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85,分59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一切如来所生印明
一切虚空极微尘数出生金刚威德大宝三昧
一生果遂
一生不犯
一生补处
一生补处菩萨最胜大三昧耶像
一生入妙觉
一生所系菩萨
一九之生
一向出生菩萨经
一念不生
一杀多生
一莲托生
二十八生
佛类词典
一切法生界印一切如来所生印明
一切虚空极微尘数出生金刚威德大宝三昧
一生果遂
一生不犯
一生补处
一生补处菩萨最胜大三昧耶像
一生入妙觉
一生所系菩萨
一九之生
一向出生菩萨经
一念不生
一杀多生
一莲托生
二十八生
一切法生界印
【佛学大辞典】
(印相)三种三昧耶印中之法界生三昧耶印也。
(印相)三种三昧耶印中之法界生三昧耶印也。
一切如来所生印明
【佛学大辞典】
(印相)又曰三三昧耶摄百印。底哩秘密法中卷所说。不动尊之印明也。其文曰:此印名为功德母,佛法僧法住其中,请善明王及本尊,结此秘印皆云集,以此如来所生印,想为阏伽奉献,诸佛菩萨,诸尊贤圣,供养念诵,速得成就。此印母之内传(金刚坚固内相传)佛心即是。五智(五指)秘于内心,(掌中)教令彰于外相也。佛口云二空(二大指),入于掌中者,两部大日之智德(秘),又人法二空之智(浅)也。二空之妙理。即诸法之本源。两部之极智。乃众德之总括。佛法诸宝住其中。即此意也。二地竖开(檀慧坚开),系功德之母。譬如世间万物。皆自地出生。一切之功德。均由菩提心(本不生之义)而生。今表此义。即二地(二小)竖开也。见不动瑜伽要钞。
(印相)又曰三三昧耶摄百印。底哩秘密法中卷所说。不动尊之印明也。其文曰:此印名为功德母,佛法僧法住其中,请善明王及本尊,结此秘印皆云集,以此如来所生印,想为阏伽奉献,诸佛菩萨,诸尊贤圣,供养念诵,速得成就。此印母之内传(金刚坚固内相传)佛心即是。五智(五指)秘于内心,(掌中)教令彰于外相也。佛口云二空(二大指),入于掌中者,两部大日之智德(秘),又人法二空之智(浅)也。二空之妙理。即诸法之本源。两部之极智。乃众德之总括。佛法诸宝住其中。即此意也。二地竖开(檀慧坚开),系功德之母。譬如世间万物。皆自地出生。一切之功德。均由菩提心(本不生之义)而生。今表此义。即二地(二小)竖开也。见不动瑜伽要钞。
一切虚空极微尘数出生金刚威德大宝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称大日如来所入南方灌顶智大福德门之大宝三昧也。由此而出生宝生如来。见摄真实经上。
(术语)称大日如来所入南方灌顶智大福德门之大宝三昧也。由此而出生宝生如来。见摄真实经上。
一生果遂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于现在一生之间,经历三往生也。第二十愿,闻名系念之众生,果遂其志愿,以三生果遂之义释之。然真宗以今生自双树林下往生之要门,转入难思往生之真门,更出方便真门,归入难思议往生之弘愿,谓为一生果遂。
(术语)于现在一生之间,经历三往生也。第二十愿,闻名系念之众生,果遂其志愿,以三生果遂之义释之。然真宗以今生自双树林下往生之要门,转入难思往生之真门,更出方便真门,归入难思议往生之弘愿,谓为一生果遂。
一生不犯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生不犯戒律,不行淫,谓之一生不犯。
(术语)一生不犯戒律,不行淫,谓之一生不犯。
一生补处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弥勒),【又】,密教之释义,一者一实之理,于初地菩萨之位,先得净菩提心,自此一实,出生无量之三昧总持门。乃至至于第十地,更有第十一地,即佛地之法,以一转生补佛处,是名一生补处。大疏六曰:「今此经宗,言一生者,谓从一而生也。初得净菩提心时,从一实之地发生无量无边三昧总持尼门。如是一一地中次第增长,当知亦尔。迄至第十地满足,未至第十一地,尔时从一实境界,具足发生一切庄严。唯少如来一位,未得證知。更有一转法性生,即补佛处,故名一生补处。」梵Eka-ja%ti-pratibuddha。
【佛学常见辞汇】
尽此一生就能补到佛位的意思,是最后身菩萨的别号,如现在居于兜率天的弥勒菩萨,就是一生补处菩萨。
(术语)(参见:弥勒),【又】,密教之释义,一者一实之理,于初地菩萨之位,先得净菩提心,自此一实,出生无量之三昧总持门。乃至至于第十地,更有第十一地,即佛地之法,以一转生补佛处,是名一生补处。大疏六曰:「今此经宗,言一生者,谓从一而生也。初得净菩提心时,从一实之地发生无量无边三昧总持尼门。如是一一地中次第增长,当知亦尔。迄至第十地满足,未至第十一地,尔时从一实境界,具足发生一切庄严。唯少如来一位,未得證知。更有一转法性生,即补佛处,故名一生补处。」梵Eka-ja%ti-pratibuddha。
【佛学常见辞汇】
尽此一生就能补到佛位的意思,是最后身菩萨的别号,如现在居于兜率天的弥勒菩萨,就是一生补处菩萨。
一生补处菩萨最胜大三昧耶像
【佛学大辞典】
(图像)称三十臂之弥勒菩萨。(参见:弥勒)
(图像)称三十臂之弥勒菩萨。(参见:弥勒)
一生入妙觉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天台宗所说。三论,唯识等他宗之法门,非经三大阿僧祇劫,不得至于佛位(妙觉),然天台以圆顿之妙觉,信之,行之,则于现在世中得自凡夫位一跃直达于妙觉之佛果。谓之一生入妙觉。
【佛学常见辞汇】
在此一生中即能登入妙觉之佛位。天台宗说三论唯识等各宗的法门,非经三大阿僧祇劫不能达到佛位,而天台宗的圆顿妙觉,若信之行之,即能在此一生中由凡夫的地位,一跃而登于妙觉之佛位。他如密宗等亦主张三密相应,即生成佛的。
(术语)天台宗所说。三论,唯识等他宗之法门,非经三大阿僧祇劫,不得至于佛位(妙觉),然天台以圆顿之妙觉,信之,行之,则于现在世中得自凡夫位一跃直达于妙觉之佛果。谓之一生入妙觉。
【佛学常见辞汇】
在此一生中即能登入妙觉之佛位。天台宗说三论唯识等各宗的法门,非经三大阿僧祇劫不能达到佛位,而天台宗的圆顿妙觉,若信之行之,即能在此一生中由凡夫的地位,一跃而登于妙觉之佛位。他如密宗等亦主张三密相应,即生成佛的。
一生所系菩萨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一生补处菩萨同。(参见:弥勒)
(术语)与一生补处菩萨同。(参见:弥勒)
一九之生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九品往生也。迦才净土论上曰:「二八之观齐阔,一九之生同归。」
【佛学常见辞汇】
谓极乐世界九品往生。
(术语)谓九品往生也。迦才净土论上曰:「二八之观齐阔,一九之生同归。」
【佛学常见辞汇】
谓极乐世界九品往生。
一向出生菩萨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一向出生菩萨经,一卷。隋阇那掘多译,摄于秘密部。对舍利弗说所谓入无边门之陀罗尼者。
(经名)佛说一向出生菩萨经,一卷。隋阇那掘多译,摄于秘密部。对舍利弗说所谓入无边门之陀罗尼者。
一念不生
【佛学大辞典】
(术语)超越念虑之境界也。五教章上之三曰:「顿教者,言说顿绝,理性顿显,解行顿成,一念不生,即是佛等。」顿教为华严宗所立五教之一,禅之宗旨当之。冠注曰:「通路云:一念不生等者,即心本是佛,妄起故为众生,一念妄心不生,何谓不得名佛!故达磨碑云:心有也旷劫而滞凡夫,心无也刹那而登正觉。」华严清凉国师对则天武后之语曰:「若一念不生,则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见稽古略三。
【佛学常见辞汇】
心中毫无杂念妄想,乃超越念虑的境界。
(术语)超越念虑之境界也。五教章上之三曰:「顿教者,言说顿绝,理性顿显,解行顿成,一念不生,即是佛等。」顿教为华严宗所立五教之一,禅之宗旨当之。冠注曰:「通路云:一念不生等者,即心本是佛,妄起故为众生,一念妄心不生,何谓不得名佛!故达磨碑云:心有也旷劫而滞凡夫,心无也刹那而登正觉。」华严清凉国师对则天武后之语曰:「若一念不生,则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见稽古略三。
【佛学常见辞汇】
心中毫无杂念妄想,乃超越念虑的境界。
一杀多生
【佛学大辞典】
(杂语)杀一人救多人也。杀生虽为罪恶之业,然杀一人,得生多数之人,则却为功德。瑜伽论第四十一曰:「如菩萨见劫盗贼为贪财故,或复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或复欲造多无间业,我宁杀彼堕那落迦,终不令其受无间苦,如是思维,以怜悯心而断彼命,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云。涅槃经第十二,记仙豫王杀害世恶婆罗门,以其因缘却不堕地狱。行愿品疏钞五,引报恩经文以明一杀多生之因缘。报恩经七曰:「有一婆罗门子,聪明黠慧,受持五戒护持正法。婆罗门子缘事他行,有五百人,共为徒侣。前至崄路,五百群贼,常住其中。贼主密遣一人,历伺诸伴,应时欲发。尔时贼中复有一人,先与是婆罗门子,亲善知识,故先来告语。尔时婆罗门子,闻此语已,譬如人噎,既不得咽,又不得吐。欲告语伴,惧畏诸伴害此一人;若害此人,惧畏诸伴没三恶道,受无量苦;若默然者,贼当害伴;若害诸伴,贼堕三恶道,受无量苦。作是念已,我当设大方便利益众生,三恶道苦,是我所宜。思惟是已,即便持刀断此贼命,使诸同伴安隐无为。」
(杂语)杀一人救多人也。杀生虽为罪恶之业,然杀一人,得生多数之人,则却为功德。瑜伽论第四十一曰:「如菩萨见劫盗贼为贪财故,或复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或复欲造多无间业,我宁杀彼堕那落迦,终不令其受无间苦,如是思维,以怜悯心而断彼命,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云。涅槃经第十二,记仙豫王杀害世恶婆罗门,以其因缘却不堕地狱。行愿品疏钞五,引报恩经文以明一杀多生之因缘。报恩经七曰:「有一婆罗门子,聪明黠慧,受持五戒护持正法。婆罗门子缘事他行,有五百人,共为徒侣。前至崄路,五百群贼,常住其中。贼主密遣一人,历伺诸伴,应时欲发。尔时贼中复有一人,先与是婆罗门子,亲善知识,故先来告语。尔时婆罗门子,闻此语已,譬如人噎,既不得咽,又不得吐。欲告语伴,惧畏诸伴害此一人;若害此人,惧畏诸伴没三恶道,受无量苦;若默然者,贼当害伴;若害诸伴,贼堕三恶道,受无量苦。作是念已,我当设大方便利益众生,三恶道苦,是我所宜。思惟是已,即便持刀断此贼命,使诸同伴安隐无为。」
一莲托生
【佛学大辞典】
(术语)往生净土,托生于同一之莲华中也。阿弥陀经所谓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是也。
(术语)往生净土,托生于同一之莲华中也。阿弥陀经所谓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是也。
二十八生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与二十八有同。
(名数)与二十八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