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生活  拼音:shēng huó
1.生存。《孟子。尽心上》:「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文明小史》第三○回:「他夥计正愁著窠儿拆了,没得生活,如何还肯出钱。」
2.泛指一切饮食起居等方面的情况、境遇。《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丈夫日勤耕嫁,妇女夜事绩织,厮共生活,应当官司繇役。」
3.物品。《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四:「多谢县君送柑,客中无可奉答,小小生活二端,伏祈笑留。」
4.生计。唐。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所贪既仁义,岂暇理生活。」
5.工作。《水浒传》第四回:「师父稳便。小人赶趁些生活,不及相陪。」《儒林外史》第一回:「只靠著我替人家做些针指生活寻来的钱,如何供得你读书。」
《國語辭典》:讨生活(討生活)  拼音:tǎo shēng huó
过日子。如:「近年来物价飞涨,越来越不好讨生活了。」
《国语辞典》:新生活  拼音:xīn shēng huó
为适应时代与环境的变迁,而补偏救弊,一改其旧有习惯的生活。如:「再度当职业妇女,她努力学习新技能,开始另一种新生活。」
《漢語大詞典》:下生活
指文艺工作者到人民群众的实际斗争中去体验生活。 巴金 《随想录·文学的作用》:“作家下生活是极其寻常的事。”
《國語辭典》:做生活  拼音:zuò shēng huó
干活、做事。《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一日爷儿三个多出去了,只留两个媳妇在家,闭上了门,自在里面做生活。」《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在三山街开著一个裁缝铺。每日替人家做了生活,馀下来工夫就弹琴写字。」
分類:干活
《漢語大詞典》:文化生活
指阅读、写作、文娱、体育及其他艺术方面的活动。 徐银斋 《胡琴的风波》:“为了广大社员过好文化生活,目前我们自己找点副业……以后再想别的办法吧。”
《漢語大詞典》:文化生活出版社
1935年5月,巴金等创办于上海。初名“文化生活社”,同年9月改名。曾编辑出版《文学丛刊》《现代长篇小说丛书》《译文丛书》等。1954年并入新文艺出版社(现上海文艺出版社)。
《漢語大詞典》:私生活
个人的生活。有时指日常生活中所表现的品质、作风等。 茅盾 《清明前后》第二幕:“这又是 李 的同事们在偷看他们的私生活了。”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二章七:“浪漫主义的作家是纯然主观的去描写个人的私生活。”
《漢語大詞典》:颜子生活
指蹩脚活儿。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柔福帝姬:“京师 颜家巷 髹器物不坚实,故至今谓之 颜子 生活。”
分類:蹩脚活儿
《高级汉语词典》:夜生活  拼音:yè shēng huó
指夜间从事的各种活动,特指娱乐活动
《漢語大詞典》:行家生活
指非伎人出身者所扮演的杂剧。 元 赵孟俯 《论曲》:“良家子弟所扮杂剧,谓之行家生活。娼优所扮,谓之戾家把戏。盖以杂剧出於鸿儒硕士,骚人墨客所作,皆良家也。”
《国语辞典》:生活方式  拼音:shēng huó fāng shì
过日子的方式。如:「因为工作关系,他早已习惯日夜颠倒的生活方式。」
《国语辞典》:生活辅导(生活辅导)  拼音:shēng huó fǔ dǎo
学校辅导之一。目的在使学生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皆能有良好的适应。包括宗教、休閒、性教育、社交、人际关系等。
《国语辞典》:生活教育  拼音:shēng huó jiào yù
不偏于知识技术的传授,而注重实际生活的指导,使一般国民和青年的生活能适应当前的时代和环境的教育。即教与育并重,手与脑并用,文与武合一,与生活打成一片的教育。
《国语辞典》:生活空间(生活空间)  拼音:shēng huó kōng jiān
生活所需的领域。如:「都市中的生活空间真是越来越狭窄了。」
分类:所需领域