夫、纯父 正献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8—1074 【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字平甫。王安石弟。神宗熙宁初以材行召试,赐进士及第。除西京国子教授。官满进京,神宗问外间对新法议论如何,答以“恨知人不明,聚敛太急”,遂仅授崇文院校书。后改秘阁校理。与安石政见不合,非议新法,屡谏其兄。又深恶吕惠卿。及安石罢相,安国因参与郑侠献《流民图》事,夺官放归田里。有文集。
全宋诗
王安国(一○二八~一○七四),字平甫,临川(今属江西)人。安石弟。神宗熙宁初召试,赐进士及第,除武昌军节度推官,西京国子教授。官满,召为崇文院校书,改秘阁校理。政见与安石不合,吕惠卿为相时,因与郑侠狱牵连,夺官放归。熙宁七年卒,年四十七。有文集六十卷,已佚。今存《王校理集》(见《两宋名贤小集》)一卷。事见《临川集》卷九一《王平甫墓志》,《宋史》卷三二七有传。王安国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为底本,酌校他书,连同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一五八六
王安国(一○二八——一○七四),字平甫,临川(今属江西抚州)人,安石弟。幼敏悟,年十二即以文章称于世。熙宁初韩绛荐其材行,召试,赐进士及第,除西京国子教授。改著作佐郎、秘阁校理、大理寺丞。熙宁七年八月卒,年四十七。安国与其兄政见有异,屡以新法谏之,且结怨于吕惠卿,及安石罢相,遂夺官归田里。著有文集六十卷,诗《王校理集》一卷(存)。参见王安石撰《王平甫墓志》(载《临川集》卷九一),《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祖无颇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六四七
祖无颇(一○二九——一○九三),字夷甫,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无择弟。初以父荫补官,授河南永安尉,迁江陵府法曹,历知渠江、宁德县。后举进士,历任大理寺丞、太子中舍、国子博士、通判登州。熙宁初,以虞部员外郎通判婺州,摄治吴兴郡。元丰间,以朝散郎为九江守,权开封府推官。知颍、邢二州。后提点利州、福建二路刑狱。元祐八年卒,年六十五。见《龙学文集》卷一六《提刑始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成都华阳人,字明之。王圭从子。少年以词赋登科,曾官主簿。博知经史,文辞工巧。喜游赏,旷达不羁,不为荣辱所惊,不以是非为挂,朝赏夕宴,怡然自乐。
全宋诗
王仲甫,字明之,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圭从子。曾官主簿,客居吴门。事见《中吴纪闻》卷四。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李山甫,字明叟,避高鲁王讳,以字行,更字公晦,号龙溪钓叟。南城(今属江西)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嘉祐中知建宁。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通判河州。元丰初,授西京作坊使、知澧州。累官枢密副使。事见清同治《南城县志》卷八。今录诗八首。
全宋文·卷一一一八
李山甫,字明叟,以字行,更字公晦。号龙溪钓叟,建昌军南城(今江西南城)人。觏族子。皇祐元年进士。嘉祐中知建宁县。熙宁间官太常博士、通判河州。元丰初为西京作坊副使、知澧州。见《李直讲集》附录卷二《直讲李先生门人录》,《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七、二九八,《楚纪》卷五二,雍正《江西通志》卷四九、八三,《清一统志》卷三三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湖州德清人,字仲甫。卢革子。仁宗皇祐元年进士。累擢两浙、淮东制置发运副使,请罢献羡余。知渭州,与西夏战有功,迁龙图阁直学士。哲宗元祐中,知荆南。刘安世论其行盐法虐民,降待制,提举洞霄宫。
全宋诗
卢秉(?~一○九二),字仲甫,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革子。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三)。调吉州推官、青州掌书记、开封府仓曹参军。神宗时,累官提点两浙、淮东刑狱,进制置发运副使。加集贤殿修撰、知渭州,在边多年。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知荆南(《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九)。后被论在两浙、淮东时盐法虐民,落职提举洞霄宫。七年,卒(同上书卷四七九)。《宋史》卷三三一有传。今录诗十三首。
全宋文·卷一一一七
卢秉(?——一○九二),字仲甫,湖州德清(今浙江德清)人,革子。皇祐元年中进士甲科,调吉州推官、青州掌书记。熙宁初为开封府仓曹参军,四年六月,以大理寺丞除权检正吏房公事。五年,诏除权发遣两浙提刑。七年五月徙淮南东路,寻以增课擢太常博士。八年,迁祠部员外郎,进江淮等路发运副使,寻迁刑部员外郎。元丰二年八月,加集贤殿修撰、知渭州。五年正月,移知润州。三月,进宝文阁待制。以讨夏人功,迁龙图阁直学士。七年二月,以父老乞移知湖州,复召还渭。元祐中提举南京鸿庆宫。三年四月,降宝文阁待制,提举洞霄宫。七年十二月卒于任。所著有《文集》十卷、《奏议》三十卷。《宋史》卷三三一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2—1112 【介绍】: 宋泉州晋江人,字吉甫。仁宗嘉祐二年进士。与王安石论经义多合,遂定交。神宗熙宁初,累迁集贤校理,判司农寺,参与制订新法。进知制诰,判国子监,与王□同修《三经新义》。又知谏院,为翰林学士。熙宁七年,任参知政事,坚行新法。后与王安石交恶,出知陈州、延州、太原府。哲宗绍圣中,历知延安府,筑米脂诸寨以备西夏侵扰。徽宗时,因事安置宣州,移庐州。有《庄子解》及文集。
全宋诗
吕惠卿(一○三二~一一一一),字吉甫,晋江(今属福建)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调真州推官。神宗熙宁初,历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集贤校理。熙宁七年(一○七四),为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王安石复相,出知陈州。十年,知延州。元丰五年(一○八二),知太原府。哲宗元祐初知扬州,寻贬光禄卿,分司南京,再贬建宁军节度副使,建州安置。绍圣初,起知大名、延安府。以破夏有功,拜保宁、武胜两军节度使。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提举杭州洞霄宫(《乾道临安志》卷三)。崇宁初,以武昌军节度使知大名。五年(一一○六)知杭州。大观元年(一一○七),责授祁州团练副使,宣州安置,再移庐州。四年,以观文殿学士为醴泉观使致仕。政和元年卒,年八十。有《东平集》一百卷,已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吕参政惠卿传》,《东都事略》卷八三、《宋史》卷四七一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一七一九
吕惠卿(一○三二——一一一一),字吉甫,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嘉祐二年进士,为真州推官。秩满入都,与王安石论经义,意多合,遂定交。熙宁初,安石当政,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以为检详文字,事无大小必与谋,凡所建请,章奏皆出其手。擢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集贤校理,判司农寺。后为天章阁侍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判国子监,与王雱同修《三经新义》。又知谏院,为翰林学士。熙宁七年,安石罢相,荐为参知政事,遂叛安石。八年,安石复相,出知陈州、延州。元丰五年知单州,六年知太原。哲宗即位,贬为光禄卿,分司南京。再责建宁军节度副使、建州安置。绍圣中,复资政殿大学士,知延州,加银青光禄大夫,拜保宁、武胜两军节度使。徽宗立,移知杭州,徙大名。崇宁五年,复知杭州。坐其子闻妖人言不告,责祁州团练副使,宣州安置,再移庐州。政和元年卒,年八十。赠开府仪同三司。著有文集一百卷、奏议一百七十卷、《道德真经传》四卷(存)、《孝经传》一卷、《论语议》十卷、《庄子解》十卷等。见《吕参政惠卿传》(《名臣碑传琬琰集》下卷一四)。《宋史》卷四七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临安人,字岊仲,一字岊甫。钱协弟。居九里松,建杰阁,藏书甚富,苏轼榜曰钱氏书藏。神宗熙宁间知龙泉县,为政务简易,以便于民。仕至直秘阁、知荆南府。
全宋诗
钱和,字岊甫,一曰岊仲(《东坡诗集注》卷一一《和钱四寄其弟和》题注),吴越王后裔,协弟,行七(同上书)。以孝义知名。尝建杰阁,藏书甚富,苏轼榜曰钱氏书藏。仕至直秘阁,知荆南府。事见《咸淳临安志》卷六五。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吉州安福人,字纯甫。英宗治平间进士。王安石以其文行过人,荐为诸王教授。性刚直寡合,人多忌之。
全宋诗
伍诰,字纯甫,安福(今属江西)人。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四九),知石城县。神宗时为诸王宫教授。清同治《安福县志》卷一一有传。
全宋文·卷二一八二
伍诰,字纯甫,吉州安福(今江西安福)人。治平进士,知石城,王安石荐其文行,起为诸王宫教授。见乾隆《吉安府志》卷一七。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杨处厚(一○三四~一○七一),字纯甫,其先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徙居江都(今江苏扬州)。仁宗宝元初以恩补郊社斋郎,后为婺州浦江尉,楚州淮阴主簿,终永康军录事参军。神宗熙宁四年卒,年三十八。事见《道乡集》卷三四《杨都曹墓志铭》。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5—1096 【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字和甫。王安石弟。仁宗嘉祐六年进士。累官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神宗元丰二年,苏轼因作诗涉及新法下狱,无人敢救,唯安礼从容为神宗言之,轼得救。进知制诰,以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决断滞讼,勤于政事,辽使知而叹息夸异。后历尚书左丞,七年,罢知江宁府。官终知太原府。有《王魏公集》。
全宋诗
王安礼(一○三四~一○九五),字和甫,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安石弟。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进士(清同治《临川县志》卷三六)。从河东唐介辟。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为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八年,迁直集贤院(同上书卷二六○),出知润州、湖州,召为开封府判官,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元丰四年(一○八一),为翰林学士(同上书卷三一一),知开封府。七年,以端明殿学士知江宁府(同上书卷三四七),出知扬、青、蔡三州。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知舒州(同上书卷四五四)。七年,知宣州(同上书卷四七八)。绍圣初知永兴军。二年,知太原府。卒,年六十二。有文集二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王魏公集》七卷,其中诗一卷。《宋史》卷三二七、《东都事略》卷七九有传。 王安礼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胡志敬《豫章丛书》所辑本(简称丛书本),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一七九八
王安礼(一○三五——一○九六),字和甫,抚州临川(今属江西抚州)人,安石弟。嘉祐进士。熙宁中为崇文院校书,迁直集贤院,出知润州、湖州。召为开封府判官,直舍人院,进知制诰,以翰林学士知开封府。苏轼下御史狱,尝言于神宗救之。元丰五年拜尚书右丞,转左丞,七年罢,移知江宁府。元祐中历知扬、青、蔡、舒州。绍圣初移知永兴军,徙太原府。三年九月卒,年六十二。著有《重修开封府熙宁编》十卷,《天文书》十六卷,《二仪赋》一卷,文集二十卷。事见《宋会要辑稿》礼四一之四六、礼四四之一七,《东都事略》卷七九,《宋史》卷二○四、二○六、二○八。《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平甫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熙宁九年(1076)任保州知州。
皇甫旦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二三七
皇甫旦,神宗时人。初为三班借职,累立战功,官至如京副使、秦州第四将,驻阶州。以擅杀兵级罪,配沙门岛。元丰六年为三班奉职。七年,迁右班殿直。八年三月,除名勒停。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一、三四六、三五二。
游□甫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元丰元年(1078)任永州知州,春戊辰日已在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温州乐清人,字仁甫。神宗熙宁、元丰间试礼部不中,遂谢举子业,闭门读书,数荐皆辞。所居海滨有赤水港,船只多覆溺,规乃竭家财,率邑人买石筑堤建桥,人称“万桥”。后游田间以寿终。有《东平生文集》。
全宋诗
万规,字仁甫,时称东平先生,乐清(今属浙江)人。神宗熙宁、元丰间试礼部不中,乃闭户读书。终身不仕。有文集十三卷,已佚。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一六三七
万规,字仁甫,人称东平先生,温州乐清(今浙江乐清)人。举进士不中,谢举子业,闭户读书。熙宁初,石牧之知温州,移书招之,终不往。八年,周邠为令,三造其庐,请主县学讲席,亦辞不就。所居海滨有赤水港,旧以舟渡,覆溺者多,规乃捐家赀,率邑里建桥,自元祐二年经始,至八年乃成,人便之,因名万桥。会诏举经明行修之士,郡以规应诏,亦不行。优游田里,以寿终。有文集十三卷。永乐《乐清县志》卷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1—1098 【介绍】: 宋成都华阳人,字淳甫,一字梦得。范镇从孙。仁宗嘉祐八年进士。从司马光修《资治通鉴》,书成,除秘书省正字。哲宗立,除著作佐郎,充修《神宗实录》检讨官,历给事中、翰林学士。哲宗亲政,出知陕州。绍圣初,言者论其所修《实录》诋斥神宗,附会司马光变更新法,贬武安军节度副使、昭州别驾,永州安置。卒谥正献。撰《唐鉴》,论述唐高祖至昭宣帝三百年间政治得失;又有《范太史集》。
全宋诗
范祖禹(一○四一~一○九八),字淳甫(一作淳夫、纯父),一字梦得,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初仕资州龙水令(本集《送七主簿赴龙水》),后从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居洛阳十二年(本集,初到玉堂)诗》。神宗元丰元年(一○七八),为秘书省正字。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除著作佐郎、修《神宗实录》检讨,迁著作郎兼侍讲。四年,拜右谏议大夫,迁给事中,兼国史院修撰,为礼部侍郎。六年,拜翰林学士,因叔百禄在中书,改侍讲学士。八年,因反对章惇入相,以龙图阁学士出知陕州。后以元祐党籍连贬武安军节度副使、昭州别驾,安置永州、贺州,又徙宾州、化州。元符个元年卒,年五十八。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追复龙图阁学士,宁宗时谥正献。有《唐鉴》二十四卷、《帝学》八卷,及《范太史集》五十五卷等。《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九、《宋史》卷三三七有传。 范祖禹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为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二一一五
范祖禹(一○四一——一○九八),字淳甫,一字梦得,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范镇从孙,百禄侄。嘉祐八年登进士甲科,授试校书郎、知资州龙水县。熙宁三年,司马光辟为同编修《资治通鉴》,随光十五年(其中在洛阳十三年),有唐三百年丛目及长编,祖禹实掌之。元丰七年《通鉴》成,迁秘书省正字。历右正言、著作佐郎、实录院检讨官、著作郎兼侍讲。元祐四年,迁右谏议大夫,依前兼侍讲,充实录院修撰;寻拜给事中。次年监修国史,进礼部侍郎。七年,为翰林学士、翰林侍讲学士。八年,又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知制诰、兼知国史院事。绍圣初,哲宗亲政,复行新法,祖禹以「元祐旧党」,出知陕州,继逐于永州、贺州、宾州、化州等地安置。元符元年十月卒于化州,年五十八。祖禹久在经筵、史馆,与修《神宗实录》,著《唐鉴》、《帝学》、《古文孝经说》(此三种今存)等多种,《唐鉴》尤为著名,时称「唐鉴公」。又有文集五十五卷(存)。《宋史》卷三三七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